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去新华书店 ...

  •   太阳已经西斜,把路边的树木和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盛夏虽然过去,但秋老虎的威力还是非同小可。一些“勇敢的文明人”被烤的脱光上衣,拖着拖鞋,不害羞地在街上走来走去,与热浪抗争着。
      这是李仁孝进南园高级中学读书的第一天。
      这所学校对李仁孝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好奇、兴奋、激动。他首先感兴趣的是这所古色古香的学校。学校的大门像古代的衙门八字开着。走进校门,右手是一道由于时代久远显得有点破旧的边墙,一个圆洞门连着整个校园。圆洞门上书着已经退色的“南园”两个大字,“南园中学”就是由此命名的。据说这所学校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前身是一所义塾,至今有近两百年历史。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他觉得自己也仿佛就是一个历史人物。他听说学校里的老师均非等闲之辈,体育老师是国家一级裁判,化学老师原先是某工厂的总工程师,语文老师是省里学科带头人,‥…哈哈,都是不简单的人物。
      他似乎一点没有感到四周的闷热,想到了自己现在的班级。对这个陌生又将要与自己度过三个春秋的大家庭,充满着希望。是啊,这个班50个同学,除了5位女生外,几乎是清一色的和尚,他觉得男生多是好事,阳刚之气旺盛,龙腾虎跃,什么事都好办,足球、篮球,什么体育运动,……李仁孝正在回家路上全神贯注地回味着一天来的经历和感受,突然一个银铃般的叫声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是李仁孝吧?”
      一张秀美的笑脸,一个身材十分苗条的女生,出现在李仁孝的身边。
      李仁孝认识,这是他班上仅有的五朵金花之一,但他白天对几位金花没怎么在意,只知道这是那长得很靓丽的一位,还来不及弄清叫什么名字。
      “你——你…”李仁孝尴尬地支吾着。
      “我叫刘一薇,同班同学。”刘一薇微笑着解了他的围。
      “对,对,你在班上自我介绍说过,”
      “我刚才一眼就认出了你。”刘一薇友好地说,“今天语文课你太棒了!”
      李仁孝不好意思地说:“没有什么棒好说的。”他说得很轻。
      今天语文课是上文学,老师检查大家的课前预习。这一届新高一的语文教材,改革为文学与汉语两门,文学教材全是古诗文,学习的困难也就特别大,所以老师这学期的要求也就特别严格。课上,老师先检查了预习情况。第一个检查到李仁孝,李仁孝不慌不忙,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预习题,而且,还把第一课的内容《诗经-关雎》很流利地背出来,还以自己的理解把课文解释了一番。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一阵掌声。老师很高兴表扬了他。
      “我们还看不懂,”刘一薇说,“你都背出来了。”
      “我不过是昨晚仔细预习了一下。”李仁孝一边说,一边同刘一薇继续往前走。
      路的这边西晒太阳很强烈,,他们一起走到路对面。没走上几步,碰到了班上一位男同学。
      “李仁孝,刘一薇。”来人中等个子,好像对人很亲热,脸上却又像是似笑非笑地说,“这么巧,回家去同路,一起走。”
      “是马尔珲,”李仁孝欣喜地说,“你也住在这一带,一起回去。”
      “我去新华书店。”刘一薇说,“去买几本参考书。”
      “我也正好要去书店买几本小说,我同你一起去。”马尔珲兴致勃勃地对刘一薇说。
      “李仁孝,你也去吗?”刘一薇期待地问李仁孝。
      李仁孝消瘦的脸上似乎没有反应,他略微顿了顿,回答说:“我不去了,还有不少作业要做。”说着正好走到公交车站,有一辆公交车开来,李仁孝就与二人告别,上了公交车直接回家了。
      马尔珲对刘一薇早已换了一副表情,表现得很亲切,一会儿走在刘一薇的左边,一会儿走在刘一薇的右边,他兴致勃勃,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我最喜欢到新华书店去,一有新书我就买,我家里有好多藏书。”他不停地说,“你看过美国大仲马写的《茶花女》吗?这真是一部感人的书,”
      “什么?哈哈哈…”刘一薇笑得前俯后仰,“马尔珲你书是看得很多,看得太多了!你把大仲马都改变国籍了。连大仲马是法国的都不晓得,哈哈哈。而且——”
      “对对对,”马尔珲脸一点都没红,不等刘一薇把话说完,就抢着说,“没错,是法国,是法国,是我一时说漏嘴了。大仲马就因为写了《茶花女》一举成名。”
      “你究竟有没有搞清楚,”刘一薇收起笑容认真说,“《茶花女》是小仲马写的。”
      马尔珲想挽回面子,还想买弄一下,接着说:“是小仲马写的,不过小仲马在文学上其他也没有什么成就,他其实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一个大仲马。”
      这一下可把刘一薇笑得出不了声。半天才从嘴里逼出几个字:“儿—子—生—老—子。”
      马尔珲终于清醒过来,这一下又说漏嘴了。
      刘一薇收起笑,边走边问:“你真的看过不少外国文学吗?那我问你,世界上有几个托尔斯泰?”
