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修成正果 ...


  •   小纷噤了声,不再言语。她的性情不和淑娴一样,嫁了夫君,就以夫君为天,心里不管有没有感情这类的事情。而她则切切实实的是旧时代的新女性,当初嫁给宇文达就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婚后的生活也称得上恩爱缠绵吗,时常也会花前月下,相对而饮。她不能想象,嫁一个不相识的人,平淡无奇,举案齐眉的度过这一生。如没有相爱相知,岂不是一辈子形同陌路,嫁与不嫁,有何区别。

      李母当她是心下凄凉,应该还有几分羞赧,就开解她说:“男婚女嫁本就是人之常情,你也不必害羞。娘是看着你素来有男儿的骨气,有时行事比你哥哥还要果决三分,所以,娘才不避着你。我就问问你心里的相法,你但说无妨。”

      小纷只说:“女儿真的没有想法,自古从一而终的人也不少。倒不是为了给他守节,只是心灰意冷,再也不想嫁人。”

      李母只好住了话头,摸了摸她的衣裙。眼里全是心疼。还在在代王妃穿过来的半臂襦裙,雪青的底色,绣着红色的木棉花,衣襟上绣满了黄色的满天星、缀着粉色的半圆东珠纽子。虽然是高贵大方,却是几年前的式样。颜色也陈旧,穿起来只显出沧桑的感觉。

      因此说道:“你嫂嫂为你置办了许多的布料,轻纱,烟罗都有,绫罗绸缎更是多了去。你没耐烦,也让人去给你做几件时鲜的衣裳。”

      心里再酸涩,也少不得笑着来应付:“娘不要为我来操心这些,不是在忙着黄花妹妹的婚事吗?我早就动手做了两件,只差绣些花样。想了许久,也没想出该绣什么好。这才搁置起来。”

      提起这个话题,李母的心情就轻松了一些,脸上也有了笑意,半怜半嗔的数落了起来:“这个有什么要紧,前几年惯用木棉莲花,这一两年都不大用了。上次你嫂嫂做了一身,绣的是殷红的石蒜花,我看着也鲜艳俏丽的很。”

      她也换了平日的口吻,带着点撒娇的朝母亲说:“那些新鲜的花样,我哪里穿的来。”

      “傻孩子,你嫂嫂能穿的来,难道你就穿不来吗?就是黄花,也只比你小一岁,家常也穿着绣满芙蓉的襦裙。你们一样穿着就好了,别把自己整的和娘一样老气。你还年轻,原该穿些新鲜的式样。”

      看样子,不应下来,母亲是不会罢休的。只好答应说:“好好好,嫂嫂绣的是石蒜,我就用芍药吧,看着不扎眼,也好看。”李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回到卧房里,满腹的心事,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往事再次浮上心头。母亲的话对于外人来讲,的确是很有道理。就她自己而言,一辈子就这样生活在娘家,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姑姑在她们这里生活了半辈子,母亲再是那样对她,她还是生活的小心翼翼。对于家人的关切,她想反对,也找不出一个好的借口。真有可以托付终生的良人,谁又愿意一辈子谨小慎微的生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屋檐下。

      穆黄花和猪头成亲的前两天,李恂就把胡太后接到将军府小住。一进门就看到将军府里张灯结彩,和正常嫁女没有区别。隔墙的西院,也是白墙红瓦,修葺一新。就这些,就能看出,李家的人对黄花是多么的看重。心里有底,这会儿看着,还是忍不住泪盈满眶。

      淑娴代替李母,早早的站在幕墙处候着。一看到轿子来,赶紧上前扶着刚下轿的胡太后,礼遇有加的说:“二姨来了,妾身代娘来迎您老人家。”

      因为婚事的缘故,胡太后满面红光,稍稍有了几分白发的云鬓处,也挽得到一丝不苟。发髻上斜插一支簇新闪亮的八宝玛瑙黄金簪,发后别了一朵含苞待放的红莲。衣衫也是暗红的绫子做的半袖裙子,内衫用石青色,前襟绣了蔓蔓青萝。她挽住前来迎她的淑娴,直笑的合不拢嘴:“亲家母太客气了,一家人还迎什么迎。”又指着淑娴的襦裙说:“侄媳妇,你也忒爱素净了,年纪轻轻的就不爱穿红戴绿的,我这老婆倒一身的艳。”

      淑娴飞红了脸说:“二姨,这身也是水红色,不算素了吧?”
      胡太后和她边走边说:“水红是不假,配上松绿的小衣也相宜。那前襟上你怎么不多多的绣上些花草?上次那条裙子上绣的花就不错。”

      淑娴说道:“上次那件是太素了,我才绣了些鲜艳的花色配上。这个已经是花哨了,哪里还需点缀。”

      胡太后扯着自己的袖口说:“你看看,我这身颜色也扎眼,花样也杂乱。你们不敢穿花哨的,我这老婆子可咋办?”

