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两日后,皇帝在宫中召见了北国王子,共同商议两国和亲之事,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外人不清楚,但北国王子离开时很是高兴。
接下来礼部开始筹备和亲事宜,不过这次的陪嫁与以往不同,没有多少财物,而是选了各种农作物种子和书籍,还要从民间广招各方面的人才去北国。
使馆内,北国王子又约了箫玉来见面,他一见到箫玉,便拍向箫玉的肩膀大笑道:“这次真是多谢逍遥王爷你了,帮我们向那个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
“王子客气了”,箫玉摸了下肩膀道,“本来还担心王子会不满意,如此倒是可以放心了。”
“怎么会不满意,我满意的很”,北国王子带着箫玉在矮桌旁坐了下来,又道,“其实不瞒你说,我们北国确实有些人,看上了你们的财物,一心想和你们打仗,但我觉得他们都是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若是能让我族人像你们一样懂这么多东西,也不会在遭了天灾之后,除了饿死外什么办法也没有。”
“王子能如此想,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箫玉笑回道。
“哈哈,你以为我只是个莽夫吗,我也有脑子去想的。”
接下来两人又在驿馆聊了许久,北国王子对箫玉越发亲厚,说到和亲之事,还谈及了北国皇族的情况。
原来北国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北国的皇帝已经年迈,众多儿子中只有北国王子最有可能继位,但他上面还有个叔叔,这位叔叔势力不小,又一向与北国王子不合,尤其在对待昌隆国的问题上,更是激烈的主战派,将来老皇帝一旦过世,两人免不了一番争夺。
箫玉听此一时默然,果然涉及到皇家就没有平静一说,北国王子倒是不以为意:“王爷不必担心,叔叔的问题我能够解决,他做不了北国的主,既然已经答应与你们议和,就肯定不会说话不算数。”
“王子好魄力”,箫玉赞赏道,“我相信你将来会是个好皇帝的,北国也会越来越富强。”
“那就先谢谢王爷你的吉言了”,北国王子笑道,突然又想起来什么,“对了,还有一件事,我想请教下王爷。”
“王子请说。”
“我北国虽然地域辽阔,但都是荒地和草原,王爷说要教我们农耕种植,确实是个好事情”,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接着道,“可我们的土地不像你们这里肥沃,而且河流稀少雨水不足,即使种上了庄稼怕也长不好,所以我有些担忧此事。”
“王子担忧的是,倒是我考虑不周了”,箫玉有些惭愧道,“我对你们北国了解不多,现在看来提的建议有些草率。”
“不不,王爷提的建议非常好”,北国王子赶紧道,“就算粮食长不好,也还有你们教的其它技艺呢,而且王爷不是说,将来我们两国要做生意,互通有无吗,这就帮了我们不少了。”
从使馆离开后,箫玉一回到王府,便让人找了许多北国地理方面的书籍,然后把自己关到书房看了起来。
没过多久,箫玉又让人给卢青川送了封信,请卢青川帮个忙,当初因为陆钟啸的事,箫玉和卢青川打过交道,当时卢青川还是个户部主事,现在已经成了户部侍郎。
三日后,箫玉和卢青川在一家酒楼见了面,卢青川来时还带了一个年轻官员,他一见到箫玉便拱手着:“下官见过王爷。”
箫玉立刻迎了上去道:“卢大人不必多礼,让你百忙之中帮我的忙,没有打扰到你吧?”
“王爷说的哪里话,王爷还能想到下官,是下官的荣幸”,卢青川对箫玉很是客气,说着又指向旁边的人,“对了,王爷所托之事,下官已经找到合适的人了,这位是主管水利的何禹何大人,他对农耕灌溉颇有研究,想来能够帮到王爷。”
旁边的年轻官员也向箫玉行礼道:“下官见过王爷。”
“何大人快别多礼”,箫玉扶住何禹的手,“这次还要辛苦你了,咱们先坐下说吧。”
三人一道走到桌边坐了下来,箫玉也不准备再客套什么,直接拿出一张图纸,在桌子上铺平了:“何大人先看看这个,不知可有什么想法?”
