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怀念三毛 ...
-
前一阵把三毛的文集又看了一遍,生出了一些从前没有的感想。
最初看三毛的文章还是在少年时代,那时成天忙着学习和考试,生活比较单调,而且那个时候的青少年也不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书可读,所以觉得很枯燥。那个时候读了三毛,觉得她真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女子,很热爱生活,感情丰富,很有创造力,可以把平常的事情写得很有趣,十分富于生活的情趣。那时看三毛的书,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
如今已经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再看她的书就是另一番滋味,仍然是很赞赏钦佩她,可是也觉得有一些遗憾。
三毛是死于自杀,我看了她在荷西过世之后写的文章,很多都是大段大段的内心情感描写分析,让我觉得这个女子的心灵已经十分脆弱,她把自己内心所有纤细微妙的情感都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得清清楚楚,得有多坚强神经的人才能受得住这样一番搜剔。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就很快翻过去了。
我并不反对关注内心,但我更关注的是内心的逻辑思考,而不是感情的发酵酝酿,我觉得人如果过于重视自己感情中那一丝一毫的情绪,并想像梳理头发一样把它一根根梳理清楚,这实在是一件很辛苦,又很无益的事。三毛后来据说得了抑郁症,我不知道这与她的注重感情是不是互为因果。
我总觉得,人,尤其是女人,要想生活得愉快,只能做两种人,一种是超脱的人,一种是愚钝的人,当然还有一种就是没心没肺的人,这种人根据其品级高下可分属与前面两种。
三毛是一个很勤奋的人,我看她的文章,说一周要读多少本书,写多少稿子,常常弄得熬夜,即使躺下也睡不着。这样很容易神经衰弱的,对身体十分不好。这是把自己当做一根木柴,在作最后的燃烧,又像在树根上砍一斧子,以便让这棵树集中所有的生命力,使当年的花朵开得更艳丽。
三毛是一个很注重精神生活的人,但我觉得她应该适当注重一下物质享受,因为物质其实也是很美妙的,只是不必要一心追求,但能享受一下也是好的。因为单纯注重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虽然纯净,但很容易破碎。如果三毛能够从物质生活中得到一些乐趣,恐怕她精神上的紧张和繁重也会得到松弛。
如果三毛现在还在世,她一定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她没有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