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古兰经》 ...

  •   一直对□□教很有兴趣,想看看《古兰经》,本以为这么偏门的东西在网络上可能搜不到,结果居然真的找到了。
      我原以为这样一部在广大□□教徒中有如此崇高地位的经书应该是内容很博大深邃的,但看过之后却觉得十分失望,实在不明白这部书怎么能在信徒脑中引起那么大的共鸣、激起那么强烈的宗教狂热。
      首先,整部经文就是诅咒与恐吓,全篇都在说不信仰□□教的后果,最突出的词就是“火狱”,粗粗数了一下,大概有二百一十五个,我觉得这可能是在全篇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一部经文如果总是恫吓别人,而且咒骂不赞同的人,真心觉得是粗野的,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是很差的修养,就好像一旦得不到赞同就会咒人去死,可是一旦披上宗教的外衣就顿时变得崇高起来。
      而且全书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主要的重复之处就是强调要信奉真主,皈依□□,其次就是反复说各个不信□□教的民族毁灭的故事,几个民族的故事反过来调过去地说,比如阿德人、赛莫德人、麦德彦人、埃及人,还有亚当夏娃伊甸园和大洪水诺亚方舟的故事,《古兰经》实在是受了《圣经》太多的影响。
      我真的怀疑如果抽去了这些不断重复的文字,《古兰经》里还剩下多少内容。
      最糟糕的是,《古兰经》极其贬低女性,虽然它也说要养育女儿,尊重母亲,但明确说明“男人是维护妇女的,因为真主使他们比她们更优越,又因为他们所费的财产。”
      难怪现在□□教的国家里妇女地位是文明世界最低的。人们总是说不可以拜金,但看看经书里已经明确把财产对人的统治力写了进去,怎么可能不拜金呢?
      至于说维护妇女,那就更可笑了,如果一方占有另一方,那么只有在被占有者完全卑躬屈膝的时候才有可能不受伤害,甚至在这种时候统治者一发疯,她还更加倒霉,中国和外国历史上发疯的君王太多了。
      男性的特点在于生存能力,女性则在于生育能力,评价男性优于女性,一直是着眼于生存能力,而贬低生育能力。诚然生育能力是天生的,但男性的体力天然强于女性也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不是后天的品行与锻炼能够改变,女性再努力也很难超越,但男性拼死也不能怀孕!
      其实女性的生存能力未必那么弱,先不说两者具有同样的智慧,而人们一直认为是智慧将人区别于动物,就说女人的体力其实也未必是一开始就这么弱的,只是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女人应该柔弱,所以就想方设法束缚女性的活力,一个个养得风摆杨柳病秧子一样,中国是最变态的,还要缠足,生生弄成个残废!
      男性与女性的劳动能力是差不太多的,印度从前就是由女性种田,因为他们认为男人种田是降低身份的事。女人唯一弱于男性的,就是在和具有同等智力水平的男性争斗的过程中,要是男人真的动粗过来抢,那还真敌不住!所以武力很重要啊!人的尊严往往不是建立在生产创造能力上,而是建立在伤害能力上的。
      “你问他们吧!你的主有许多女儿,他们却有多少儿子呢?还是我曾将众天神造成女性的,他们曾眼见我的创造呢?真的,他们因为自己的悖谬,必定要说:‘真主已生育了。’他们确是说谎者。难道他不要儿子,却要女儿吗?”
