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二章:君铭,dreaming(上) ...
-
2.1
君铭的口头禅是:“我可是夏君铭欸!”带着那不知从哪学来的台湾腔,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在我宿舍楼下——开学的第一天下午,他骑着一辆黑色新华牌自行车出现在我面前。我对他的突然造访有些意外,但在这个尚未熟悉的校园里,见到圈内人还是很有些亲切感的,因此也并没感觉生厌,便带他到商业中心的黄振龙凉茶铺坐下。
我和君铭在网上视频过,但当时的视频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所以也只是大概知道对方的轮廓而已。如今亲眼一见,感觉却大不一样:大约一米七五的身高,比我高出半个头,中等身材,方脸,浓眉大眼,长得很像香港明星余文乐,但他一脸天真无邪,打扮也简单朴素,和余文乐的潮男气息大相径庭。在我观察他的同时,他似乎也对我颇有兴趣,一双乌黑的眸子一直盯着我的脸,谈话间不时笑着露出白白的牙齿。
“小非,你喜欢看什么电影吖?”
“啊,”我想了想,那时的我似乎没有明确自己对电影的偏好,只好如实回答:“我看的电影不多,说不上喜欢不喜欢的,你呢?”
“我吖,喜欢看励志片!就是看完让人觉得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那种。例如《阿甘正传》,超感人超励志的!你有没有看过?”
我摇了摇头,他便眉飞色舞地述说《阿甘正传》的情节,话语间抑扬顿挫,语速却一直很平缓:“我超喜欢六十年代美国的文化,像《阿甘》里面那些场景和服装,我都超喜欢!我也不知道是因为《阿甘》才喜欢这些文化,还是我从小就喜欢这些文化,所以才更喜欢《阿甘》,想来是有互相影响的。你知道波普艺术吗?”我还没来得及摇头,他便接着说:“波普艺术也是美国六十年代的产物,超正的!”
君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对美国六十年代文化的狂热,我却完全没法接下去,只能“噢”、“这样啊”、“原来如此”、“呵呵”诸如此类地回应。我脸上一直微笑着,但全身肌肉却是紧绷的,面对不了解的领域让我感到手足无措,而且我无法判断究竟是我见识太少还是他所说的东西太冷门——至少在高中的时候,我身边是没人痴迷于美国六十年代文化的,甚至是对国外文化都甚少涉猎。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虽然是“轻轻地”,但对于面对面的君铭来说,似乎又过于明显,由他营造的活跃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怎么了,小非?是不是我太烦了……”他战战兢兢地说。
“不是啦,我只是想起其他一些事罢了。”
“噢……想起你说的那个可能会复合的初恋男友吗?”
我正想摇头否认,突然看到咏升和一个高高壮壮的男生在我面前的走道经过,瞬间我就僵在当场。他见我僵直地看着他,马上堆出笑容,挥动手臂和我们打招呼,然后迅速走开了。
我的思绪一下子揪成了一团乱线:他身边的男生是谁?他居然那么大胆地和我打招呼,在学校他不总是很避忌的吗?他会不会以为我和君铭有什么关系?……我无心再和君铭闲聊下去,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说我要回去了。
君铭说他真是乌鸦嘴,说曹操曹操到,也表示理解我的心情,和我约下次再见。
君铭走后不久,我思前想后,决定给咏升打了电话。
咏升一接起电话便问:“喂,刚刚那个帅哥谁啊?”语气中似乎没有一丝醋意,倒是十足的好奇和八卦。
“没啊,新认识的大一新生而已,不是我们学校的。”
“网友?圈内人?”
“嗯。”
“哇!”咏升一副挖到料的语气,“不错哦,还蛮好看的!你们在发展么?”
“怎么可能!”我有些不快,却也没有直言究竟:“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你不要介绍给我吧,我的接受范围很广的,哈哈。”
他一副事不关己的闲聊语气,让我产生怀疑。如果他真的在意我们的“复合计划”,怎会对这个横空出现的人毫无防范?抑或他是在试探我和君铭的关系,轻松的语气只是掩饰?