图纸上描绘的是北国地理情况,之前北国王子跟箫玉说了北国干旱少雨后,他便有了个人工灌溉的想法,只是他对这方面也没有多少研究,看了许多资料后,又托卢青川寻找熟悉这方面的人。
何禹边看桌上的图纸,边听箫玉简单介绍了下,他倒是很同意箫玉的想法,关于农耕灌溉提了好几个有用的建议,还说到了开河引渠,北国的最南面有一条赤溪河,河流宽广水源充沛,将它引到北国内镜,当可以解决灌溉问题。
箫玉听了何禹的话,不由高兴道:“何大人果然经验丰富,那我明日带你去见北国王子,还请你跟他详细说下。”
何禹应下道:“是,下官听从王爷安排”。
箫玉从酒楼出来后,便带着羽蝉准备回康王府,走在路上时突然想起来道:“对了,这几日怎么都不见霁月,她去哪儿了?”
平常司空霁月对箫玉很是依赖,恨不得时时跟着,但这几天却好像消失了般,一直不见人影。
“公子终于想起郡主了,还以为您心里已经只有北国了呢”,羽蝉不由道,然后又拧了下眉,“郡主这几天不知道着了什么魔,总是往使馆跑,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的。”
“去使馆?见北国王子吗?”
“是啊,昨天晚上回来时,还喝的满身酒气被我碰上了,求我帮忙给瞒着,不准告诉王爷王妃呢。”
“你要是再碰到她晚回来,记得告诉我,出去至少要有个人跟着”,箫玉交代道,司空霁月被骄纵惯了,又一向不肯认输,估计找北国王子也是为了比试,箫玉对此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怕她太晚回来不安全。
次日,箫玉带着何禹去了使馆见北国王子。
两人一到使馆,北国王子便迎了出来,只是同时出来的,还有司空霁月,司空霁月看到箫玉有些惊讶道:“哥哥你怎么来了?”
“我来抓你回去的”,箫玉故意道,“你这几天总是自己往外跑,都快把我这个哥哥给忘了,难道这里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是我不知道的吗?”
“哪有,我怎么会把哥哥你忘了”,司空霁月撒娇道,脸色隐隐有些红了。
箫玉没有再多说什么,将何禹介绍给北国王子后,便进屋去谈事情了。
北国王子听到箫玉提出人工开河,兴修水利时,当即拍桌叫好道:“这个法子好,若真能把河水引过来,那就帮了我们大忙了。”
“不过,这开河引流说的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有懂这方面的人指导”,箫玉向北国王子道,随后指向何禹,“所以我才介绍了何大人过来,何大人对这方面极有研究,有他在旁指导肯定会事半功倍。”
北国王子顿时看向何禹道:“那好啊,但是不知道这位何大人愿不愿意随我回去?”
这个问题箫玉已经跟何禹说过,何禹是同意的,直接回道:“下官愿意跟随王子前去,不过开河一事不是小工程,人力物力耗资巨大,没个几年怕是不行的。”
北国王子一挥手道:“人力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北国人民个个身强体壮,只要你愿意跟我回去,这些要求我都给你办到。”
有了北国王子的承诺,这件事便很快定下来了。
箫玉从使馆离开时,把司空霁月也带了出来,而何禹要去往北国还需提前做些准备,箫玉和何禹分开前道了别:“何大人这次肯放弃在本国的舒适日子,去往北国开河,实在令人敬佩,我在这里先谢过你了。”
“王爷此言差矣”,何禹却道,“王爷能看得上下官,是下官的荣幸,下官在户部虽领了个差事,但一直都不被人看重,与其在这里碌碌无为,倒不如去北国一展所长,所以下官还要谢谢王爷的知遇之恩。”
箫玉听此笑道:“何大人志向高远,着实让人佩服,只是不知这一去要几年才能回来,我就预祝大人此行一路平安吧。”
何禹拱手道:“承王爷吉言,将来等下官从北国回来,一定再去拜访王爷。”
昌隆国和北国和亲之时,何禹确实跟随陪嫁队伍去了北国,此后帮助北国开运河,建沟渠,为北国的农耕事业做出了不小贡献,而他本人也一生都留在了北国,根本没有机会再和箫玉见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