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过年 ...

  •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小年一过,便是新年。荣宁两府诸人越发忙的脚不沾地,不过现在该送礼的都已送的差不多了,该拜的人也已拜过,该置办的各种嚼用也已被备下。主子们反倒闲了一点,只需坐看下面人做事即可;下人们却是更加忙了,要预备年中的各种吃穿用度玩乐。
      曾经的年关,就是帮忙讨债收账赚钱的买卖时节,当年的大佬贾赦,可没心思过过这悠闲又有点无聊的新年。如今静下心来细细体验,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各地庄子铺子上供品里,挑了合意的东西,捡出来。闲来没事四处遛遛,找族中兄弟父老说说话,不时的看看下人忙活。
      很快,各色齐备,荣宁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除夕,贾赦贾敬有爵位者,贾母邢氏王氏等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坐八人大轿,进宫朝贺。贾赦是第一次亲见(前身的不算),虽是十分好奇因四周气氛肃穆,也不敢四处观望,只得低着头跟着内监行礼领宴。自然,皇宫皇帝长什么样是没见识到;不过听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平身免礼”也算是收获吧。还有幸尝到了传说中的宫廷御宴,不要想多了------菜是不少,也挺好看的,大半是炖肉菜烧肉菜,不过都是半冷的。荤菜凉了味道如何?油腻腻的,相当的不可口。贾赦只动了几筷子,就跟着众人随大流吃起了点心----也是,同席的泰半都是冲着这皇帝请吃饭的名头来的,不出场意味着失宠,失宠再进一步便是倒台了。既如此,饭菜味道如何倒是其次了,重点是要证明各家在皇帝心中还有面子地位。这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御宴之意不在菜”了吧。
      宴毕领赏回来后,到宁国府暖阁下轿。和贾赦一起,带了贾家其它没有入宫朝贺的子弟一起,排好队进入宗祠。
      宗祠在宁府正房靠西边,与荣府贾赦小院子隔着一个下巷子东边的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因是年节,被装饰的花团锦簇。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献帛,贾珠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接着众人围随着宗妇贾敬妻至正堂上,按辈分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门外是有爵位的贾敬贾赦领头的众男子,门内是女眷,下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然后,由下人把祭品传至仪门,接着由主子中的草字辈男子,挨个传,经贾赦手,传到台阶上贾敬手中,再经独随女眷在屋内的长房长孙贾蓉,传于他母亲,至其它女眷,最后由贾敬妻捧放在桌上。荣府长媳邢氏和宁府长媳贾珍妻分别站在供桌东西边,跟贾敬妻一起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等全部传完,贾蓉退出正房,站到草字辈最前。房外,贾敬贾珍贾荇各率文玉草字辈男丁,男东女西,各自站好。贾母拈香下拜,众人一齐跪下,祭祖礼成。
      礼毕,贾氏族中男女老幼皆移师荣国府正房大院的贾母上房。众人先男的一起,女的一起,互相行了礼,然后又按着辈分年纪行了礼;两府的下人也按着差役上中下行礼;又互散了压岁钱,荷包,小金银锞子。贾赦散出去不少银子,也收了五六个小荷包。
      然后,贾赦跟着贾敬和贾政等男性坐东边交椅上,贾敬妻邢氏王氏贾珍妻并贾家族媳妇和未嫁的姑娘坐西边。坐定,吃了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等组成的“合欢宴”,贾母去内室休息,其它众人便散了。
      值得一提的是,入腊月就不见的二太太王氏也从娘家回来了。一整天都是静悄悄的跟着贾母邢氏一起,脸上无喜无悲,倒看不出来王老太太病情如何,据说是熬过了残冬就好了。
      除夕夜,两府各处佛堂灶王前都焚香上供,昨儿刚归家的王氏正房院内也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其它各处都有路灯。贾家上下人等,皆用心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中人声嘈杂,语笑喧闹,又有伶俐的下仆带着小主子们放烟花爆竹,络绎不绝。
      看着满堂守岁和上来攀交情的族亲、跟贾琏元春等一干小孩玩闹的贾琏、殷勤服侍的下人和流光下闪烁的贾府,经历了祭祖和朝贺折腾一天微微有点疲累的贾赦突然觉得:有这么一大家亲人,貌似也不错。再看慈眉善目逗贾蓉的老太太,也不觉亲切了几分,叫母亲也更自然了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过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