“呵呵。噢,好啊。”我敷衍道。
“对了,上次和你说的推荐你进学生会的事,我已经和网络部的部长知会过了,星期二晚上网络部有个会,你直接过去行政楼学生会专用教室,到时候你跟部长说一声就可以了。”
“噢,好。”我继续敷衍了几句便挂了电话,尽管带着满腹疑问,最终却也没有去追问今天他身边的男生是谁,生怕被他发现自己还是三年前敏感依赖的样子。
2.2
我在咏升的推荐下,顺利地进入了学生会网络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靠关系”得到的“好处”。我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工薪阶级,连送礼该送什么都不清楚,从小就对我灌输一个观点:“我们家没什么人脉,儿子你只能靠你自己!”他们绝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会傍上一个“有权势”的人,而且还是个男人。
事实上,这“好处”来得一点都不舒心:首先在学生会这边,因为没经过海选面试就突然插队晋级,难免引起同一个部门的干事们对我诸多猜测与质疑,网络部部长也不时在眼神里透露出对我另眼看待的信息,让本来就不合群的我显得更加格格不入;其次在团委那边,我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对技术部部长诸多解释,部长先是表示惊讶,后来又一直在闪烁其词,最终我也没搞清楚他对我“一脚踏两船”的做法抱什么态度。
然而我在大学的第一次工作,既不是来自学生会网络部,也不是来自团委技术部,而是咏升以文娱部部长的身份,把我“借”过去帮他们部门做学生会迎新晚会的宣传海报。本来这事应该是文娱部和宣传部之间该负责的,但咏升对网络部部长说宣传部的人擅长手绘却不擅设计软件,所以这事还得动用到网络部的人手。
“这理由倒冠冕堂皇。”我隐隐感到自己被利用了。或许说“利用”有些过于严重了,但基于多年来咏升对我的“利用”——例如见我家有扫描仪,便要我帮他扫描整本相册;见我买了数码相机,便要我帮他拍摄一组文艺照;见我会设计软件,便要我帮他设计这设计那,诸如此类——我渐渐觉得他吩咐我做事,变成了我和他维系关系的一种手段。虽然他所要求的都不是些过分的大事,却也都说不上是举手之劳。多数情况下,我表面答允,内心还是颇感不快。想来这也是因为我过于弱势,弱者的感受总是可以忽略的。
认命吧,你们一直就是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从来就是你“在乎”他、“关心”他、“爱”他,他想和你复合,也只是因为几年过去了,我们或许变得“很适合”。为了平衡这种感情的不平等,弱势的一方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我呼了口气,便开始投入工作之中。文娱部那边,咏升直接委派了一个师姐跟我对接,说这事儿他就完全不管了。那师姐先是发了一张她做的范本过来,说她其实已经做好的了,本来是不用出动宣传部和我们网络部的,但给个机会我们新人锻炼,我就算做不好也没关系。我心里正自纳闷,却在一打开那张所谓的“范本”时差点没被吓死——橙色的底色,搭配粉红色的“学生会欢迎你!”几个隶书体大字,加上羽化了边缘的几张学生活动照片自然地摆放在背景上,隐隐地透出照片边缘没被清除干净的直线——实在是太刺激了!!由于我初中就开始接触平面设计软件,快速做个比“范本”效果好些的海报一点也难不倒我,就迅速做完了一个系列的海报发了过去给她。她先是表现出很意外的样子,说同学做得挺不错的嘛,然后便开始“指导”(或者用“指点”更准确些)我修改,第一版的太卡通啦要设计感强一点,第二版的图案细节太多尖角了要圆润点,第三版没什么问题了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做多个简单的方案吧。三番五次下次,四天内改了四次方案,我被弄得精疲力竭,最终却敲定了一张最四不像的方案——但无论如何都比“范本”要强得多。
也罢,总算是我在学生会的第一份作品。我满怀欣喜地期待着在学校看到自己设计的海报,好好证明给殷咏升看,让他惊讶我的水平早已今非昔比,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得多!顺便可以“不经意”地告诉同学说,这是我做的噢。
然而那张海报从贴出到撤下,不过短短的三天时间,我甚至完全不知道它已经贴出来过,后来打听之下才知道,海报贴在我和咏升都不会经过的女生饭堂楼下。
2.3
自从上一次和君铭见面后,他便每天下课都过来G大找我。每次他都骑着那辆黑色新华自行车,事先没有打过招呼便突然出现在我宿舍楼下,和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况一样。
此事若搁在今天,一个认识不久的人总是毫无前兆地不请自来,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对其避而远之,认为他若非不懂得尊重他人空间,便是有不轨的企图。然而在当年,我还是一个没有适应大学生活的懵懂新生,对集体生活既恐惧又排斥,只想找多点借口避免和室友、同学过多接触,常用的伎俩是戴起耳机假装与世隔绝,而君铭就总在此时出现,春风满面地把我的耳机摘掉,把我从宿舍的座椅上拉起来,用充满正能量的声音说:“小非,我又来了,我们去走走吧!”