      淑娴捂着嘴咯咯的笑了起来,扶着她走上台阶,朝门口立着的李母说:“娘,二姨才说了,您要不穿花哨些,她的这身衣服就要换下去了。”

      穆黄花瞅了她嫂子一眼,反问道:“嫂嫂怕是胡说呢,我不信娘是这样说的。只怕是说了你,你才故意扯到娘的身上。”

      几个人都哄笑里起来,胡太后说:“侄媳妇一向老老实实不爱说闹,原来也会这些小花招。不过,话说过来,亲家母也是一样的娘亲,必须穿的更喜庆些。”

      迎进屋去,小纷捧出李母的新衣,说:“二姨不要提意见,你看这颜色,也是鲜艳的,比您的不差呢。”

      用过了午饭,胡太后又操心的说:“黄花是迈的二道门槛儿,也要跨火盆吗?”这个疑问,她揣着多时了,几次都没有说出口。憋的她几次想说,想着自己只是前夫家的婆婆,怕人责怪她多嘴。这会儿高兴,也不计较那些俗礼,索性问出来心里才踏实。

      李母说:“玉朱说了,和新婚一样办。就是我那妹妹,也都说,没有二婚不二婚的事儿。亲家母没见吗?下聘的礼数,也和新人是一样的。”

      穆黄花装作去取东西,在稍间内躲了躲,一开始谁也没想到过这件事。还是临到跟前了,李恂问了一句:“黄花出门是在午间,还是傍晚?”

      猪头听了一愣,反问:“什么午间傍晚的,有区别吗?”

      李恂解释给他听:“午间是头婚,傍晚是二婚。也有午间是正房,傍晚是偏房的。”

      猪头连愣都不打一下,说:“当然是午间,以后谁也不要提二婚这个事儿。舅母没有意见吧?”

      李母忙说:“我哪里会有意见,只要妹妹不说,我乐的这样。”

      猪头娘连半分不满意的话都没有,头一次做婆婆。她还在想着哪样能更好一些呢!

      一想到这些,穆黄花就满心的感动。那一刹那,胡太后被感动的差点泪奔。

      成亲的当天,三更天就起来用香汤沐浴。崭新的香柏木浴桶,在热水的蒸腾下,氤氲着淡淡的木香味。菖蒲兰草的温香,随着水温袅袅升起。迷蒙的雾气中,幻想着她新嫁娘的模样。

      换好了新娘的亵衣,坐在床上,胡太后递给她一包热乎乎的东西。打开帕子,里面是十来个煮熟的鸡子,还有煮好的栗子,核桃。心头一暖,再也抑制不住的泪水,汹涌而下。
      胡太后嗔怪的说:“愣着干啥,快趁热吃了。你一天都不能吃饭,这些东西挡饿。”趁着昏暗的烛光,悄悄的摸去眼角的泪水。重重的点点头,嗡嗡的声音说:“娘,我知道了。”

      外间是小纷和淑娴的声音,走进来才看见,原来李母也一起来了。穆黄花跳下床说:“娘,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天还没亮呢!”

      “你们都起来了,我哪里睡的着。别下来,别下来,快坐回去。热身子可不能着了寒气。”一眼看见她怀里的鸡子,又说:“你看看,还是亲家母想的齐全,我都忘了。吃了没有?”

      胡太后说:“还没呢,刚拿来。亲家母你也坐床沿上,咱们剥了让黄花赶紧吃,可别叫凉了。”

      吃了一些栗子,鸡子只吃了三个就吃不下去了。胡太后不依不饶:“不行,再吃一点,要饿上一天呢!”

      李母也附和说:“可不是,想我成亲那会儿,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很后悔没有多吃几个,给,再吃个。”没办法,一人给一个,又吃了俩。

      吃完之后,就开始梳妆打扮了。贴了花黄,匀了胭脂。百花穿蝶铜镜里看见自己盘的新嫁娘发式,眉梢里多了些期盼,嘴角边的旋窝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大红的嫁衣,里面是最轻软的红娟衫,上面是深夜里,一针针绣上去的白头鸳鸯。肩上的霞帔则绣着精致的龙凤呈祥,项上戴的是胡太后为她做的天关金锁,手上缠着李母给的定手银。小纷比别人都细心,照妖镜、红双喜,万年青,都准备的妥妥的。摸了摸子孙袋,心里也羞涩了起来,她每绣上一针,就会和观世音大士念叨一声,百子千孙,白头到老。”

      吉时一到,将军府顿时锣鼓喧天。花轿围着整个长安城转了一圈,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周玉朱明媒正娶,她穆黄花做了堂堂的当家大娘子。一路上都是祝福声,再没人唾弃她,看不起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修成正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