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逼宫 ...
-
嫔妃再如何温柔体贴,都不如在朝政上提供帮助更讨得皇帝喜欢。
时疫蔓延京城,皇室贵族们不单迟迟拿不出赈灾之策,反而一心担忧自家的性命,连皇帝本人都因惜命怕有外臣身染疫病而罢了朝政。皇室的态度无疑令臣民心寒,敏锐的皇帝很快感觉到朝堂的动荡不安。
这种时候,华妃献上的治疗疫病的方子虽不知是否可靠,皇帝却也不得不抓瞎拿来试用。
倒没成想,这方子竟是真有效。
龙心大悦之下,华妃不单由专人从行宫中接回京城,还复了封号。
只是,华妃的轿子在京城北门调转了方向。皇帝久等不见华妃回宫,正传了人来问,外头的侍卫们惊慌失措地跑进来道:“皇上大事不好!外头有敌军攻城!”
皇帝:……
慕容家真的造反了。
皇城的守卫堪称空虚。因禁军多数并不是很高贵的出身、难免在轮值时接触宫外的人,皇帝之前便下令半数以上曾出入过宫门的禁军遣返家中,不得接触贵人。而旁的京城守卫们,因家里有一人染病遭到遣返的也不在少数。
华妃在宫外和自己的父兄汇合,同时将良媛方淳意安排为传消息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慕容氏麾下的兵马势如破竹。
相比举兵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朱宜修的手段可就高明多了。
“娘娘料事如神,那慕容家果然趁乱谋反了。”端妃清凌凌站在殿内,一袭月白色广袖绣海棠宫装随风而动,正向端坐主位的朱宜修禀报:“先前安排假死出宫的杜氏已将宫外的动向传了进来,另有朝中支持我们的臣子也联络上了,四处都滴水不漏。娘娘利用慕容氏谋反将计就计‘清君侧’,以救驾之名逼宫立皇长子,如今一切顺利,只需静待佳音。”
十年隐忍,只为今朝。终于到了复仇的这一天,朱宜修却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畅快。
她静静望着端妃:“你辛苦了。如今宫中不太平,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你为我鞍前马后这么多年,今夜便出宫吧。来日若不成,你可在民间安稳度日;若成了,我再册封你的父兄。”
端妃笑着摇了摇头。
“妾身追随皇后,从不为功名利禄。”她闭了闭眼睛:“妾身是皇后手中利刃,永远都是。”
宜修叹一口气,垂眸不语。
半晌,她站起身:“时间宝贵,我们按计划行事。”
她戴上当年进宫时皇帝赏赐她的镯子,冲进了玄凌书房中,对玄凌跪下道:“皇上,如今叛军攻城,臣妾护送皇上出逃吧!”
此时的玄凌脸色惨白,整个人失魂落魄地瘫坐着,却将传国玉玺紧紧抓在手中。
先前得知禁军被攻破,他早就吓得魂飞魄散;而这危急关头,他平日里的亲信们竟是没几个靠得住。御前阿谀奉承之辈居多,这么一群草包难以当事,而其余人等——内阁里的权臣们,好几位都因在当年夺嫡时立下大功,被玄凌疑心,平日里饱受打压,如今自然不愿意为一个即将落败的帝王付出一切。御前武官们多是顶级勋贵出身,他们的家族也遭到过疑心,这群人不单对玄凌缺乏忠诚,反而对慕容一家功高震主不得不反产生了共鸣。
而少数对玄凌忠心的臣子,却因自家的女儿、姐妹等在后宫中受尽了苦楚,甚至被赐死宫中,也纷纷认清了玄凌冷酷无情的嘴脸。
玄凌如掉了毛的老虎,看着眼前零星几个誓死追随的亲信,他很绝望。
这种情况下,纵然不喜欢皇后年老色衰,看她跪在身前表示要用生命护送自己,玄凌也不得不依靠她。
“没想到,对朕最忠诚的人还是皇后你啊!”玄凌感慨:“你还佩戴着从前这个镯子。”
看着对自己一片真心的皇后,他丝毫没有怀疑,任由朱宜修安排,慌忙钻进了宫廷密道中。
眼看就要逃出皇城,出口处已经有人跪在地上接应了。玄凌欣喜地冲过去,正待跨出密道,身后朱宜修手里一把锋利的金簪顶住他的脖子,微笑道:“皇上,您曾经说过,姐姐的才貌比您的江山更令您着迷。不知您还记得吗?”
甄嬛做好了朱家和慕容家任何一家夺得皇位的准备,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谋反夺位这种事可不容易。
慕容一家重进金銮殿时,却发现宫中禁军、朝中阁老重臣等早就被朱宜修掌控。朱宜修韬光养晦这些年,在朝中拉拢了大量人脉,如今都为她所用;而其余不肯跟随她造反的臣子们早就被连着家眷一块儿捆了过来,都扔在金銮殿里。
华妃一贯瞧不上文臣,到了紧要关头却发现文臣的力量比她想象中大得多。不说户部掌管财政大权、吏部掌管人事大权、刑部掌管律法等,就说她们一家起兵攻城,传出去一个反贼跑不了,会受到天下人的讨伐;而朱宜修得到朝臣支持,到时候却是名正言顺的“皇帝玄凌因病禅位皇长子”,什么后患都没有。
到了这一步,慕容氏若聪明点就该和朱宜修展开谈判,在失去先机的劣势下尽可能多地瓜分利益。然而华妃头脑简单,她在金銮殿撞到了挟持皇帝的朱宜修,竟丢下江山大业将朱宜修一人拿在手中。
朱宜修虽知道华妃对自己的执念,却死也没想到对方会冲动到如此地步,连近在眼前的利益和全族人的死活都敢舍弃。她并不愿意刚出了玄凌的后宫又被华妃夺走当金丝雀供养,只好拼命反抗。
于是,两人丢下被五花大绑还被打晕的玄凌,在龙椅面前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