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鹅头”一词是苏州骂人的方言,特指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现在正对着李良的一个摊铺前,恰有一老一少:垂髫小儿想买样式别致的九连环,而那挑着扁担的老人就是摇头不应,这孩子即坐在地上哭闹,后者虽面露窘迫之色,也依旧没有掏钱的意思,于是这小孩儿哭的就愈加凶狠,开始有些影响摊主的生意。铺主见那二人又是一身的土气装束便以极轻快的语调絮叨起来,李良便是听到了那其中两字。

      只是,这卖家显然是欺负对方鄙识货物,竟要了高于平常一倍的价钱,李良刚想走上去同其质问,却不知从何处窜来个男子,将老翁狠狠撞倒即飞快冲出人群,一时间被其波及的行人皆是骂骂咧咧得收稳步子,只是在他们再拾起各自的脚力前,即听到那老人惊呼一声:“哎呦,我身上这好好的钱袋怎么就没了!”

      “爷爷?!”小孩子一听顿时停止了闹腾,不过他爷爷宁愿听够长时间的哭闹,也不肯白白丢了今日才进城卖蔬菜赚的血汗钱。见到此幕的行人虽纷纷替其叹惋,却不会有人在他们身上浪费一分精力。

      “怎么回事?大白天就哭哭咧咧的!”李良闻声转头,便见到一近七尺多的壮汉登着步子向他们走来。这人一身红色棉衣,上面绘着苏州城上等绣娘的绣工,只是如此搭配在他身上显得极度花俏。当然,他的身份也是城中独树一帜的,李良认得他,此人便是城中最繁华一带街市的地头蛇钱成贵。

      “有个贼子顺了这老头钱袋,”摊主见过太多此类事情,故而对此面不改色,解释起来也即在陈述一件同自己毫无瓜葛之事,“倒是个新面孔,从前都没见过这人。”

      “新面孔?!”听对方如此说来,那一身红装的壮汉反倒是动怒了,“也不打听打听老子我钱成贵是谁,竟敢在他爷爷的地盘上弄鬼,下回被我撞见了定要好好修理这个不长眼的!”

      “贵爷何必跟那种人计较!”话虽如此说,但这些素来令商贩们不得已上交出自己血汗钱的人,早已令他们这些做小本买卖的深恶痛绝,然而大伙皆迫不得已,因为他们为了能够安生地过好日子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余地。

      “他今日走运的很!下回让我遇上他,定要抽了他的筋,拆了他多骨!”

      “你要拆谁的骨?”众人回头一看,便望见四个家仆随着一华衣公子不缓不急地迈近。为首之人乌发白面,金冠玉戒,满面的玩世不恭。李良也是认得其面孔的——他是苏州城中一米商的长子,其家在东西米巷都有数家门铺,平日里与柳老爷还有那么些你来我往。

      “是王相公啊,”钱成贵立即讨好得笑答道,“城外来了个不懂规矩的小毛贼,正说着怎么教训他呢!”

      那王相公应了一声,也不再去过问,只是听着地头蛇向往日般溜须拍马,随后称最近得来块上好玉石,想求对方替自己把关一二。接着两人打了些荤话,便一前一后朝西边胥门那走去。

      可是,那丢钱的老伯依旧垂头丧气地站在原地。

      李良踌躇稍许,最终从怀中掏出稍许碎银子交给了对方。

      少年生性温和,仁而爱人,但平心而论,李良纵有主子们的那些家产也不能如此当众花销。府中常有人私下议论,他这单纯无畏的性格正是拜他最敬爱的兄长所赐,若哪日离开了柳府,恐怕是再无法自立生存下去。而李良听后只是点头微笑,一如既往地乐善好义——然而事实上,柳府尚存这相似之人。

      二百文铜钱算是他作为柳府仆人半旬的月钱,如此破了财,李良反而心情大好,然而一想到自己这回跟出来本是要私下替哥哥买样新年礼物,囊中更是羞涩。

      哥哥李勇素爱习字舞剑,送给他的东西若是能与这些息息相关,就再好不过了。李良记得哥哥的那把佩剑,还是对方三年前因太太的赏赐加上长期以来的月钱积攒才求人打造出来,前前后后费足了功夫,李勇自然对它更为爱惜有加。送剑穗太女气,送拭布太小气,若是送把新剑,以李勇的眼光恐怕把自己卖了都换不来。而这习字,李良虽目不识丁,但自幼在柳府四小姐柳可西的影响下,对于用具方面也算得上耳濡目染,衡量之下,或许能就此寻件较为称心的礼物。

      紧挨围墙的一面连着数家露天摊位,他一一瞧过去,见每一摊上的东西都摆得很混杂,比如面前这家分明打着“制皮”的招牌,一部分空间还摆放着五彩丝线、花穗、荷包,最后李良竟然还瞥到两块柑橘大小的饴糖。

      前面两家的货主,担中也是杂七杂八的货物,顺其走过去,便找到了一处卖笔墨的小摊位。苏州城内有太多文房四宝斋子,铺中货物种类繁不胜数,令人目不暇接,品质上甚至超过贡品。李良每次走进那些铺子,都在掌柜眼皮底下将能扫进眼中的物品包阅个够才依依不舍地出来。那些店里要的价格也往往是城中最高的,哪怕最便宜的一刀毛边本纸,都是以“钱”计算,李良每个月拿着微薄的工钱,平日里虽努力积攒,但总会因各种缘故花掉,一年下来,箱底里也就剩下不足三两碎银子,自是不敢在那些地方买。

      挑到最后,他看中角落里一盒砚夹。

      这砚夹距他两尺之距——双手大小,为紫檀所制,无豹脚,光泽的上盖周圈浅刻边线,子口结合无缝,虽为矩形却转角无棱、圆浑自然。李良心中一喜,正要伸手拿过,可谁知此刻却有另一人捷足先登。一只白皙的手略停在砚夹上方,手指细长,骨节突出,指甲修剪的颇为整齐平滑。

      李良顺着手向上打量,即看到面前男子光滑如墨般的丝发束于头顶,上面插着一最普通不过的木簪。他身着素白的棉制道袍,全身上下除了那束发跟黑色履鞋便是一席的白。那人侧面正对李良,可以清楚得看到他略微突出的额头下落着少量的碎发,鼻梁自眉心处平斜而下,眼角稍长略微上挑,微白的双唇上、下无须,下巴光滑削尖。整体来看上去这人应是风度翩翩,李良想,但他突然莫名地担忧起来——这人的脸上找不出一丝表情。

      仿佛感到有人正盯着自己看,眼前之人也微微朝李良偏过头,目光从他棕色的瞳孔顺着略长的睫毛带过来,整个人望上去倒颇有脱离世俗的道骨仙风。他视线只是这么轻轻掠过对方,又毫无波澜地自然收回。

      李良被他这么一瞥反倒感到十分局促,连忙扭过头,却见那男子早已将夹子打开:砚夹底起如拱,大小正适合哥哥那方不知从何处得来的爱不释手的石砚。

      真是可惜,被他人捷足先登了!李良正叹惋,却见那砚夹被他放回原处,回头望去,那白衣人已走向其他去处,这才窃喜地去问铺主价格。

      “这位小哥真是好眼力!大过年的我就便宜些卖给你——不多不少一两半银子就成!”

      一千五百文?!李良顿时感到被风吹得有些头疼。他挣扎着内心对自己道:若是前面寻不到更好的便折回来买下它。于是自己深息了一口气,正欲放下手中之物,却不料从何处探出把一象牙小扇,将他下巴轻轻挑起,扇骨上留有余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