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假期旅行 ...
-
假期旅行
2015年12月,纪灵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寒假。
他用左手晃了晃啤酒易拉罐然后以一种极为熟练的动作把它丢进床边的垃圾桶,再漫不经心地用另一只手翻完手里一本户外探险小说的最后一页。
“切,这结局太没悬念了。”书被扔到床边,差点也要进那个垃圾桶。但显然纪灵还是擅长控制力度的。
舍友都走光了,也带走了这没有装空调的鬼地方少得可怜的热气和人气。他一个人呆在冰冷的寝室,把所有的冷气都吸引过来了,这就好像以前是6个人群殴满屋子的寒气,现在变成了他一个人单挑。
回家的火车票买的是明天的,但他毫无期待。义务教育阶段9年的假期之中从来没发生过不寻常的或有趣的事情发生能让他提起兴趣。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假期,他想,本身生活就是平淡和无聊的化合物。
但现在,连一直支撑他对世界还能产生兴趣的探险小说的结局他都能猜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让他很难忍受。
纪灵喜欢有关户外探险的小说和漫画,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城市里的小孩子缺失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无法亲自探寻其中的秘密和传奇故事。大部分孩子习惯了,但纪灵就是那一小部分顽抗者。好在他在探险小说和漫画之中寻求到了安慰,否则他的父母就要留下“深山寻儿”,“虎口夺子”等一系列催泪事迹了。
纪灵把冻得微微麻木的手往袖子深处缩了缩。这个寒假,他一定要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做,好歹也是大学里的第一个假期。
看了这么多漫画小说,跟着里面的主角经历了生生死死这么多回,也该轮到自己了。这一次就算是父母像之前一样强烈反对,也无法阻止他,作为大学生的自己要为自己代言。想到这里,纪灵感到自己脸上的肌肉有些酸痛,这才发现他已经保持冷笑很久。连忙松弛下来,不经感到自己刚才的表情一定非常傻|逼。幸好舍友一个都不在。
刚刚看完的那一本小说的剧情还在脑子里。它写的是主角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北疆的天山山脉西部遇险的事。一身正气的主角极度厌恶目前商业化登山的现状,坚信真正的登山不应该是用大把的钱和各种优良装备以及强大支援队而堆积出的荣誉。而纪灵猜到的结局就是主角携带精简的装备历经千辛万苦,优先于有着强大后援的对手登上了山顶,他所贯彻的登山精神在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倒也算是还不错的题材。
天山山脉,对于纪灵来说很有吸引力。巨龙似的横卧在中国面积最为广阔的新疆省中部,把它切割成了具有平衡感的南疆北疆两部分,最为打动他的是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河流生命的源泉。要是能去哪里探个险就再好不过了,说不定还能碰到哈萨克族美女呢,当然维吾尔族的也不错。
他又重新拾起之前被扔在床边的小说,洗牌似的从头到尾在手里划拉了一遍。
不过他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几斤几两,这点他很清楚。漫画书和小说里看来的户外经验不可能应付得了天山那种等级。5000米级的不是新手能高攀的,他还不至于拿纸上谈兵的东西去玩命。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处女之行,命必须留好了,以后的机会多得是,迟早有一天珠穆朗玛和K2峰也不是梦。纪灵突然觉得自己热血沸腾了起来,单挑满屋子的寒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次只不过是练练手,积累户外经验。
他开始搜索中国大地上形形色色不同风格的适合探险之地,山川峡谷,森林溪流。
有人这么形容过登山,能不能登上山顶,要看你与这山有没有缘分。这句话再扩展一下,就很有禅意了。仔细去想,选择哪个地方,哪一座山,哪一个日期,搭哪辆车,遇到什么人,明明有上百种排列组合。
事后纪灵回忆起来,也许他真的是和长白的风雪有缘分,和那一段他人的故事有缘分,即使这故事的基调并不那么明朗,而且即使是现在他还是没有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但如果让他重新选择这次寒假旅行的地点,仍然会毫不犹豫把目光投向地图的东北角,公鸡的头部。那段经历像梦境一样,吸引着他,困扰着他,同时也让他不由自主地着迷,就像长白山漫天白雪和终年不化的冰川,透过它们也许会有延续千万年的秘密,可置身事外的人无法接近。