      “难道他从自己所创造的众生中自取女儿,而以男儿专归你们吗?他们妄言至仁主有女儿,但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色变成暗淡的,而且他是拗怒的。”
      这两段话(还有一些其他段落,暂且不引用)说明,□□教是一个纯粹男性的宗教,在里面连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尊奉对象都没有了,更别说古希腊希腊的女神,女性完全被驱逐出赞美对象之列。□□教却有许多狂热的女教徒,真是没有什么比思想被征服更可悲了,但思想征服是建立在□□征服的基础之上的。
      □□教与儒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攻击性。
      “谁为主道而迁移,谁在大地上发现许多出路,和丰富的财源。谁从家中出走,欲迁至真主和使者那里,而中途死亡,真主必报酬谁。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你们当轻装地,或重装地出征,你们当借你们的财产和生命为真主而奋斗。这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
      “当禁月逝去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发现以物配主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俘虏他们,围攻他们,在各个要隘侦候他们。如果他们悔过自新,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你们就放走他们。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这说明□□教可不像儒教那样,“父母在,不远游”,并且让人们畏惧远徙,将那些到处旅行的人视作游民害业者,巴不得把人们监禁在出生地,□□教却是鼓励迁徙,鼓励战斗,并且以杀戮为荣,虽然说“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但过不过分谁又说得清呢?难怪现如今□□世界战争连连,这也是有根源的。
      纵观整部《古兰经》,只有两句话让我受启发:“迫害是比杀戮更残酷的”, “终身作恶,临死才说:‘现在我确已悔罪’的人,不蒙赦宥。”
      回头翻了一下《圣经》,里面内容的厚重是《古兰经》不能比的。
      这部书居然让西方很多有思想的人都赞不绝口,歌德就说,“《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
      我真的开始怀疑人们所号称的理性到底存不存在,作用有多大,这部书在我看来整个儿就是一部神经质的书,唯恐别人不相信,性质上似乎与传销相近,简直要给人洗脑。人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相信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人从书堆里翻出另一本性质类似的书,不知道会有什么感觉。或者有人成天在自己面前说“我是万能,我是唯一”,可能觉得对方很古怪。《古兰经》里面的真主都用第一人称,估计穆罕默德传道的时候传着传着,就把自己代入了。
      司腾迎斯博士说:“我们有理由说:《古兰经》是最伟大的典籍之一。其中宣布关于上帝独一的最高真理的文辞,是威严而且典雅的。”
      看看古兰经文,“他们说:‘除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外,别的人绝不得入乐园。’这是他们的妄想。”“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为盟友。”“信奉天经的人啊!你们明知真主的迹象是真的,你们为什么不信那些迹象呢?”
      看看这些,虽然经文中有些地方做了妥协,但主要还是认为□□教高于基督教,认为基督教徒都应该改信真主,穆罕默德是绝不会承认真主就是上帝的,否则大家还信什么真主,直接信基督教就可以了!以为《古兰经》是阐述上帝的崇高与唯一,实在有点自作多情。
      《古兰经》里还宣称犹太人的出埃及记是在真主的指引下,估计犹太人也会觉得受到了冒犯,人家是被耶和华指引的。
      宗教最可怕的就是不可怀疑性。
      “他们说:‘为何没有一种迹象从他的主降临他呢?’你说:‘幽玄只归真主,你们期待著吧!我确是和你们在一起期待著的!’”
      言下之意是“走着瞧!”如果一直没有发生,就用真主的玄妙来做理由,真主是不可怀疑、不许验证的,真主不受考验,信徒只需要一个坚定的信仰,反正一切总能解释回去,如果受了苦,不是信仰不够坚定,就是真主给他的考验(党在考验你),这种理论简直是一个圈嘛。
      真主又是万能的,因此“真主必定使他所意欲者误入迷途,必定使归依他的人走上正路。”真是一个循环论证的过程啊!所以不信教的人是无罪的,因为是真主让他这样做的。
      但另一句,“否认我的迹象和后世会见的人,他们的善功是无效的,他们只受自己行为的报酬。”看来最重要的是首先信奉□□教,然后才是行善,一信遮百丑。
      感觉宗教就是咒语,它打动的是人大脑里不受理性控制的部分,拒绝一切思考和质疑,难怪宗教势力强盛的地方,科学发展缓慢,虽然科学可能是另一种宗教,但毕竟还强调可验证性。男性总是标榜自己是理性的,喜欢说女人感情用事,但看看他们的“感情用事”,比女人可怕多了!
      以上感想并不是对□□教不尊重,只是个人想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