此时正值十月中旬,君铭穿着黄色短袖的POLO衫,推着黑色的自行车,和我并肩走在校道上。我们漫无目的地走着,漫无边际地聊着,在不知不觉中天色就昏暗了下来。
“小铭,你们学校离这里好像还蛮远的,每次过来要骑多久?”
“还好吧!就半个小时嘛,一下子就到囖!”
“半小时车程也不近了!我高中时每天骑车上学放学,也就十五分钟直路,都觉得累,骑半个小时可是翻倍了。”
“没办法啊,谁让你不主动找我噢!不过我可是夏君铭欸,这短短的车程算什么!”
“不是我不想找你,我还来不及找你,你就已经来好几次了……”
“哈哈~~没办法啊,我想见你,你可是我在大学里认识的第一个圈内人欸!我现在每天都想见你,和你在一起我很开心。”
这话突如其来地从君铭的嘴里蹦了出来,直白得让我暗暗地吓了一跳,这算是表白么?我正兀自思衬,君铭又接着往下讲:
“像我们这种人,太多事情不能和身边的人说了,大概也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变得怪怪的。你一定也遇到过这种人吧?在网上打招呼第一句就是问‘你情况?’然后就报自己的身高体重年龄角色,人都变成一串数据了,这可是现实生活欸!又不是在玩恋爱养成游戏,又不是在逛菜市场,你不觉得把人给数据化很奇怪吗?”
“嗯……”我略一沉吟。
“是吧,你也是这样认为吧!但是小非你不一样,你没有问我这些,我没问你你也就一直没问我。”
“所以小铭你情况……?”我抓住机会刻意问道。其实我也一直好奇着,只是不想表现得太直接罢了。
“凌明非!”君铭一下子声音大了许多,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我不禁笑出声来:“快说快说!身高体重年龄,top or bottom?”
“不跟你玩了啦!”他好像真的着急了似的,脚步突然快了许多,自行车车轮转动而发出的哒哒声也随之变得急促起来。
“好啦好啦,不逗你玩了,免得你以为我对你有什么图谋。”我笑着说。
“……小非,两个人交往的话,top or bottom一定要分得很清楚么?”君铭的神色凝重了起来,那是和他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我从未看到过的严肃感,一下子令我有些紧张。
“呃……你是指什么方面?”
“这样说吧,举个例子,我觉得我是bottom,而我感觉小非你也是bottom,那你觉得我们……有可能在一起吗?”君铭放慢了脚步。
这是在暗示我什么吗?还是真的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我拿捏不准他的想法,霎时有些乱了阵脚,便开始胡言乱语起来,试图扯开话题:
“我觉得,top和bottom不是绝对的吧,我也举个例子,你觉得我是bottom,那按理来说殷咏升就是top了,那进一步推的话,咏升的初恋男友就是bottom了,但事实上咏升的初恋男友是个很man很man的top,所以要反推过来的话,我又变成top了,而事实上我和咏升谁是top谁是bottom,我们也没分清楚,因为我们在一起时没走到那一步,他们在一起时也没有……”
说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的眉头不自觉地一抽,瞬间知道了自己想怎么做、该怎么做——继续把话题扯远。
“对了,我说的那个咏升的初恋情人,他叫许诺,和你是同校同级的校友,你们认不认识?”我问。
君铭脸色迷茫地摇了摇头。
“不认识?他可是个大红人!”
“红?怎么红法?是那种很多人知道他是gay的那种红吗?”君铭带着戏谑口吻说道。
“哈!这方面他是还蛮坦荡的,但我说的‘红’倒不是这个意思。我和他读同一所中学,那时候在学校说起许诺,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人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吧?许诺就是这样的人。那时候也不清楚他哪里来的魅力,但每天和那么多穿着同样校服的陌生人擦身而过,偏偏就只记住了他的样子他的名字。后来高中的时候我和他认识了,才发现他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写的文章字字揪心,英语口语特别溜,又是个有责任心的班长,老师同学都喜欢他。”
我滔滔不绝地鼓吹了许诺一番,虽然描述基本属实,但言辞之中不乏加油添醋之处,说得许诺是举校闻名的万人迷一般。
“噢,这么优秀的一个人,难怪那个殷咏升对他那么痴迷。”君铭说。
“或许吧。但也可能只是莫名其妙的初恋情结而已。”
“就像你对殷咏升一样?”
