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寝室里吴晓佳准备出国读书,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陈茵莉考研考公务员失败后,迅速找到了省广播电视台宣传文案的工。李子香港从回来顺利考上北大心理系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我跟李沉寒商量后,决定先回家乡,在市里找了一份民营单位的文员工作,工资不高,来回通勤很费时间,好在活儿也轻松,不费什么精力。

      妈妈并没有因为我没有考公务员考研而失望,我也觉得尽快工作很好,可以稍微减轻家里的负担,如果继续读研的话,还要家里供给。妈妈也没有因为我的工作工资较低而不满,因为她自己的工作既费体力赚的又少,她一直在那个环境中,无从比较。

      我每天早起做一个多小时的车到达市内再转公交,8点之前坐在办公室里,有些资历的老人儿通常会晚一些到,实习期的我尽量早到晚走,能多做工作就多做。

      单位虽然待遇不高,但是管理相对没那么严格,只要你完成任务了,其他时间比较自由。只是办公室里仅配了一台电脑,谁想要查什么资料都可以过去。我闲暇之余,会帮沉寒他们关注、寻找合适的办公地点,担心在公用电脑上查,会被随时进出办公室的上司发现,只能回家查好资料,白天工作完成后抽空整理筛选,周末的时候再去实地考察。等李沉寒S市的工作完成收尾,就过来找我,到时候他会领人在本市办一个分工作室,分散一下客户流量,S市的工作恩阳全权负责。

      李沉寒心疼我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我提议在外面租房子他更担心坚决制止,我的“冒险”行为。这样的纠结使他不得不加快手头工作,希望可以尽快赶回来(*^__^*) 。

      实习期结束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大家不喜欢来小单位工作。

      我转正的那天,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中心思想就是:现在单位正是创业初期,员工五险一金制度肯定会有,不过会晚一些,大概明年四五月份就可以为个人缴纳五险一金了,希望我可以理解,暂时忍耐一下,单位也会给相应的补偿。

      我天真地以为,办公室的其他人都跟我一样没有五险一金,而且这其中我资历最浅,大家都在愿意等,我也应该等。又不是不会有,只不过晚一些,所以不要这么计较。而如果我答应了领导,还会显得我这个人大度、有集体荣誉感,会在领导面前留个好印象。

      我就点点头同意了。

      显然我还没有明白,学校与社会的差别。

      我把这件事跟沉寒说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我不解追问,他并没有回答,只是跟我说,你以后就知道了。

      后来我就真的知道了。

      我们转正后的基本工资原本是1700,头两个月像领导承诺的那样每月补助200元,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我可以拿到2500~3000元。刨除来回通勤和吃饭的钱,我对工资还是比较满意的。

      所以第三个月开始,不知道为什么200元的补助没有了,我也没不长眼力见儿地去追问。

      转过头第二年四月份,到了承诺会开始缴纳五险一金的时候,领导召集我们办公室的人开了一个小小的会议,议题就是这个月可以缴纳五险一金了,需要交纳的人员要了解一下缴纳规则。领导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单子,顺便把条条目目讲解清楚。单子上写的是概括条目和日常工作要求及任务完成的奖励,想要了解清楚五险一金缴纳方式还要听领导的,所以我特别认真并且记录了领导讲话的内容:

      每人从基本工资里扣出700元,单位给出300元。虽然跟我侧面了解的大型企业缴纳的情况存在落差,但是总比那些不给员工交五险一金的企业好。而当领导询问都有谁要交的时候,我惊讶了,竟然只有两个人举手,其中一个还是我。

      难道大家不觉得有五险一金才是保障吗?

      我有些疑惑不解,问别人,人家也只是笑笑。

      四月份开工资的时候,会计拿着单子跟我一条条地讲,说完我就懵了。

      为什么说好给交五险一金会变成五险?为什么个人拿700单位拿300会变成个人基本工资里扣700,绩效工资里扣三百?这样岂不是全部都是由我个人承担?

