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5、一三四、天芒传奇 壹 ...
-
宋景佑元年东京汴梁皇宫大内长宁殿内
“陈伴伴,你说这么长得时间了,他就真的不理朕了吗?”赵祯感叹着。
“皇上,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这感情啊,最怕时间的消磨,您和庞公子王公子也该和好。”
“陈伴伴,朕承认朕做错了不该和那劳什子的天芒扯上关系,朕也是人,他就不考虑下朕的感受。”
“皇上,您是天下至尊,这天下的重担都压在你身上,谁又能了解您的苦楚呢?谁又敢枉测君心”
“哼,他庞统知道的很,也敢的很。当初他庞统回来后他给朕解释的机会了吗?那咄咄逼人就好似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之事!”
“皇上,老奴说句不敬的话,您知道他就如同他知道您,老奴是看着皇上与公主和两位少爷一起长大的,您的脾气是最好的,庞公子的脾气是又冲又倔,可是他的性子是又冷又懒。他要是不在乎您,也就不会这就久都不和您联系了。”
“从小朕就纵着他,可朕是皇上啊,可朕又能同谁说朕的不快朕的寂寞,朕把包拯当朋友,可是包拯怕朕不信任朕,朕就那么可怕吗?让他宁可坠入悬崖。朕当时心情就不好,好不容易他庞统回来了,他就不能想俊卿学学关心关心朕吗!朕发脾气他听着就好了,难道朕真能怎么样他吗,非要和朕吵。”
“皇上,既然您对天芒不感兴趣,为何到现在都不告诉庞公子呢?”其实陈琳心中想的是‘皇上,你不是孩子了’
“难道还要朕向他示好不成?凭什么?”瞧这话说的,皇帝您傲娇了。
“老奴不敢。”吓死老头我了。心中腹诽‘那您这又变扭吗呢?哎,果然伴君如伴虎。’
……
一年前和谈金被盗,辽国大举入侵,边关元帅镇边大将军庞统力抗辽国,后辽国求和八贤王亲赴雁门关议和历时数月之久,辽国内乱,宋辽议和一事再次被搁置,外人不知其因。
边关,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好地方,辽国内乱自己都还打不过来也就没有时间入侵中原,庞统自京城回来之后一直压抑自己的心情,他和赵祯三十年来的第一次真的发生了争执。庞统不知道,为什么当他从赵祯的嘴里一听到天芒这个词就会那么生气,没有好好听赵祯的解释,恨极了,赵祯的自作聪明还有该死的天芒和无事生非的郑王,为什么?
庞统不知道,二人以近似决裂的感情是否还能弥补回去。可是在飞云骑的眼中,庞统变了,他尝尝一个人眺望远方京城的方向在发呆,那时的庞统身上散发出了深沉的悲哀,这个从不未在他们将军身上看到过的情绪。
庞统眺望远方,卫黎知道自己不能主动,这件事如果赵祯想不通想不明白,后果是可怕的。自古多少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沉迷此道,最终不得善终。他在期待着赵祯的来信,他好规劝他,他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好好的说,一个人的时候他眼前总会浮现赵祯与庞统在太庙对决,没有人知道他卫黎是多么的害怕,害怕他忘记的那些事情,害怕着那近在眼前的未来。
可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彼时他们都忘了,人在生气不理智时越最亲近的人越容易伤害。
同年鲁地
当地一员外建宅时,在其施工之地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的记载有关天芒,消息再度传入京城。
看过石碑后,赵祯决定再次寻找天芒。他要做个真正的皇帝,这次他要让庞统对他心服口服,他要证明自己的实力。
日子就这样一天有一天的过去了,开始卫黎还会期待也许明天就会有消息的,等来了一天有一天的失望,终于卫黎冷静了。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偏执着,谁又入了谁的局。
景佑三年,
开封每有奇案发生之时,被称“大宋第一聪明人”公孙策便会出现在现场。可是“大宋第一聪明人”不是包拯吗?原来包拯已经失踪近两年,下落不明。
当初公孙策陪着妻子回京城待产的,听到传闻有人见到了包拯,公孙策就快马加鞭的赶了去,结果当然是误传。可是偏偏那时候陆湘湘临盆了,生产时难产,血崩而亡。等公孙策回到京城时,陆湘湘已经去世了,一尸两命母子双亡。
庐州的包大娘知道后心疼公孙策,就带着自己的家当前往了开封,和公孙策在汴京外盖了间青天药庐,偶尔展昭和楚楚会回来待上一段时间。
如今皇上忽然降旨,任命公孙策为礼部侍郎,携带和谈金前往边境双喜镇与辽议和,双方抵达双喜镇后,大辽南院枢密使萧军却离奇丧命于此。
“就是这家妓院,公孙大哥”公孙策和展昭来勘察现场。
