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唐朝旧梦 ...
-
快步冲进家门,母亲见我的右臂还流着血,大吃一惊说:“小颜,你的手怎么了?”,我高声叫着:“小武!!小钗!!”两人应声而来,我吩咐两人快快招集人马,齐聚前堂正院,我立马就来。此时此刻,我心急如焚,父亲与文长笙已经带着几十人赶向元府,元府仅止家丁便有一百多人,再加上兰影带来的人,少说也在二百人以上,若是父亲与文长笙要强留兰影,怕是有一场血溅五步之内的激烈搏杀。
我急急地对母亲说:“我还要出去,回来再告诉你。”母亲见我忧心忡忡的样子,不再多问,打开抽屉,扯出一根丝绫来,将我的右臂缠住,将血暂时止住。
我临出门前,母亲交给我一把可以藏在袖中的匕首,吩咐我说:“必要时,这个可以应急。”我不及细想,出门时回头看了看母亲,旋即高举火把,率众人向元府赶去。
已是子夜时分,街上行人稀少,一路行来,并未听到撕杀的声音。我快马加鞭赶到元府大门前,元府大门敞开,门口并无侍卫把守,我冲进元府,来到元府正堂。
文长笙听到响动,机警地转过身来,见到我,放下提到胸口的长气,说:“他们已经走了。”我楞住了,说:“这么说来,他们早有预谋?”
文长笙说:“由现在的情况看来是这样。”我的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我望着文长笙说:“那么……那么……”文长笙说:“你是想说元森可也是这其中一分子?”
我点点头,他想了想说:“不排除这个可能。”我头轰地一声大了,难道,爱情……也可以预谋?
此时,天色已经大明,府兵们正在拣视元府中可能遗留的痕迹。我转过头,望着院中那棵桃花树,几瓣桃花缓缓落下,倏忽便被晨风吹散,掉进水渠里,顺水东流而去。我沿水而上,来到元森的房前,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我见迎面的那堵墙上写着几个字,我走近了一看,原来是我从前写的一首诗:
幽草涧中生,
上有彩蝶戏。
旦暮同君好,
誓言两不弃。
诗音不绝,言犹在耳,人却已经不知去向。我黯然低头,掩上门,退出了元府,回到家中,才突然觉得身心俱疲,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中午。母亲说文长笙来看过我,他让我好好休息,不出几天便要随军东去。
转眼已是初夏时节,我骑着马跟随大军向涪陵郡进发。重重青山,层峦叠嶂,烟迷驿道,天色渐晚,我军在距涪陵郡城约五十公里处的石夹沟安营扎寨。文长笙此次以攻江(陵)前锋名义出行,仅领5府卫士,约6000人,军中设越骑(善弓马者)、步兵、排矛手、余下的人为步射与后勤。我此次以攻江(陵)前锋大将军帐侍、右果毅都尉身份随军前行。
我纵马来到一处峡谷口,见峰高入云,飞鸟盘旋,冷风阵阵从谷口内吹来,挥鞭纵马,跃过一处乱石,前向奔去。进了谷口,纵马前行五百米,出了谷口另一端,眼前豁然开朗。在我前方五百米处有一块开阔之地,青草覆地,彩蝶翩迁,夕阳光照十里,有小溪潺潺流过,游鱼在水中穿梭嘻戏。我折转身来,带文长笙来到此处,商议良久,最终决定在入谷口处调200名越骑设20帐,在此处设帐把守,将越骑分为十组,轮流值夜,以越骑之长,进可攻,退可向大军报讯。
时值大军行军已久,舟车劳顿,若无意外情况,当在此处稍事休整一两天,再进驻涪陵郡。
我与文长笙返回营中,已是月上东山,万声俱寂时分。进了将军帐,文长笙铺开行军地图,着力研究,就连卫士送饭进来也浑然不觉。等他从地图上抬起头来,才发觉桌上的饭菜,我笑了笑说:“这样专心,如果有敌兵进帐,看你怎么办?”文长笙转头笑了笑,又看了看帐顶,我便说:“看帐顶干什么?那里又没有敌军。”他招呼我过去,坐在桌前,低头不响,吃起饭来。沉默良久,他才终于开口说了一句:“有你在,我便可专心研究敌情。”我一口饭含在嘴里,难以下咽,起身取水,倒了一口来喝下,拨了两口,便推说吃饱了,回到将军帐旁的那顶小帐。
随手拣了本书来看,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帐内露气愈来愈深,寒气逼人。深山中的节气便是这样,城内已是着薄衫的时候,这里仍象早春时节。随手拖了件薄衣披在身上,来到帐外透口气。站立良久,正准备回帐休息,便看见十米外的营帐一个黑影一闪,我心中快速闪起一个念头,正是行军时分,需要处处小心。我返身快步冲进帐中,取了剑出来,追着那个黑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