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七十二章 监国 ...

  •   等众位大臣离去,首辅大人和水溶一同去了慈宁宫。于情于理皇上的事都得告知太后。而且无论是水溶还是首辅大人毕竟都是臣子身份,选监国此等大事当然要经过太后的同意。
      “什么!你们说皇上——遇刺!”
      “太后!”太后身子一歪险些坐不住,秦嬷嬷急忙扶住她。
      “太后,请保重!朝中大事还需您主持!”首辅大人劝道。
      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后如何能不伤心,“你们将事情的起末给哀家好好说说,到底发生何事?皇上好端端的为何会遇刺?”
      首辅大人看向水溶,水溶沉声将当时的情景叙述了一遍。“太后,这就是事情的经过!臣等护驾不力,请太后责罚!”水溶跪下请罪。。
      慈宁宫里静默无声,许久才听到太后的声音,“罢了,此时追究这些有何用?皇上,皇上还是不能回到哀家身边。”想起刘沁平日种种的孝心,太后又是一阵伤心。
      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刘沁突然离世,朝中这一大摊子的事还急需解决。太后强忍住心痛,“皇上走得这么突然,既没立下储君又没有留下遗照。虽然哀家是一介妇孺,但是也深知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们两个是朝中重臣,对此事有何看法?”
      听到太后问及此事,首辅大人将众人商量的结果告诉太后。
      皇室几个宗亲里的几个世子资质太过平庸,不到万不得已太后并不想从中挑选储君。只盼望贾元春争点气,为皇上留下血脉。太后沉思片刻,说道:“此计可行!就依卿家所言。”
      “谨遵太后旨意。”首辅大人和水溶应道。
      “待到监国人选选出便开始准备皇上的后事吧。”顿了顿,太后又说道:“皇上的遗体尽量寻回,果真寻不回那便立个衣冠冢。”说到这里,太后口气哽咽,再也说不下去。谁能想到贵为一国之君,居然是如此下场。
      首辅大人和水溶相视一眼,亦是叹息。“太后保重!微臣告退!”
      退出慈宁宫时,水溶远远望了一眼太后,神情漠然。只一瞬,出了殿门,又恢复如常。
      水溶信步走在皇宫里,今日宫里各处如常,并无异样。宫女、太监们还在琢磨着如何讨自家主子关心,妃嫔们则想着如何打扮才能更加出众,勾心斗角、谄谀献媚依旧。
      水溶的嘴脸挂起一摸冷笑,这些人可真是悲哀!何时天变了都茫然不知!他们不过是上位者手中的棋子,这一生注定碌碌无为。
      首辅大人那张老谋深算的脸浮现在水溶的脑海里,“老狐狸!”水溶握紧了拳头。刘沁之事即已成事实,所有的事情将要推翻重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想到这里,水溶加快了步伐。
      回到府里水溶来不及休息便召集了所有谋士到书房议事,书房的灯光一直到半夜才被吹灭。
      “这么晚才回来?最近朝廷的事很忙吗?”尽管水溶的动作很轻巧,湘云还是醒了。
      水溶朝她歉意的笑了笑,手中动作不停。“这两天宫里会很忙,本王可能会很晚才回来。”
      “知道了。”湘云打了一个呵欠复又躺下。
      “小心,别着凉了。”水溶理好被子在湘云身旁躺下。
      “嗯?”湘云的眉毛微皱,“你身上好冷!”水溶刚想往旁边挪一挪,湘云却抱住他,“我给你暖暖。呵呵!”一如孩子般的语气。
      水溶怔了怔,迟疑的伸出手拥住了湘云。“你要是觉得闷,可以请林姑娘过来聚一聚,也可以出去四处看一看。要是想打马吊,可以找户部侍郎李大人的夫人。你想……”水溶絮絮叨叨的说着。
      “嗯嗯。”湘云努力保持着最后一丝清明。
      水溶眼神复杂的看着湘云,温柔的替她拂去发丝,“对不起,对不起……”
      湘云依稀还能看到水溶的嘴唇在不停地动着,可是她却听不清说的什么,终于再一次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枕边人早已不在,湘云想着昨晚的事,是一场美梦吧?水溶怎么会说那些事?京城八卦他也会感兴趣?还喋喋不休的,一点也不像他。“呵呵!”湘云笑出声来。其实她到蛮希望是真的,平常的水溶就是太严肃了。
      早朝的气氛不太寻常,许多大臣已经感觉出来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当下缄默不语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太后驾到~”
      众人一惊,太后来了。太后甚少来养心殿,果然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位卿家,平身。”太后一拂手转身落座。
      “大家想必心中疑惑,哀家为何在此?”太后扫视了一眼满殿文武,众人纷纷垂首。“首辅大人,还是由你来为大家解惑吧。”太后的语气突然一顿。
      首辅大人应声出列。只见首辅大人面色凝重,沉默了好一阵子方才痛心疾首道:“诸位同僚,皇上他——驾崩了!”
