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第七十章:红楼圆满情(8) ...
-
唐婉十九岁了,经过近一年的沉淀,薛夫人已经能接受女儿的道姑模样,对她在附近另辟地头建造小型道观自认观主、一个道姑还依旧暗中掌管薛家生意睁只眼闭只眼,毕竟管家她行,经商上她的天分真不够看。薛夫人现在别无所求,只想着儿子能快些平平安安回来,再娶个好媳妇,给薛家开枝散叶便好。至于贾家的热闹纷纷,她纯当笑话看!
“我的儿,你说好笑不好笑?这贾家竟然又将好好一个女子逼得抛了红尘!”唐婉当时另辟道观,只因薛夫人一时无法接受,如今气消了,两人又离得近,薛夫人身边也只剩下这一个孩子了,便时常上门。
“什么?难不成四丫头当真要跟着妙玉出家了么?”唐婉头也不抬,按说时间还没到吧?贾家还没败呢,惜春怎么提前出家了?
“四丫头?不不不,不是四丫头,是林丫头!”
“什么?!!黛玉?!!”杏眼快瞪成球了,“怎么会是黛玉?贾家怎么敢将黛玉逼到出家?”
他们家还要不要名声了?这比暗中弄死林黛玉还让人震惊好不?
“说是林丫头生辰那日忽而忆起亲娘生育之恩,又忆起母丧父亡兄弟亦不保,心痛难忍,数月不能平复。这不,为了替父母兄弟祈福,前些日子她也束发当了道姑。贾家忙封锁了消息,又是逼又是劝,没奈何她心已定,只能顺了她的意。”薛夫人这时想起林黛玉的好来,又是一阵唏嘘。
“……”笑话了,黛玉二月份的生日,能拖到如今想不开出家?莫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吧?忙让人给黛玉送了信去。
没过多久,黛玉便回了信,里头诸多思念之词就不必说了。
原来,在唐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近一年里,贾家发生了不少事。比如说被贾家老太君与二太太推动后她与湘云、宝玉三人间越发尴尬的关系,让她越来越爱胡思乱想了;比如说薛宝琴等人的到来,冲淡了宝钗的事,大观园比以往更加热闹,衬得黛玉反而心生孤寂;比如说国丧后戏子们的聚散引发的各种离愁别绪;比如说贾琏偷娶尤二姐后下人们闲言碎语拼凑起来的扭曲故事引发的她对姻缘的更加怀疑,而之后尤二姐的一步步死亡与尤三姐为报仇各种闹腾最后竟然勾搭贾琏当了姨娘与王熙凤各种斗直到被弄死更是让她看到了女人战争的可怕;而之后抄检大观园的纷纷扰扰更是让黛玉莫名对贾府没了当初的归属感,看着那些婢女突然间遭遇大难和众人的冷漠、宝玉的无能为力,让黛玉打从心眼里恐惧起来,最终,黛玉想到比以往更加轻松写意的唐婉,选择了一条和她一样的路。
“罢了罢了,这样也好,那样的女儿,哪里是这世间污浊男子配得上的?”唐婉幽幽叹了一口气,想不到柳湘莲与薛蟠意气相投莫名被拐走参军后,尤三姐竟然变成了贾琏姨娘,“不知黛儿如今可好?下人们可有怠慢之处?”
“小姐如今仍住在潇湘馆,只遣散了诸多仆妇,紫鹃姑娘也由小姐做主回了老太太身边,便是几位林家旧仆有去意的,小姐也放她们回了原籍,如今身边就雪雁姑娘几个伺候着,并几个粗使丫头扫扫院落罢了。”小厮恭敬回到,他是林家家生子,上回跟黛玉回来后一直留在外门。
“若是有什么要帮助的,尽管来薛家,你家小姐身子娇弱,可不能由着她什么事儿都自己扛,知道么。”
“多谢薛居士。”
忘了说了,因为已经成道姑了,唐婉便给自己取了个道号:无情居士,取原著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之意,不过无情太难听,一般人便以姓称她“薛居士”。她自己的道观也懒得想名字,因附近人多称之“无名之观”,唐婉索性取名“无名观”。
没成想,林家小厮不过月余又来了,原来自打黛玉出家之事无法更改后,宝玉心里就一直不高兴,等他一次次去潇湘馆见林黛玉,却一次次以“出家人”为借口赏他闭门羹后,贾宝玉不干了!又是大闹又是大病的,定要黛玉还俗,贾家更是流言蜚语不断,让黛玉不胜其扰,萌生离府之意,特来问问唐婉附近有没有适合的道观让她清修。
唐婉连忙回了黛玉,还找什么找?姐妹二人可以一起嘛!