我这突然起来的对比弄得一楞,说:“确实有相似的地方吧。”
“小非,你不觉得你和殷咏升都被这个情结给束缚了么?……”
“……以前确实是这样。但如果我和咏升复合了,我俩就都打破这个魔咒了,不是吗?”
“如果你们真心相爱,复合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你那么爱他,他都知道,为什么他还要你等?究竟他要你等多久!”
君铭的问题简单而锋锐,逼着我直面一直在逃避的问题,而我能给出的,也只是一个模糊的答案: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吧。”
2.4
国庆假期才刚过去两个星期,秋风还没赶得及吹进广州,“本科教学评估”的冷空气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学校。领导班子们对这次评估相当重视,为了在这次评估中取得“优秀”的评价,采取了一系列疯狂的措施,试图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将我们这批纪律散漫、三观不正、不学无术的野孩子们驯化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一级棒的好学生。于是乎晚上十一点宿舍就要熄灯,十二点半就强制断网,早上要提前半个小时去课室早读,晚上吃完晚饭就得去晚自修,七点到十点期间以及十一点后不得在校园内晃荡,若在这段时间内被团委学生会的“巡逻队”逮住了,便要遭到全校通告批评及扣减德育分的严厉处罚。为了迅速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会还人手一份地发下了几页资料,以试题的形式强化我们对学校概况、规章制度、领导班子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建筑学院也不甘落后,发下了一套建筑学基础知识提纲,说隔一段时间便会抽查考试。一时间整个学校人心惶惶。
晚自修通知下达的当天傍晚,君铭一如既往地出现在我宿舍楼下,却得到我要去专业课室画图的消息,便推着那辆黑色新华,陪我朝课室的方向走去。这一天君铭的话特别少,大概是突然得知以后我不能每天晚上和他聊天了,所以有些失落吧?从宿舍到课室要走二十分钟的路程,为了避免冷场尴尬,同时也夹杂着倾诉往事的私心,我便又把话题扯到了许诺和咏升的身上。
“我念的那间中学,当年是有分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后来学校为了把教学资源集中在高中部,便取消了初中部,所以最后一届初中部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永远是最小的师弟师妹,即便在教学上,我们颇有被遗弃的感觉,但又因为‘侨中最后一届初中部学生’这一标签而更容易被记住。我和许诺便是最后一届初中部的学生,我在6班,他在4班,我是常年闷在班里的书呆子,许诺却是‘侨中最后一届初中部学生’里最有名的人物。
“殷咏升比我们大两届,是侨中高中部的师兄,也是出了名的人缘好才艺高的角色,不过这些都是我念高中的时候才知道的,初中时我两耳不闻窗外事,最多最多也就知道许诺这个隔壁班传奇人物,高中部的事情怎么也传不到我的耳里。但想必许诺和殷咏升这两大名人,应该是互相听过对方名字的。
“我初二那年的暑假,因为发现自己喜欢上一个直男同学而苦苦挣扎,后来咏升告诉我,也是那一年暑假,许诺拖住了他的手。如果说有什么是我日后无论怎么努力都超越不了许诺的,除了身高之外,我觉得是许诺第一次拖起他手时,对他造成的撼动。当年的许诺年少轻狂,早在小学就认定了自己是gay,上了初中更是近乎肆无忌惮。他身为学校论坛的版主,竟公然地转载《枫霁》,还将那帖子置顶。《枫霁》你知道不?”