纪灵很清楚这一次他只触及到了事情的边缘,那一定是一个山脉一般庞大的故事,其中错综复杂,支线主线交错,比他曾经读过的任何一本小说或是漫画都要精彩,也都要惊险。可他却不怎么羡慕这次故事的主角,因为他同时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沉重。
长白山。
在经过多番思考比较之后纪灵锁定了这个地方。他曾经看过的探险小说里有关长白山的是一个植物学家在长白山的地下森林里开展他的研究,他对各种神奇的物种倒是没啥太大兴趣,小时候生物学得一般,所以那本书他看得并不仔细。相比之下,吸引他的其实是雪山。他对雪山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执着。雪山就应该是发生故事的地方。这可能算是雪乡情怀。
现在是冬天,而多数长白山风景区的介绍之中所写的佳游览季节是7,8 月。但那不是纪灵的最佳游览季节。在他心里没有风雪哪里还算是长白
长白山一年四季都不封山,除非出现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纪灵觉得自己的人品不会极端恶劣到正好和这种自然灾害撞个正着。12月份的游客不会很多,滑雪爱好者和热爱探险的人群居多。
纪灵兴奋了起来,虽然此时在这个冰冷的寝室里幻想漫天的风雪和白雪皑皑的冰川并不有利于他的生存,但他竟然有了一种仿佛已经置身于广阔无垠的雪海的感觉,而且感觉很棒。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2000多米的高度想就起来比天山友善。
纪灵不打算找人同去。一是在他认识的同学之中,基本上没有对登雪山一类户外探险活动有特殊偏好的。计算机系的同学们有点技术宅倾向。二是纪灵这次并不打算太高调,他就不是一个高调的人。比如在成功登顶了之后拍一长串照片甩在各大交友网站上,下面配一段有关自己是如何历尽千辛万苦披荆斩棘地成功征服雪山的过程说明文字。这事他有点不好意思干。再说12月份去长白山登雪山确实有些危险,低温就是第一关,人家未必愿意。被拒绝不说,说不定还会遭来劝阻。他并不想被动摇决心。
他在脑子里形成的路线是这样的,首先住在二道白河镇,然后在那里寻找同伴组队上山。二道白河是旅人们上长白山北坡的常规停靠点,这么多年下来,旅游设施,旅馆等等应该比较完备。
找一家青年旅馆,就一定能遇到一些同去登山的团队或是散客,能和他们学习学习经验就再好不过了。再说价格也很适合他。估计配了登山装备之后能挤出一天几十块床位费已经不错了。装备最为烧钱,他真希望学校能提供一项支持大学生发扬户外探险精神的基金,他一定要去申请。
好在纪灵平时吃的不多,饭卡里的余额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一下他的梦想。
能不能看到天池全貌他倒是不在意。这也是要看缘分的,连我们伟大的江爷爷去了两次都没能一睹天池全貌。这次的主要目的是登山,不是赏景。
纪灵打开电脑,熟练地搜索到了白河镇一家评价较高的青年旅馆的网址。他打算在那里先住上一天寻找同伴和向导,然后再出发登山。于是他先预定了一天的房间,付了床位费。交过了钱才有了一种更为真实的感觉,像是拿到了保证书一样,这次的长白山之行是板上钉钉了。
剩下的是和父母交代。这关很好过,去登雪山说出来就太笨了,明天回家只要说是和同学一起去哪里玩几天父母就会同意。今年放假比较早,只要能赶回来过年父母不会有什么不满。
纪灵盘算着一切,非常完美。
他坐在自己的床边,对面就是他的书架。今年用过的教科书在考完试之后全部被他卖到了学校后门口街上的二手书店,小赚了一笔。他自认为自己还不至于沦落到第一年就要挂科补考,那些书以后用不上,放心地和它们说再见了。剩下的一排都是他从家里带过来的和这一学期自己补充的探险漫画、小说。眯起眼睛一看,已经这么多了。
他往后一倒,瘫在自己的床上。望着天花板。墙皮有点脱落,一块一块地垂下来,看着有点危机感。
装备就回家再悄悄准备,最好是能找到租用的。时间还很宽裕。
他闭上眼睛,不再去看让人恶心的墙皮。
他很期待这次旅行,甚至有点崇拜自己做出的伟大决定。
命运就像流淌的河流,每一次做出决定的时候都改变着它的流向,更决定了在下一段时间里你需要和那些人擦肩而过,和那些事撞个正着。要是不幸一点改错了方向说不定你的生命就成了内陆河了。
还好,纪灵的这个决定没有让他的生命停止在风华正茂的19岁。只是他偶尔瞥见了另一些人曲折流淌的生命河流。它们深不见底,满是致命的险滩和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