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夜别 ...
-
五月南方的天,风里卷过一丝甜丝丝的花香,跟方才那位小姐身上的有些许相似,陈四想着之前的买卖灭掉炉火。天色彻底黑了,正要关后院的木门,闻到那股槐洋花的味道似乎更加浓郁,回头一瞧,果然见凌小姐换了一身纯黑的夜行装,身背行李,行色匆匆穿过后院的甬道,似乎要出远门。
陈四心里不由犯起嘀咕。
一阵足音传来,只见小俏手捧一只纸伞,气喘吁吁跑出来向万春追了过去。陈四没忍住好奇,走到篱笆下听起壁角。
“小俏见小姐没有带伞,害怕小姐以后下雨天会淋到,出太阳的天会晒到。”是小姑娘怯怯的声音。
“傻瓜。”夜风里少女的声音带着嫩意的娇脆,“我有银子可以买。拿回去,你娘知道你偷拿店里的伞,会生气的。”
“不会的,这是用祖母偷偷给我的零花钱买的。”
陈四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万春的声音,却听见小俏怯怯地又道:“我把钱放在收钱的罐子里了,娘她不会知道的。”
小姑娘的声音委委屈屈,连陈四听着都有些不忍。
万春还是没有出声。陈四不由着急,这位大小姐这会儿似乎太不近人情了。
“小姐!”小俏的声音里带出了一丝哭腔。
“好,我收了下。”少女终于应了声,“谢谢小俏,我会好好珍惜。”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陈四踮脚,巷道的大柳树下只剩小俏小小一个人儿孤零零地站着,边抹泪边目送夜风里凌小姐的背影远去。
“小姐,你一定要回来接小俏!小俏等着你!”小俏忽然喊道。
陈四一惊,以为那位小姐会回头,万春却加快了步子,头也没回地大步消失在巷口。
陈四不由心中叹道,这位小姐年纪不大,心肠倒是比他一个大老爷们还硬。
但人家凌小姐出手阔绰,这把原以为卖不出去要砸在手里的剑,反倒让他赚了不少。
陈四转念又想,咿呀,差点忘了正事——这会儿庆庆全家都不在,这夜行衣都穿上了,又买了剑……
陈四心头发急,转身回屋翻出一本书往怀里一揣,跟店里帮忙的铁匠急急打了声招呼,朝万春离开的方向追出去。
那铁匠紧随陈四其后,扔了手里的活儿,也立即朝镖局的方向跑去。
-
这是个没有星星的晚上,或许要下雨了,原本暖暖的天气这会起了凉风。万春身上的夜行衣单薄,风吹得腰间的佩环叮叮作响,她又特意避过人群走暗处,冷不丁瞧着倒像娇小的花精妖魅在世间潜行。
好歹到了城门口,城垛子底下果真站了一个人。
她大步迎上去,问:“马呢?”
“就在城门外那棵树下面系着呢。我都打听好了,最近不知哪来了一群夜贼十分猖狂,今晚的宵禁时辰果然会提前。您这出去,再过一盏茶的功夫,这城门也就关了。”那汉子道。
万春点头,“前面带路。”
那汉子带万春出了城门,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马,只是一锤子的买卖,汉子也不多做纠缠,见万春应该呆在家里绣花的年纪,又形影单只一人,只道:“听说去北边的路上最近瘟疫,死了不少人,您如果真要去,还是小心为上。”说完转身便钻进了林子里。
“谢了。”万春点头翻身上马,正要催马走缰绳却被人拽住了。
万春一惊,便要拔剑。等看清来人,声音镇定下来,“何事陈四叔?”
“凌小姐别误会,陈某没有恶意,方才小姐买了陈某的剑,陈某却忘了送小姐一样东西。”陈四掏出怀里的书双手递给万春。
万春手往下一推,“不用了,谢谢。”
“凌小姐可知道我宋国现今的强敌是谁?”
万春见陈四问的问题莫名,知他有意拖延,心中便有几分着急只想快点打发他走,快言快语道:“听先生说过,是北边的魏国,只是这跟这本书有何关系?”
“凌小姐有所不知,这本便是我宋国朝廷近期下发的修仙实录,里面记录了修仙的基础心法,为的就是对抗魏国的修仙热潮。魏国人多但贫穷,我宋国虽富裕却人少,如果魏国真有人修炼成仙,再由此全国推广,我宋国可就危险了。再说……”
“好的,我收下了。多谢。”万春打断,接过那本修仙实录塞入包袱,边催马走边问道:“这世上……真有神仙?”
