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新帝登基 ...

  •   天烨二十三年正月初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百姓君臣齐乐融融。康德皇帝大喜,大开繁瑶御街,设宴群臣百姓,三天三夜,乐意无穷。

      宫内,大摆宴席,宴请有功之臣,有德之士,康德皇帝喜不胜收。

      然,正月天气寒冷,夜露风霜,感染风寒,康德皇帝不甚在意。

      今年的年节过得格外热闹,虽然过了初七,就开始上早朝,但仍旧影响不到余年的气氛。

      十三那日,元宵灯节开始。每每到了掌灯之时,大街小巷悬挂的灯笼便纷纷点上烛火,整个上京都被点亮了。

      十五那日,百姓都出门游玩,赏灯猜谜,不亦乐乎。

      要说赏灯,就数繁瑶御街的灯最华丽,花样儿最好看。每到十五,繁瑶御街定会开大门,允许百姓赏宫里头的花灯。若是有人猜中了灯谜,提了好诗,守灯的御史还会赏赐一番。故而繁瑶御街的灯,让人垂涎不止。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康德皇帝携着胞弟皇叔等皇亲贵族,到天坛祭天,祈求今年再次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从天坛回到崇德殿,便开始发热。太医们急急赶到。皇后凤氏也携着陈贤妃、李怡嫔赶到崇德殿,却被总管太监拦在门口。

      “皇后娘娘,贤妃娘娘,怡嫔娘娘,请留步,太医们已经在为皇上诊脉……刘医官说,殿内不宜多人,请娘娘们恕罪。”

      皇后闻言,冷哼一声,道:“医官们也是为皇上龙体着想,本宫自当明白,若是皇上有甚么差池,本宫要了你们的狗命!”

      总管太监垂头应声,不敢驳言。

      一刻钟之后,殿内才有动静。内医正开门出来,向皇后行了个礼,才道:“启禀皇后娘娘,御太医已经用药让皇上退烧,不久皇上便会清醒了。”

      康德皇帝退了烧,不日便开始上早朝。

      四月份的时候,下了场春雨,皇上在御书房批奏折,太监将窗户开了点,皇上吹了凉风,不在意,又喝了盏贤妃娘娘差人送来的人参茶。

      过了五月,天气渐热,皇上开始日渐疲惫,皇后内心焦虑,嘱咐太医院的医官们日日为皇上诊平安脉,医官只说皇上劳累过度,才至此。

      六月初六那天,康德皇帝没有任何异常,上完早朝,便照例去御书房看奏折。只是午膳时刻,皇上胃口泱泱,甚至呕吐不止,惊动了太医院的医官们,皇后娘娘也急急忙忙再次赶到,这次带了嫡子过来。

      皇上昏迷不醒,御太医寻不清原因,太医院诸位人人自危。

      到了初八的时候,皇上醒了过来,传召了翰林院詹事、翰林院内阁大学士到崇德殿,还密诏了七皇子、十一皇子、十三皇子及十四皇子。

      几个时辰后,众人出来后,皇上一人在崇德殿里休息。初九丑时,皇帝驾崩。皇宫一阵哀鸣。

      据说,皇上传召皇子的时候,曾与七皇子起了冲突;据说,皇上传召皇子后,十一皇子没有离开;据说,皇上传召皇子后,十三皇子有意谋朝篡位;据说,皇上传召皇子的时候,有立十四皇子为太子的想法。

      初九卯时上早朝的时候,翰林院传密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传位十一皇子,即刻登基。

      六月初十辰时,皇后嫡子、原十一皇子、年仅十八岁的木子尘登基,墨染王朝的第八代帝王改国号为宏侑,称天熙皇帝。

      “你们还磨蹭做甚么?!若是误了登基大典,你们担待得起吗?!”

      永信宫内,监察尚宫正对一群还在磨蹭的宫女训言。只见一群着深蓝正装的宫女们见到尚宫,立刻加紧手头的活儿,赶紧排列站好。

      尚宫用眼神巡视了一遍,发现少了个人,便问身边的尚仪:“砚九去哪了?”

      尚仪闻言,也查看了一下人群,果真发现没有砚九,忙忙询问知道的人,才道:“有宫女看到,砚九去浣衣阁了。”

      “胡闹,这时候去甚么浣衣阁?去把人找回来!”

      “是!”尚仪连忙遣人去寻。

      待砚九被人找回永信宫的时候,已是二刻钟后的事。砚九抱着干净的衣裳踏进宫殿,满脸迷茫的看着空荡荡的宫殿,平日里的热闹与现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走进里头,只看到尚仪焦虑的左顾右盼。

      砚九轻轻的靠近尚仪,恭敬道:“姑姑,怎地只剩姑姑一人了?”

