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叹今朝黛玉解疑惑 忆往昔黛玉长唏嘘 ...

  •   听着父母的对话,黛玉知道自己又投生在了林府。虽然不知道为何自己又回到了15年前,但黛玉想着这一生定要好好侍奉父母,定不要再承受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可是父亲的干爹又是何人为何自己上一世竟未听父母提起过,还有那孩童口称“玛法”。黛玉知晓这并非汉人对长辈的尊称,难道是外族?可是如今应是汉家天下,为何自己的父亲会认一外族的干亲,黛玉想着这些总觉得万分糊涂?黛玉想看看周遭的一切,可初生婴儿看外物皆是一团模糊。就在黛玉纠结之时,这具婴儿的身体确是乏了,于是带着疑问黛玉渐渐进入梦乡。
      今日是黛玉的洗三,在这三天中黛玉通过家人的对话了解到,虽说自己的父母未变,但却所处朝代却非上一世的大雍,而是在满人统治之下的大清,而自己的父亲亦是身世显赫,祖先为正黄旗的西林觉罗氏,与太祖为异性兄弟,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入关后祖先一支退居江南,帮助太祖收拢江南世家,为大清劳心劳力,最终病逝江南,是以太祖感念自家兄弟,曾下旨林家生子则享亲王待遇,生女则享固伦公主待遇。而自己的曾祖则曾是圣祖康熙爷的伴读,助圣主除鳌拜、灭三藩。曾受圣祖所托,教导了废太子理密亲王以及如今的太上皇雍正爷,而后太子被废,祖父心灰意冷再不问国事,只是把自己的嫡子也就是黛玉的祖父送入京城,也是为安康熙爷的心。只是祖父虽有惊世之才身子骨却并不好,最终英年早逝,而祖母更是伤心过度,只一年就没了,只留下年幼的父亲跟随真当年的雍亲王长大。而自己的母亲则是年幼时得了四福晋的眼留在了身边,而父亲的干爹、干娘正是当今的太上皇与皇太后,而自己的外祖家虽说还是国公府却并非是八旗的,却只是包衣奴才,当年为给父亲母亲赐婚,雍正爷单单给母亲抬了旗,这也让外祖母对父亲母亲极为不满,是以十多年来母亲除了派人给娘家送节礼却并未回过家。
      想到了荣国府,黛玉不禁想到了自己的上一世,上一世自己的身世虽说没有今日的显赫,但家中四代列侯,到父亲这一代虽说再未袭爵,但父亲身为一品大员,自己的身份亦是尊贵,可是去那荣国府却只走了那角门,薛家虽说祖上曾封‘紫薇舍人’,可士农工商,商人为最下,他们家来的时候二舅妈却大开中门阖府相迎。而外祖母虽口中说最疼自己和宝玉,三春皆要靠后,可自己初到府中却未准备自己的房间只让自己和宝玉挤在碧纱橱中,要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大雍虽说男女大防方面并不严苛,可却也没有表兄妹挤在一处的道理,自己那时年幼,少时母亲体弱,自己又被父亲充作男孩养,于规矩方面并不十分了解,可是外祖母出身大家又岂会不知这表兄妹住在一处于宝玉来说只是一段风流佳话,可是于自己确是闺誉受损,以后若不嫁给宝玉自己这一生除了嫁与人为妾便是那常伴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而宝玉自己虽把他视为知己,可却也知两人若要长相守必是困难重重,况且那时自己虽说年幼却也知父亲一生只有母亲一人,而后更是由于思念母亲成疾病逝江南,即使与宝玉在一起,以他那更是那有了姐姐忘了妹妹怜香惜玉的性子,自己恐也难长命。更何况自父亲死后,自家的产业尽数被荣国府给弄了去,盖了大观园后自家的银子也所剩无几,那时外祖母便熄了让自己和宝玉在一起的心,而阖府竟传出了自己一草一纸皆是府里供给,更是加重了自己的病情。外祖母若是疼惜自己又岂会任由这流言疯传,他们只当自己不通庶务,却不知从小自己便是被父亲充作男孩教养,于银钱上虽说散漫这点见识又岂是没有的,只是那时自己的亲人只剩下荣国府,更何况自己自小就认为会嫁于宝玉,想着这些钱财就只当是给外祖母尽孝罢了。可是他们花光了林家的钱财竟想着卖了林家的女儿与那北静王为妾,巩固自家贤德妃的地位。
      自己的孝心他们并不稀罕,无论是外祖母还是舅舅、舅妈他们要的只是自家的地位不倒罢了,而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巩固自家地位的工具罢了,林家的女儿到了最后竟成了贾家送出去的礼物,想到这黛玉感到一阵悲切。忽而又想到了那场婚礼,想到了宝钗,于宝钗她开始是羡慕的,虽说她父亲早逝却有母亲陪伴在身旁为她谋划,哥哥虽不争气对她却是真心疼爱的,而后传出金玉良缘时自己对她也是满心防备,可是最终在她谆谆教导下把她视作亲姐,放下戒备,可最终嫁于宝玉的却还是她,虽说是父母之命,可是自己却真感觉到了背叛,罢了,她也是个可怜人,以后若有机会再见面就做泛泛之交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