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故人相逢不相知 ...

  •   恢弘的城门大开,红色的锦绣地毯直铺到门前,军容整齐的士兵队列两旁,礼乐长鸣。文武百官着朝服按序谨然而立,这分明是迎接帝王的规格。

      一骑红马奔来,骑手至城前下马,单膝跪下:“禀陛下,圣师到了。”

      黑色衮服的人点了点头,十二旒微微动了动:“朕知道了。程将军辛苦了。”旁边的皇后手紧张的握在一起。

      原来站在百官前头迎接的,竟然是皇帝和皇后。

      程将军起身,归入百官队伍。

      远远的,一辆马车的影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人群微微有些看不见的骚动,人们都在期望着那只在传说中出现的天地二圣师。

      马车并没有因为城门和迎接的人群而加速,仍然不紧不慢的,悠闲的走着,仿佛天地间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改变这份悠闲从容。

      马车慢慢走近停住。

      车边绕来一匹黑马,马上是一个黑衣青年,麦色皮肤,深深的轮廓,神俊非凡,他停在车前,并不下马,朝皇帝作一揖,面色微微不愉:“皇上,在下有礼。”

      说有礼,其实相当无礼,若是平常人这样,恐怕早就被下旨诛了九族。

      武帝面色不变,上前一步,回了一礼:“敢问阁下是天师?或是地师?”

      黑衣青年俊气的眉毛一扬:“我等早在月前就送了信来北武,言明不须迎接,更不须大张旗鼓,陛下现今之举,却是何为?”他的语气,已经明显不悦。

      武帝并未说话,一旁先行而来的丞相夫虞见气氛有些尴尬,忙上前说道:“姚天师,我皇亲自帅百官前来迎接二位,乃是为了表示我国的诚意。”“亲自”和“诚意”两个字咬的很重。

      黑衣青年自然知道其中的意思,他冷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却也不进城,只停在那里。

      一时间,只听得马儿的鼻响,气氛又冷了下来。

      夫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里受过这种气,但是眼前的人却不是他得罪的起的,更何况一国之君还在旁边干等着,仗着月前去请人时有过交道,上前一步说道:“这礼数若是不合天师之意,还请天师包涵,只是在下听说地师身体不适,还是早些进城休息的好。”

      黑衣青年听得后面一句,神色微动,抬头瞧了眼天色,就要下马。

      这时,马车里传出一个柔和的声音:“夫丞相所说的礼数,不知是何礼数?”

      夫虞听的这声音,便知道是地师了,他去莫忘谷,只和姚望打过交道,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停了一停,道:“我国天子皇后,率百官,斋戒三天,沐浴焚香,亲至以龙辇于城门迎接,奏天子乐,铺流云毯,焚龙悦香,此乃表诚意之礼数。”

      马车里的一时没有声音,等了一会,声音变的有些沉重:“半匹流云毯,十户中人赋。我等来时,见青河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圣上邀我二人前来,乃是为皇子祈福,却不知百姓之福,却由谁来祈?”

      一番话说的皇帝脸色顿变,十分难看。

      夫虞见状,忙说道:“我陛下早已下诏赈灾,并免去青河沿岸百姓五年税赋,想必是灾时诏令推行缓慢之故。”

      车中人并不再说话。夫虞忙回转身指挥小宦官们将流云毯卷起,止了礼乐,又请了帝后登御辇领百官先行回宫,只留下几个身手高强的侍卫并一队影卫保护马车。

      众人都是平素训练有素的,片刻后,大门前只剩先前的马和车,和几个领路的侍卫。先时的热闹仿佛被一阵风都卷走了,只留下几分萧索。

      姚望下了马,走到车前,关切地问:“可还好么?”

      车里隐隐传来几声咳嗽,先时那个声音幽幽说道:“该来的总是躲不过。”车帘被微微掀起一角,似是有人从里向外张望,只一下,帘子又被放下,轻轻晃动。“走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