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打击 ...
-
到了出发那天,秦梓若和两个孩子大包小包的上了商队准备的马车上。说是大包小包,其实也就是一些衣服被褥。
商队走走停停花了一天的时间才走到京城,途中虽然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孩子们是第一次出门都激动的不得了,拉着秦梓若问东问西。
中午的时候秦梓若从包里拿出蒸好的鸡蛋和馒头,就着车夫给的水和孩子们凑合的吃了一顿。
抵达京城的时候正是华灯初上,红砖绿瓦亭台楼阁在烛灯的照耀下显得亦梦亦幻
绕是前世体验过都市夜生活的秦梓若都被震撼了,更别说两个孩子了,村子里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虽然家家户户有烛光,可是烛光的亮度实在是太小了,连屋子都照不清楚,是以当孩子们看到满街的灯光跟不要钱似的,嘴巴张的半天都合不拢。
大晚上的秦梓若和两个孩子无处可去,跟着商队投宿在一家旅店,天字房住不起,地字房人员又复杂,带着两个孩子的秦梓若不放心忍痛住在了人字房,一晚就花去半贯,心疼死她。
人字房相当于前世的标准房,干净整洁,被褥也十分的舒服洁净,反正钱也花了,就物尽其用,让店小二准备热水,给自己三个人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又吩咐店小二帮忙明天找个靠的住的伢人来。
“敢问客官,找伢人做什么,京城的伢人管教很严,各司其职,不同行业伢人不同。”
秦梓若想了想说道:“我打算租一家小店铺,做吃食用的。”
“得嘞,明天早上就帮您找来,您还有别的需要吗?”
摸了摸扁扁的肚子,秦梓若可不想再啃馒头,就说道:“来两碗面吧。”
店小二见秦梓若没有别的吩咐就关门离去。
秦梓若本有心出门见识京城的夜生活,可是带着两个孩子,又是大晚上的,想了想还是作罢,来日方长。
加之坐了一天的马车,坐的腰酸背痛,于是跟孩子们草草吃了面就睡了。
第二天,秦梓若才刚起床,店小二就将伢人带了过来,伢人是一个中年妇人,衣着整齐干净待人处事周到并不过分热情。
秦梓若将自己租店的意图说明,“……最好能住人,带院子的,价格方面嘛,当然是越便宜越好。”
根据秦梓若的要求,伢人先带她去了食巷,当然两个孩子也寸步不离的跟着,况且放两个尚未对事情善恶有判断力的孩子在旅馆怎么想怎么不安全。
知道秦梓若是第一次来京城,伢人很负责的介绍起京城的地理位置。
秦梓若打尖的旅店位于京城中部偏西,京城东边是达官贵族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人称的“富人区”,西边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越往西走环境越脏乱差,居住的人越穷,也就是人称的“贫民区”。
城西有一处地方白天是集市,晚上就成了大排档,里面保罗了各地的小吃,不过秦梓若想要有固定的店铺,这个被否决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秦梓若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想要在鱼龙混杂的大排档生存实属不易,再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中部的南锣鼓巷是商业区,酒楼、书肆、绣庄、金铺集中在这里,南锣鼓巷东西各有8条胡同,西面的8条胡同是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里居住的多是达官贵人虽然在这里做生意很好,治安也安全,不过这里的店铺租金普遍不低,并不适合秦梓若的要求。
不过从南锣鼓巷旁边延伸出一条食巷,一些中小型餐馆聚集在这里,因为不是主干道,所以价格稍微便宜一点,伢人带秦梓若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也幸亏秦梓若打尖的旅店里这里很近,不然带着两个孩子真心不方便。
不过虽然是同一条路租金也不相同,西边的要比东边的便宜,这是因为东边一出去就是南锣鼓巷,人来人往地理位置好。
伢人手里刚好有几家打算盘出去的店铺,按照秦梓若的要求从西向东逐一相看,可是西边的店铺大多脏乱油腻,一看就影响食欲,倒是东边街角一处二进制的小餐馆,秦梓若相看的挺满意的。
这家餐馆今年年初才重新粉刷过,相比旁边满是油烟的店铺,这里干净整齐不少。餐馆二楼还设有雅间,布局和装潢也都大气高雅,站在二楼上整个南锣鼓巷尽收眼底,格局和位置也都是食巷顶尖的。餐馆后面有三间青瓦房,一间柴房,一棵高大茂密的枣树和搭满院子的葡萄架,葡萄架下摆着一个石桌四个石凳,一堵带拱门的青砖墙将餐馆和小房隔绝开来,避免食客误入,茅厕也比其他餐馆干净不少。
就是价钱有点贵,每年五十两的租金,就算是那些脏乱的最便宜也要三十两,秦梓若摸摸兜里的二十三两银子,犹豫的问道:“能不能先付一半的钱,一个月后付剩下的一半?”
伢人摇了摇头,“都是一次性付一年的,还没有分期付的一说。”
秦梓若想了想,让伢人告诉房东先不要租出去,自己去筹钱。
照秦梓若的想法,那些穿越小说上不是写卖菜谱赚钱吗,我也卖菜谱去,不信卖不到钱。
可结果是,汇集了全国吃□□粹的京城还真不缺菜谱,秦梓若肚子里的那点油水还不够看呢,想也是被穿越小说骗了,也不想想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什么时候轮到现代交古代人做饭去啊。
秦梓若看着满街的酒楼望洋兴叹,除非是西餐,否则自己还真不能教人家什么。
卖食谱是不行了,可以写小说啊,不是有些穿越女穿越男通过照搬四大名著,畅销小说致富的吗?
秦梓若像打了鸡血似的拉着两个孩子来到一家书肆前,可是当她看到书肆门前的牌匾时,顿时蔫菜了。
简体不懂的繁体痛。
除非自己会写繁体字,否则出书无望。
一招不行还有一招,不是可以卖歌单吗?中国风的歌曲,秦梓若还是会几首的,什么《东风破》,《千里之外》都是可以的嘛。
说起来古代的妓女就是有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妈妈让姑娘们接客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给爷弹个琵琶,唱个曲,跳个舞”,哪像现在啊,“我们姑娘啊,胸大,屁股翘,人长的漂亮”,俗,三俗!
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秦梓若还没来得及展现高雅,就被拍回了三俗。
原因一;带着孩子的秦梓若根本进不了青楼,原因二;站在门外的秦梓若听到青楼里某女的高歌一曲,惊为天人,原因三;龟公头疼的摇了摇头说道“紫烟姑娘不会唱就不要唱吗,干嘛非得要学这个呢,学古筝也不错啊。”。
大受打击的秦梓若带着两个小包子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