我看见君铭茫然地摇了摇头,便继续说下去:
“《枫霁》是一部长篇同志小说,挺感人的。许诺和咏升是在学校论坛上认识的,许诺对咏升百般试探,例如问他排不排斥同性恋啦,对同性有没有好感啦诸如此类的话题,咏升说或许当时的许诺对所有他稍微感兴趣的人都是这样试探的。但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咏升从未思及的另一面给挖掘出来。据说那段时间咏升十分恍惚,以致后来许诺主动拖住他的手,他便彻底沦陷了。用咏升的话来说,那是想努力隐藏都藏不住的喜欢。他向来对于自己圈内人的身份相当敏感谨慎,只有在那段期间,他喜欢许诺已经到了出格的状态,以至于家人朋友都隐隐注意到他对许诺有不寻常的好感。为此,他的家人还担忧了好一阵子,觉得自己向来懂事的好孩子被许诺带坏了,叛逆得管也管不住。不过那种状态随着许诺的离开就慢慢地恢复了,而且以后也再没出现过。”
“他们后来为什么分手了?”君铭问。
“据说许诺没有明确地和咏升说过分手,只是突然消失了,手机联系不上,□□也不回复,下课去他教室找他也找不着了。那段时间,许诺把自己剃成光头,这件事在学校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但没人知道许诺剃光头发的真正原因。不久之后,有个消息传得人尽皆知:‘侨中最后一届初中部那个剃了光头的许诺要去广州的重点学校读高中了’。
“难道许诺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决定挥慧剑斩情丝?”
“我不知道,但据我对许诺的了解,他确实不爱咏升,可能连喜欢都说不上。但话说回来,一个初中生,纵使比同龄人更成熟老练,又能有多爱另一个人?在那个年纪,我们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喜欢之中,却只需要一个假期,便能把上学期间的意中人忘得一干二净。对咏升而言,许诺是他生命中的意外,撞得他自此之后彻底改变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而咏升对于许诺,只是许诺在既定的方向行走时必定会遇见的一个人,他知道他会在那条道路上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咏升并不是特别的一个,也没必要把自己困死在一棵树上,而且不是自己太喜欢的树。
“讽刺的是,殷咏升之于许诺就像我之于殷咏升,都是可以放弃的那棵树吧,呵呵。”我无奈地笑道。
“小非……”君铭欲言又止,我看见他大大的眼睛里似乎带着一丝怜悯和愤懑,知道他定是为我感到不平,便硬生将刚刚的苦笑挤得春光明媚:
“不过至少他给了我一个复合的机会,同样是为了旧爱而考到一个城市,他对我可比许诺对他好多了!放心吧小铭,我一定会争取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也一定会抚平许诺带给他的伤痛!”
2.5
一说起那些心酸又狗血的陈年往事,我便滔滔不绝停不了口,这晚君铭基本只是充当倾听的角色,只在我说话的间隙中插入一些简单的回应或提问,一直送我到了建筑系馆的楼下。或许是见我说得兴起,君铭问是否可以跟我一起上专业课室自习。建筑学院学生一贯有在课室熬夜画图的习惯,这里的楼管并不像其他教学楼的一样严格进行登记,其他同学也带过他们的朋友到课室陪伴聊天。想来带他上去也不是什么遭闲话或犯校规的事,于是答应了他。
君铭对我们课室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一进课室便开始研究我们的绘图桌,而后又东看看西看看同学们放在绘图板上的作业。若是见惯了世面的高年级学生,习惯了自己的作业(或者对于他们来说是“作品”)被外人欣赏评价,大多会对出现在课室里的陌生人视而不见,而作为新生的我们,则一般都会怯怯地打招呼,一边揣测来者身份,一边羞于被人看见自己幼稚的笔触,特别是那些不太合群的同学们——例如我,在这种时候总会特别不自在。几分钟下来,君铭已经和我们班上好几个同学打上招呼,我担心他的好奇心影响到某些心思敏感的小朋友们,只好以让他帮我做作业为由,抓他回我的位子旁边坐着。
这是我们专业的第一个正式作业——课桌椅测绘,通过测绘自己的绘图桌和凳子,了解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这个多年后想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作业,当时却感觉困难重重,毕竟九年义务教育及三年高考冲刺对我的动手能力培养基本为零,拉个卷尺都有把动脉割破的危险。本来我让君铭帮忙记录下我测量的数据,但在他亲眼目睹我几次疑似用卷尺自杀的行径后,便苦笑说:“小非,还是让我测量吧。你这样太危险了,我可不想以后都见不到你了!”说罢便来抢我手上的卷尺,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刚拉开的卷尺钢带在他的抢夺下迅速回缩,“啪”地一声,钢带撞回壳身掉到地下,吓得我心惊胆战。
君铭也被吓了一跳,本能般地抓住我的手,慌张地问:“没事吧?!有没有割到手??”