      尚仪起先被吓了一跳,看清楚来人后,顿时松了口气,忙厉声道:“你怎么这会儿才回来?快,快到……你还拿着这些东西作甚?”尚仪把她怀里的衣服都丢到一边,拉着砚九的手就往外走。

      “姑姑,衣裳……”

      “闭嘴,回来再收拾你!还不快走!”

      见此,砚九便不再多言,规规矩矩的跟着尚仪去拜谒新皇。

      到了监察宫女的位子,尚仪便不理砚九。砚九看了看,在队伍最末站定。前面一个腮红唇嫩的少女悄悄的看了尚宫一眼,才微微后仰,道:“阿九,你怎地这时候还去浣衣阁?昨日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今天要来拜谒新皇的吗?”

      砚九一愣,直直的看着沧灵:“我不知……”

      前头的尚宫回头瞪一眼砚九,砚九立刻闭嘴不言。沧灵也端正的站好。

      登基大典还没有开始,平日这时候砚九铁定忙的无暇顾及其他的,现在忽然间空闲下来,反而有些不适。砚九便开始好奇的观察现场。这里有很多人,群臣的众宫女前面,砚九是不可能看得到的。而医女们,以及其他的宫女,砚九便一览无遗。

      突然,砚九发现了一个太监装扮的人在柱子后面鬼鬼祟祟的。他四处观望后,闪身跑出了柱子。朝后宫去了。

      砚九一看,当下就想追上去。

      沧灵一看连忙拉住砚九,道:“阿九,你这是要去哪?”

      “唔,我。”砚九也不好说是去跟踪可疑人,便支支吾吾的说出自己想离开一下。她听了仿佛被吓到了,说:“你这是作甚?!被姑姑知道了,那还得了?”

      “我,我去去就来,不会太久。”砚九怕磨蹭太久,就跟不上人了,便抽回自己的手,头也不回的跑了。

      沧灵不敢声张,怕被姑姑们发觉到动静,只能暗自着急。

      而砚九尾随小太监去后,远远看见小太监朝西宫的方向去了。砚九不敢大意,赶紧追上。

      忽然,只见小太监在转弯处一跑,立刻不见人影,砚九一急,也跟着跑了起来。不料却撞上了一人,还不等砚九说甚,就听那人道:“啊……对不起。”

      “没事没事。”砚九反应快速的回答。一愣,忽然发现好像是自己撞着了人应该自己道歉才是,于是抬头看了她一眼,只见她身着医女正装,一脸淡然,但是举止中又有些着急,她猜想应该是急忙赶去拜谒的。砚九反应起自己还在追人,便没再多说,赶紧离开。

      但是,当她赶到转弯处时,长长的通道里哪里还有小太监的身影,砚九懊恼自己跟丢了。但她又细想,西宫处,有贤妃娘娘的华清宫,有小公主的雍华宫,有……

      然,她想起自己好像要拜谒,于是暗道声不好,赶紧跑回去。

      在砚九离开后,小太监从一旁的矮树丛中走出来,看着砚九的身影若有所思。

      待砚九归队的时候,登基大典正要开始,沧灵见到砚九回来了,瞬间松了口气,又瞪了砚九一眼,便站好。砚九不禁摸摸头,傻傻的笑了。

      新皇木子尘身着一袭黄袍,顺着长长的红毯步上阶梯,停在礼官面前。礼官说了一些吉言,才从侍从手里拿过冠冕,为新皇带上。带上冠冕后,礼官退了一步,立刻跪下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众人见此,也齐齐下跪,顿时,皇宫内响彻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木子尘目光犀利的扫一眼,抬手挥袖,沉稳、威言的声音立刻响起:“平身!”

      “谢皇上!”

      木子尘看了一眼身边的翰林院詹事,詹事立刻会意上前,打开圣旨。众人躬身站着,倾听圣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蒙先皇国恩,登基大统,今朕不敢有辱先皇遗威,特下旨意。咨尔摄六宫事先皇皇后凤氏,秀毓名门,事先皇久年。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幽闲令德,艺兼图史,训备公宫。顷属艰危,克扬功烈,聿兴昌运,实赖赞成。故晋锡荣封康裕皇太后,居永福宫。先帝妃陈氏,温文谦和,为先帝养育子嗣,今封太妃,居永庆宫。先帝嫔李氏……”

      新皇颁布一道重整后宫的圣旨后,众人再拜太后太妃之后,便算是解散了。监察宫女的位置排得靠后,砚九觉得反正跟自己没关,便跟沧灵早早就回去了。她想着把被尚仪姑姑随手一丢的衣裳弄好,省得被宫女们知道了,她可又有得受罚的了。

      因此,他们两并没有亲身参与到登基大典后的叛变,所以并不知晓当时的状况。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一章 新帝登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