      我皱眉把我的质疑提出来,询问会计怎么回事儿,她笑着跟我说不清楚,领导就这么吩咐的,让我问领导去。我立刻去询问领导,得到的答复仅仅是“就是这样的”,说完就低头一副处理文件的样子,不再理会我了。

      我又回到办公室询问其他人,当初开会的时候,领导明明不是这样说的,现在为什么会变这样。让我失望的是,其他人都说“我不知道”或是“不记得了”,而当初跟我一样选择交五险一金的那个人,被派去了韩国出差,我没有人可以商量。

      可笑的是,我竟然认为他们是“真的忘了”,直到后来经历得多了,才明白这不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之常情罢了。

      我不想家里人担心,只能装着高兴地跟她们说,单位终于有了五险一金。外婆欣慰地拿着我的医保卡连连点头:这就好啊。

      看着她们的笑容,我会感到愤愤不平,可是更多的还是心酸和无奈。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学校与社会的不同吧,根本没有事实上的公平。怪不得有人说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讲权力讲地位讲金钱,就是没人跟你讲道理。

      当然,是在你没有前面三者的情况下。

      我把憋屈牢骚一股脑全倒给了李沉寒,他并没有愤怒,也没有一个劲儿地安慰我,只是平静地听我述说心中的不平。反倒是我自己说完后感到有些羞臊了,因为我从来没在他面前表现得那么气急败坏过。

      情绪很快转换过来,聊了一些他工作室的计划后,互道晚安。

      在市内的工作室从装修到招聘,一直忙到年后才开始运行。李沉寒一开始频繁往返两地,后来又从S市带来两个人帮忙,这才算稳定下来,过年的时候回了香港。

      自从工作以后,虽然妈妈没有说,但是我感觉到她对于我还没对象有些担心,或者是我心理作用,总觉得她在我面前提参加厂里同事儿子女儿的婚礼怎么样怎么样,都是别有用意。

      我妈妈倒是不着急我结婚,只是希望我有个男朋友,看来是总被亲戚邻居问有压力了。

      我们小区里住的都是老人,跟我说不上话,转头只能扯着外婆和妈妈撩闲,她们又不好意思推脱,只能应付着那些烦人的问题。以前都知道我学习好是周围长大的孩子中考得最好的,见面了也只是应景地在她们面前表扬我两句。现在我大学毕业了,她们就问工作问对象,每次妈妈笑着说不着急的时候,她们总是打断她:二十多了吧,该找了,你看XXX家连孙子都两岁大了。读那么多书没用,关键是找个好对象。是不是没有合适的?要不我帮你介绍个?条件什么的都好,就是个子矮了点儿......

      诸如此类。

      妈妈的思想倒是很开明,她也知道,现在跟我同龄人中结婚的,大部分是没怎么读过书或者是不怎么爱读书的。前者进入社会早,结婚自然早。后者在学校里不怎么读书净谈恋爱,几年下来对象换了一茬又一茬,自然找到了可以结婚的那一个。

      所以妈妈在我面前从来不提找对象的话题,最多到我外婆那儿两人悄悄地做打算被我听见而已。

      我不想让这种情况延续到春节亲戚来访甚至成为饭桌上讨论的话题,就像当年我表姐一样。而表姐早已经在舅妈的示意下,舍弃原来追她的高中同学,和一个而立之年的男人相亲结婚,作为家属去国外陪同工作了。

      那么今年的话题一定是落在我头上,而我一直和妈妈住在外婆家,免不了要看到那些亲戚,成为他们的谈资。

      所以冬天的时候我就逐渐把李沉寒的存在透露给了妈妈和外婆,一开始就说是有人介绍的,后来就说见面后感觉不错,先谈谈看。

      妈妈和外婆都很开心。

      果然过年的时候就谈到了这个话题,原本是说表姐为什么不在,舅妈不无骄傲地把表姐结婚后跟着老公去国外的事拿出来说,令人羡慕的事儿总不想谈太久,所以就把话头转到我身上来了。

      而妈妈也顺势宣布:默默有男朋友了,正谈着呢。

      这下子亲戚来劲儿了,热情地追问:谈多久啦?对方干什么的啊?今天怎么没来啊?

      我只能作娇羞矜持状:他回香港过年了。

      亲戚们更有情绪了,连舅妈都免不了一问:家里是干什么的啊?啥时候领过来啊?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家里是香港的?那年龄跟你差的大不大啊?太大可不好,会有代沟。找对象可不能只看条件啊,要门当户对才行。

      我就呵呵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