陈四不着痕迹地拦到她的马前道:“神不神仙难说,但强身健体是真的,”他压低声音,“我听那位找我铸剑的公子说,学了之后,学透以后,除了自保,还能御剑乘风杀人于百丈外取战将的首级……”
“好了,陈四叔,城门马上要关了。”万春提醒。
陈四回头,负责看守大门的兵卒果然在提醒路人城门即将关闭。“凌小姐,我与庆庆兄弟关系不错,于嬷嬷也送过我媳妇一些珠花,您这……”
“我要走是我自己的决定。”万春声音冷静,“您拦不住我的。”
“你,你这小姑娘!”陈四吃瘪,跺脚斥道:“你的心怎么这样狠哇,你也不怕于嬷嬷伤心?”
万春不发一言,一甩鞭子,绕过陈四,一人一马飞驰而去。
“现在的小姑娘,怎么这副德性!”陈四朝万春离去的方向啐了一口唾沫。
这边于嬷嬷得到消息,急得抹眼泪,逼着庆庆托人疏通关系要出城去追。无奈盗匪猖狂竟疏通不了,气得于嬷嬷连儿媳妇也骂了起来。
庆庆媳妇这会儿也觉得自己之前甩脸子不对,但心里自认占着理,便强自辩道:“娘您骂媳妇,媳妇也认了,可您仔细想一想,您都照顾她多少年了?小姐又给过您啥?这回卖房产卖田地,您得到过她一个子吗?连一般的看家护院都不如,遣散那个教了她四年的先生,她还给了五十两银子呢。瞧瞧,人家多大的手笔!”
“你说什么呢?往年朝你们这拿的还少吗?这,这心都被狗吃了?”于嬷嬷气得颤抖。
庆庆怕气坏了于嬷嬷,忙将媳妇扯到一边,“你少说两句。”
庆庆媳妇见丈夫帮着于嬷嬷,火更大了,委委屈屈地嚎哭道:“娘,现在什么年月?还跟以前一样,讲什么主仆道义么?媳妇今晚听面店的老板说,那去北方的路上,不是瘟疫就是水灾,卖儿卖女的,谁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这?现在这世道,连十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娘,您是我们家的人,这么大年纪了,自己家还管不过来,为她一个没背景的小丫头瞎折腾个什么劲!”
于嬷嬷拿过手边的擀面杖,作势就要打庆庆媳妇,“小姐就是小姐,你再嘴里不干不净,今天老婆子就打了你让你知道什么叫尊卑!要人家东西时,怎么舔着脸哄着叫人家小姐的?现在,你跟我讲天诛地灭!我自己带大的孩子,我不知道她什么脾性么?”说到这里,她滚滚落下泪来,“这孩子她出生起就无依无靠的,没人管过她,想跟人热乎也找不到热乎的法子,她跟谁也不热乎不起来,她只有老婆子我一个,你们知不知道!”
就这样闹了半宿,等到好歹开了城门,庆庆雇人骑快马去追。于嬷嬷一宿没睡,坐在窗下发呆,想到万春从未出过远门,性子倔强,涉世未深,人情世故都是一窍不通,便急得又抹起眼泪。
这时,孙女从枕头下拿出一封鼓鼓的信,怯怯地挨了过来,递给于嬷嬷,“奶,这是万春小姐让我交给你的。”
于嬷嬷如梦初醒,一把抢过信,撕开了却有几张纸掉在了地上。小俏捡起递过来。于嬷嬷一看,心窝处又是一揪一揪的疼——信纸间竟夹了一张地契和一张盖了官印的铺子的契书,想来这是万春背着她偷偷托人为她买下养老的,这笔钱算分去万春一半的积蓄还要多了。
“你看看,你自己睁大眼看一看!”于嬷嬷将契书摔过去冲媳妇吼道,捶着腿大哭,“小姐啊小姐,我的小姐啊,怎么这么傻?你给老婆子这么多,您从小娇生惯养的,以后可怎么办哪?”
庆庆媳妇呆立着,捧着两笔飞降而来的横财,心中既喜又愧,面上不禁露出了几分悔色。
追了一天一夜,庆庆总算回来,被媳妇截住说了万春信中的内容和地契铺子契书的事,便去见于嬷嬷。
于嬷嬷见儿子空手而归,脸色发白还没说话,庆庆便摇摇头,关了门,扯着媳妇齐齐跪在了她面前,咬牙道:“娘,您忘了她吧,儿子听镖局的人说,去北方的路上,正闹饥荒和瘟疫,上面都瞒得死紧,已经是人吃人了。凌家这是暂时不可能联系得上了,小姐、小姐这一去只怕凶多吉少,以后……以后,娘,就让儿子和媳妇伺候您养老吧!”说完磕头不止。
于嬷嬷摆摆手,双目流着泪,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