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夜寂无眠,竹月斑斑,细雨花深。
不知人生几何,孤樽薄酒,拈花弄月,致天地而同醉,啸剑气而吐清歌。白螭赤虬,犹且土灰,而况人之不遇。遗泽千古者,不过风流。
古之不遇者,盖心怀愤懑,抑郁而难舒。遂流离以寻者,不过一时之醉。醉而忘忧,忘忧而后乐,乐以壮怀。乃抒长歌于天地,纵情六合之间,而春花秋月为之致。
李后主曾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言仇恨之难解,郁结难释。然,若幸而去之,则何以忘怀抒啸,寄不羁于风物。
六一居士尝为《秋声赋》,文曰:草木无情,有时飘零,认为动物,唯物之灵,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年之为季,四时而已,春之为生,夏之为盛,秋之为夷,冬之为养。而今夏盛未竭,秋声先至,曰:秋之将至也。
夫秋之将至,丰草绿缛者,褪华光而失生气;参天斥地者,纷落木而舞萧萧。烟光凝黛,萦于远山;寒水积露,泽于尘世。仰天之高而遏行云,秉气之冽而砭肌骨。声为凄切,意若萧条。
于是,风流才子,抑郁不得志者,洒酒酬月,赋长诗以明志,啸清歌以寄秋。以为造化者,可以为抒怀,乃诉以忧结,抒以悲歌,情致盛而如盲,意至切而若竭。竟不知如此种种,所以遣怀致兴者,不过自艾。
夫秋之为秋,盖自其然也。
人之为生,不过百年,而四时常有。生而盛,盛而夷,夷而养,养而生,自其循然不止也。生者本,盛者寡,而夷者众,至其夷而养,而后生者,则益鲜矣。
生而为人,人立则盛,盛极乃夷。其夷者,多寐然失魂,伤怀于心。或有汲汲于功名而不得者,多愤懑不平,望天则骂苍天无眼,逢秋则引诗抒怀,以为秋之知己也;又或以怜于人。其“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者,甚矣。则无惑于“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秋之清丽,谓之凄清,以悲己之心而曰悲秋,佞也。
今夏盛未竭,而秋声已至。竹月斑驳,有中秋之意,宜引金樽而酹天地,踏清歌而动九州。有良夜如此,吾当独醉于花间,而魂游于天地,沐清光,聆秋声,亦人生一乐也。非遣怀也,以尽余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