没想到在风月楼里意外的发现了寻找了两年的包拯,公孙策当时激动不已。可是却发现包拯不在是包拯了。公孙策很气愤,可是展昭不同,展昭看到了包拯开心不已。
这两年,展昭和楚楚分别行走与天南海北,他更是动用了江湖朋友帮他寻找包拯和卫黎二人。与卫黎分别了三年,他知道他还能见到卫黎,还能时常受到卫黎的礼物,而包拯消失了两年,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包拯,而如今看到包拯还活着就好。
话说两年前,有一辽人商队在中土河边救了堕崖重伤的包拯,可是包拯失去记忆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商队走了,就将包拯留在了这边境小镇,双喜镇风月楼的老板黄乐心肠不错,就留下了失忆后傻里傻气的包拯,在风月楼里打杂。正因为包拯傻乎乎的又爱吃大包子而被戏称为“大包”。大家就都喜欢欺负她,尤其厨子小蛮。
所以当公孙策看到了这样的包拯,看到了包拯被人欺负,他非常愤怒,什么君子之风早就被他丢到南天门去了。所以他看到别人欺负包拯,包拯还乐呵呵的就更生气了,对着包拯就更没有好脸色看了,弄得包拯很是怕他。
或许包拯和公孙策就是前世的冤家,今世注定不能分开。
“公孙大哥,你别这么总对大包大哥这么凶,他会拍你的。”再一次被包拯躲到自己身后的展昭,终于还是来劝他的公孙大哥了。
小孩子总是长得特别快,两年的小光头展昭,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郎,沉稳了许多,武功也高了许多,做事懂得了先动脑子再动手,赢得了少侠的美誉。两位师傅说自己长大了,手中的短棍终于换成了绝世名剑‘巨阙’。
“你出来”公孙策气的一指躲在展昭身后的包拯。
“我不”包拯诺诺的回答。
“大包大哥,你先出去吧”展昭好言的劝导,从现在的展昭身上已经可以窥见到未来温文如玉的展南侠的风范了。
“你和我一起出去吧,他好凶的,他会骂你的。”包拯抓住展昭的衣袖迫不及待的要带走展昭。现在的傻大包非常喜欢展昭,因为公孙策又多凶悍,展昭就有多温柔。
“我和公孙大哥还有话说,放心吧大包大哥,他不会凶我的。”展昭冲着包拯微微一笑就把包拯给收服了。
包拯走后,展昭坐到了公孙策身边的椅子上。
“你看看他,啊,你看看,他现在这叫什么样子。气死我了”公孙策气呼呼的说。
“公孙大哥,你这样只会吓到包大哥的”
“我就是看不惯他那样,跑到妓院里当杂工,还让人那么欺负他”越说越气。
“公孙大哥,你是当事者迷了,你只看到大家和他开玩笑就认为大包大哥被欺负,其实大家都挺关心大包大哥的。”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现在的公孙策还是未来的展昭,都是如此的。
公孙策叹口气,拿起杯水喝下一口“我也知道这怪不得包拯,是我太急躁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展昭看着自己眼前这位俊秀的公子,他是太知道他公孙大哥和包大哥之间的感情了,青梅竹马之情,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青梅竹马,自己和大哥哥是不是也能算是青梅竹马呢.
继萧军之死了,风月楼里人心惶惶都说是彩蝶的鬼混作祟,公孙大人当然不信,辽国的大将军耶律俊才当然也不信。
案件还没有眉目,安国泰竟然也死了,当夜展昭更和一名黑衣人交过手,公孙策与展昭怀疑此黑衣人就是那王海霸。
公孙策设计看到了王海霸的纹身和胸前的印记。
耶律俊才对公孙策限期两天破案,没想到肖军之案没破,又死了一个安国泰。安国泰辽人不在乎,可是肖军辽人是在乎的,即使耶律家与肖军再不合那也是内部矛盾。耶律俊才领兵围了双喜镇,弄得人心惶惶,公孙策定好明日清晨必定给辽人一个交代。
怎想到当日耶律俊才被袭重伤不治,公孙策担心异常,现在只有他能劝住辽人。公孙策说,宋辽不能开战,宋辽一旦开战便永无宁日生灵涂炭。当夜此刻来袭,一剑刺向公孙策。公孙策重伤,血流不止,风月楼里乱成一锅粥。包拯看着频临死亡的公孙策却难过异常,包拯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看到这个坏人要死了会那么的难过伤心,他应该很讨厌这个坏人的。但他现在只求公孙策能够活下去,只要大恶人能活下去,让他大包做什么都可以。可是公孙策还是死了。
现在的包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难过,那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苦,心灵深处的感情是抹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