      “皇上——”所有大臣再度跪下。
      首辅大人将事情的经过简明扼要的又叙述了一遍。
      “皇上的事,哀家很心痛。但是国事为重,今日哀家前来便是希望大家推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担当监国一职。朝中有人主持大事,九泉之下皇上也会安心。众位卿家心中若有合适人选不妨直说。”
      满殿群臣面面相觑,皇上不在监国代行皇帝职责,这人选可不能随口说说。日后自己的前程可都事关此人,必须三思再三思。所以啊,此时心中纵使有千万言也不敢轻易出声。
      太后见久久无人出声,心中已有了怒气,说起话来便冷了许多。“怎么满朝文武竟寻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嗯?”
      满殿的大臣硬着头皮接受着太后眼神的审视,饶是如此依旧无人出声。
      太后大怒,语气一换较之刚刚却柔和了许多,“素日里哀家经常听皇上说朝中大臣是如何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但是今日卿家的表现,哀家实在失望。可不要因为皇上不在,你们就来糊弄哀家!”
      “臣等不敢!”满殿大臣连忙跪下。
      “太后,臣心中倒有一个合适人选。”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向水溶投去感恩的目光。
      “哦,是何人?北静王,你说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启禀太后,微臣认为由首辅大人出任监国一职最合适不过。首辅大人是两朝元老,德高望重。素来得到大家的敬重,所以微臣推荐首辅大人。”水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嗯嗯,是啊。”群臣之中有不少人附和水溶的话。
      首辅大人却急忙摆摆手,推辞道:“太后,老臣年事已高。监国一职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欸!首辅大人,你不要急于推辞。我们尚在讨论之中。”太后安慰道。“其他大臣可还有不同的建议?”
      又是一阵沉默。就在大家认为没有其他人选之时,都察院御史田大人站了出来。“太后,微臣认为监国一职由北静王担当最为合适。”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群臣的议论。
      田大人无视满殿的窃窃私语接着说道:“北静王年纪轻轻便已经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他为人谦和,同样深得人心。”
      首辅大人闻言看向田大人,脸上表情奇怪至极。
      “北静王。”太后细细琢磨道。“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太后,臣附议田大人的话。”
      “臣也附议。”
      “臣附议。”
      不断的有大臣站出,如此一来支持水溶的人数与支持首辅大人的人数倒也相差无几。
      “多谢大家的厚爱。”水溶朝众人行了一礼。“但是——”水溶语气一变,“本王乃是有封地的王爷,本王是要回封地去的。否则于理不合。”
      “王爷何必诸多借口。当初皇上去广渡寺之时曾明确颁下圣旨,由您和首辅大人共同处理国事。皇上此举岂不是默认王爷不回封地的行为。”田大人抱拳道。“太后,微臣并无私心,只盼我大齐国运昌隆,顺利度过此番磨难。”
      “卿家言之有理。”太后挥挥手,示意田大人回到自己的位置。这才如何是好?太后心中暗自思索对策。
      “首辅大人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太后询问道。
      首辅大人与太后对视一眼,道:“太后,臣有一计。大家尽可把自己心中的人选写在纸上,统一收走之后由专人计票。得票最高者即为监国人选。”
      “好,如此甚好。小李子还不照办?”太后看了一眼李公公,李公公立刻下去准备。
      不一会儿众人便投好了票,李公公派小太监收了上来。为了公平起见,太后下令当场计票。
      计票结果下来,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首辅大人的呼声本在水溶之上,没想到他竟已几票的差距输给了水溶。
      “太后。”李公公担忧的看向太后。
      太后心里清楚,这已经是大势所趋。罢了,太后宣布道:“即日起就由北静王担任监国一职。”
      “臣遵旨。微臣定当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水溶跪下谢恩。
      “北静王担此重任,众位卿家须得从旁好好辅助。”太后看着众人叮嘱道。
      “谨遵太后旨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