      “这还用说吗?世界文学泰斗当然一个喽。”马尔珲得意地说,“我家里就有他的作品《复活》,要看吗,要看明天就给你拿来。”
      “你还没有答清楚我的问题。”刘一薇说。
      “还没有答清楚?”马尔珲纳闷地説,“这就要请教你刘大师了。”
      “你真的答不出了?不吹牛了?”
      “我说的都是实事实求是的,又没有吹牛。”
      “好,你听着,”刘一薇一本正经地说,“世界文坛有三个托尔斯泰。一个叫阿-托尔斯泰;另外还有一个叫大托尔斯泰,也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被大家尊为文坛泰斗;再一个是小托尔斯泰,叫阿列克赛-托尔斯泰。”
      太阳已经落山,看不到太阳光了,温度还是一样闷热,马尔珲不再说话,一直跟刘一薇走进新华书店。
      刘一薇买了一本《诗经集注》,几本学习参考书。马尔珲手里也拿了几本书,走到刘一薇旁边。
      “你买了什么?”他看了刘一薇买的书,举起自己买的书,说,“外国文学太复杂了,我买了几本我们中国的文学。”
      刘一薇看了马尔珲买的书,一本是巴金的《家》,一本《唐宋八大家文集》。两人买好书,走出书店,时间已经不早,街上的路灯都亮了。马尔珲来书店本想与刘一薇交个朋友,现在不能这样一点结果都没有就回家,多没面子。他从手上的《家》引出话题。
      “大才女,我来考考你。”马尔珲像个老师的样子举着手里的《家》神气地说,“这是巴金写的什么三部曲?”
      “又来出洋相了,连一句话都问不清楚。”刘一薇鄙夷地说,“《家》不是三部曲,而是巴金写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还有《春》《秋》二部。”
      马尔珲不服输说:“那问你巴金另外还有三部曲吗?”马尔珲稳操胜券地看着刘一薇。
      “你别晓得一点皮毛就来摆老。”刘一薇有点讨厌他,说,“还有《爱情三部曲》,好了回家了。”
      马尔珲死皮赖脸还想说。他觉得不能在刘一薇面前太失面子,一定要捞回一点面子才行,不然,以后很难同刘一薇接近。他就拿着《唐宋八大家文集》拦着刘一薇说:
      “等等,大才女到底是大才女,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要是能答出,我才佩服你。”
      刘一薇已经走在马尔珲前面好大一截路,听了马尔珲的话,就停下来等他。
      “说吧,什么问题?”
      马尔珲慢慢地卖关子说:“这个问题我们班里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答得出。”
      “李仁孝也答不出吗?”刘一薇不信,反问说。
      马尔珲觉得刘一薇好像很高看李仁孝,心里不是个滋味,就表现出一种不屑的神气对刘一薇说:“哼,那个书呆子要是答得出,我马字倒过来写。”
      刘一薇瞧他那神气,讽刺说:“瞧你这样子,肯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好!我问你,”马尔珲好像一位胜利的将军,说,“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个人。”
      刘一薇扑哧笑出声来,说:“我还以为会问出什么高深的难题来,这么简单的问题亏你问得出来。”
      马尔珲还是一本正经问:“唐宋有那么多的有名文人,比如唐朝还有李白、杜甫,宋朝还有辛弃疾、柳永,为什么只是称这八个人为大家?”
      “这——”刘一薇思考了一阵,说,“另外---另外人都是诗人,八大家却是指文章说的。”
      马尔珲神气十足说:“这就不对了,唐朝王维、宋朝司马光不都是有名的文学大师吗?哈哈,大才女这一下可问住了吧!”
      “不跟你说了!我看你自己也回答不出!”刘一薇很不高兴地说。头也不回就气嘟嘟顾自己回去了。
      马尔珲站在路灯下呆呆地望着刘一薇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里,心里是说不出的味道。胜利了?不但没有捞回面子,反而惹怒了刘一薇,他怀着一丝惆怅,怏怏地在暮色中走回家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