贾母虽说对黛玉尚存祖孙情,但她莫名出家还是让贾母非常生气,加上宝玉为了她要死要活的,离远些也好,遂同意黛玉离去。
黛玉走时,只带走了林家带来的无数藏书与玩物,父亲死前交给贾琏保管的财物与母亲的嫁妆物件,既然贾家没提,她也只字不言,全当尽孝了。
林黛玉到唐婉身边后,狠狠松了一口气,每日里只研读书本、侍弄花草,这样清清静静的日子,竟比以往府中富贵生活更让她觉得舒心。至于不能饮酒吃肉只能用斋菜——其实她脾胃自小偏弱,府里大鱼大肉反而更让她觉得食不下咽好不好?
贾家缺了林黛玉,日子照过。贾迎春被嫁掉了,还是由贾赦做主嫁给了孙绍祖,虽然明知对方不是好人,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唐婉没有插手的余地,她也不是救世主,仅让薛夫人出面多给她添妆并偷偷塞给她五千两权作压箱银。迎春之后,史湘云的婚事也提上日程,本来史侯想将史湘云嫁给自己看中的卫家公子,不过史湘云因强劲对手一个个自己折腾出家了,她与宝玉早年情分在,这一年又一直和宝玉撮一堆,定要嫁给贾宝玉,最后由贾母做主,贾宝玉与史湘云走到了一起。然后是贾探春,远嫁他方前程难断。
不知是不是唐婉当日的狗血大法将那一僧一道伤得太严重,让他们根本无力扭转乾坤,无论是两大女主角的出家,还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集体失效,贾宝玉的新娘换人当了,那两人都没来阻止。
小辈们嫁嫁娶娶没多久,贾母病倒,已经八十岁的她最终没能撑过去,结束了她富贵荣华的一生,也给贾家的荣光画上了句号。先帝的乳母贾母既亡,皇家对四大家族最后的顾忌便没有了。没过多久,贤德妃贾元春与王子腾莫名暴毙,死后丧仪简洁,规格根本没多大,四大家族另外两座后台倒塌;王家荣华一夕之间烟消云散,子孙连生计都难,不然也不会为了几两银子连外甥女都卖;而后贾母的娘家史家迎来了抄家大祸,财产充公,人被削成白板庶民;接下来就是贾家,所有财产都收归国有,家人处斩的处斩,流放的流放,贬白板的贬白板……真正是: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好在这一回贾家女眷并没有被抄没为官妓,好歹留了些颜面。
熟悉的女眷们,王熙凤被临死的贾琏休弃了,贾琏这倒霉孩子算是贾家勉强有用又不太脏的一个,奈何贾家算起来是他们这一房继承,罪名自然落在他们身上,加上又有个不懂法不断用自己名号干坏事的老婆,数罪并罚,想不死都难;
贾巧姐因父丧母被休,失了依靠,差一点被舅家表哥王仁给卖进青楼,好在刘姥姥相救,后来就在刘家当起农村妇女;
贾惜春不出所料又出家了,跟妙玉一起在附近修行(贾家被封了),因想到妙玉两世都是被盗贼掳掠的倒霉命运,唐婉稍稍提点了下她,妙玉二人索性搬到无情观附近居住,有薛家与林家下人帮着看顾,安全无虞;
贾迎春本来在孙家就没多少好日子过,哪怕这回有了嫁妆还还了孙绍祖口中的借银,仍然被百般欺负,加上贾家对她的不闻不问,她对人生彻底失了望,大概是唐婉和黛玉给开了另一扇世界门,贾迎春这回不是等死,而是勇敢的缴了头发当起真正的尼姑,当时贾家还没败,孙绍祖气归气,还是不敢打死她的,大概唐婉的举动让贾迎春看到人生最后的希望,她千辛万苦跑来投奔唐婉,比惜春妙玉还早住到无情观附近。
黛玉、宝钗、妙玉、迎春、惜春……唐婉苦恼的想着一溜烟的道姑尼姑,或许金陵十二钗该直接改名为金陵十二姑了!(唐婉没想过,贾宝玉出家后,史湘云最后也对现实绝了望,出家为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