我愣愣地回应:“没事。”君铭抓着我的手反复地查看了一番,一边带着愧疚的语气说:“都是我不好,我本来想着帮你的,没想到反而差点害你受伤了。”
直到完全确认我没受伤后,君铭才慢慢地放开我的手。他抓住我的手不到十秒钟的时间,我的大脑却仿佛经历了一场长达十个小时的挣扎。这一秒我还如情窦初开的小男生一样小鹿乱撞,下一秒我又觉得这是冥冥之中暗示我不要动摇,若此时我能看到自己的脸,想必能看到小说里常描述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君铭想必也察觉到气氛的尴尬,弓下身子去捡掉在地上的卷尺,接着测量刚刚没测的部分,报数前又干咳了一声:“咳,这里是二十五厘米。”
三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眼见我的第一幅专业课作业基本成型,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测绘,但图面工整,笔触均匀,看多几眼觉得还蛮有成就感的,便拿出我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把它拍了下来,也顺便把我的好帮手——夏君铭同学一同给拍进去。相片里的君铭,眼神柔和,笑容腼腆,露出白白的牙齿,有种无法雕琢的青涩与纯净。直到多年之后,当我无意中翻看到这张旧照片时,多庆幸曾经留下他那么好看的一张照片,能让我记起这些简单得似乎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是那时候,谁能预料到未来几年会发生那么大的变故,以至于这一点一滴都变成无法驳斥的证据,证明夏君铭曾经如此鲜活地存在于我的生命。
回宿舍的路上,君铭推着他的黑色新华,陪我走过灯光昏黄的校道。我们比其他同学走得稍微迟些,正好避开了晚自习结束时的人潮。我和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自从在教室里出来,就突然有种莫名的尴尬,在我们都不说话的时候,自行车轮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便特别清晰。
从系馆回宿舍必定会经过图书馆,G大的图书馆被戏称为“一塔湖图”,源于图书馆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钟塔,周边被湖水环绕,湖岸经过设计,结合了荷花池和一些休闲的小空间,景观煞是好看。我拿出相机,想把这怡人的夜景拍摄下来,一按快门,闪光灯便自动地快速闪了起来,随后荷花池旁传来一声尖叫。我正自纳闷,只见一对情侣鬼鬼祟祟地从荷花池旁的小空间里走了出来。哈,莫不是在此幽会的小情侣误以为被偷拍了吧?又或者是以为被学生会的巡逻队盯上了?当我还在悄悄打量那对情侣时,又有几对情侣从另外一些小空间里走了出来,行色匆匆。
看来这是竟是G大出名的幽会场所,刚刚闪光灯的一闪实在是太罪过。这猎奇的一幕引得我心里狂笑,对那些小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既然刚刚清了场,不如过去好好看个究竟,说不定能看到几个用过的comdom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越过荷花池上的汀步,走进其中一个小空间,却是个下沉几级的圆形小庭院,周围以种植池围合,密植灌木丛于其中,从这里看出去,无法看到周围的景色,外界自然也看不到里面的光景,种植池上还嵌有坐凳。我心想:这设计还真是人性化,竟然把情侣拍拖的场所也考虑进来了。
在我研究完毕正要离开的时候,发现君铭把自行车停在了荷花池外,人已经走了进来。在这个半密闭的空间里面,我和他面对面,距离近得让我慌乱,我看着他变得迷离的眼神,只觉得气血上涌,竟有些不能自已。我心中默念:一定要理智,理智,理智……
“小非,我喜欢你……”君铭微笑着,缓缓地道出这几个字。
我猛地倒抽一口气,“我不要”三个字冲口而出,随即避开他的眼神,从他侧身的位置往外走。我刚走了几步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转过身看到君铭呆呆地杵在原地,他仰着头,嘴巴微张,眉头皱成一团,本来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却泛着光。
我终于还是把他伤害了,把美好、单纯、开朗的夏君铭给伤害了。
“小铭,对不起……我不能接受你。”
他沉默了一阵,强作精神地说:“……没事,我知道你还爱着你的初恋,我也只是赌一赌,看看我这段时间的努力能不能改变到你。……真的没事,我可是夏君铭欸!没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我不敢再直视他的眼神,低着头走在他的前面。他推着那辆黑色新华,“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一直清晰地传入我的耳中,昏暗的灯光多么模糊,害我看不清纹理斑驳的水泥路。
君铭送了我一段便跟我告别,骑着自行车匆匆地离开了G大。我看着他身着黄衣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黄色的点,心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君铭了。
我独自一个人走到红棉街,往咏升的宿舍楼看去。究竟我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走回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