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李忘生×谢云流(1) ...

  •   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太宗李世民降世在他们回太原的路上。刚到太原,便有一道人拜访,说这婴儿将来必救世济民,遂取名“世民”。尔后,道人又赠予李渊一书:《开元典论》。李世民从书中逐渐悟出了开国之道,便是这一书,给予李世民打江山很大的帮助。

      可惜的是,《开元典论》大部分内容讲的是如何打江山,治国方面却谈之甚少。但照那道人所说,这世间必还有一部讲治国之道的宝典,道长留诗曰这部宝典必出“纯阳”。于是太宗登基后派人四处寻找叫纯阳的地方或人,终无果。后来的君主皇子都已忘却此事,唯有一人却注意到这一伏笔,那便是皇子李隆基。李隆基当时只有十五岁,正是武后当权,皇子们提心吊胆,只能乖乖待在宫里读书,李隆基却暗下决心要把这一典论找到,遂偷偷派亲信四处打听。

      在一个意外中,李隆基查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有一进士中榜后却立刻辞官,他名吕洞宾,号纯阳子。李隆基隐隐感觉到此人便是诗中所提的“纯阳”,便让人四处寻找这纯阳子。奇怪的是这纯阳子却自己飘然上门了,给李隆基送来一本《大统典论》,讲的全是治国之道。

      但好景不长,李隆基获悉,武则天手下一密探状告李隆基欲反武后。武则天不假思索,立刻派她最信任的神策军侍从暗中处决李隆基,但那侍从却反过来被李隆基和纯阳子杀死。李隆基知道瞒不过去,便主动负荆请罪,并在众大臣面前献上《大统典论》,慷慨陈词道:自己正要献上《大统典论》,半夜却有人来盗,不得已杀之,后才发现是神策的人。武则天无计可施,此事便不再追究。

      这武则天本来就好拜佛主、神仙,见到纯阳子肯定不会放过,便要他为自己祈福。纯阳子也不推辞,遂为武后(实则为大唐江山)祭天,又留在宫中讲道两日,武则天非常满意纯阳子,对他大大嘉赏。李隆基趁此机会向武则天提议:为纯阳子在京城附近建座道观,好天天为皇室祈福,以后皇上或者后宫去进奉时也会更方便;而且纯阳子是得道高人,若不好好对待,实是朝廷的损失。年老的武后没有考虑过多,只盼自己延年益寿,焉有不允之理?吕纯阳对于这些宫廷斗争倒也不排斥,欣然答应。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吕洞宾在朝廷支持下,于华山建立纯阳观。玄宗即位后,纯阳得到更大的发展。

      以上出自基三剧情,不知道的孩纸们自行阅读,以下乃正文。

      一

      天有些冷。

      李忘生冻得打了个寒颤,身边的谢云流眼尖的发现了,将这个年纪尚小的男孩搂在了自己的披风里。

      “这样会不会好一点?”谢云流小心的问着。

      小一点的男孩靠在自己师兄的身上重重的点了点头。

      “师兄,我们真的就要一直留在这里吗?”

      年纪尚幼的李忘生看着冷清的纯阳观——积雪似乎是一年四季都不会化的样子,墙也要比其他地方的高大厚实些,毕竟是皇家手笔,除了依旧是那样冷清。

      “嗯,如果忘生不喜欢我就带你离开这里换个地方。”谢云流潇洒的安慰着自己怀里的男孩,眼神是那样温柔。

      “师兄以后是要做掌门的人,怎么可能带忘生出去玩。”

      “以后大师兄是掌门那我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谢云流拍了拍身边的男孩,“如果我以后有时间就找一个春天最美丽的地方,然后陪你一起去,怎么样?”

      李忘生看着身边的人桀骜的神情和眼中的光彩,心里不由得也向往起来,“那师兄可不要忘记了。”

      看着男孩认真的表情,谢云流低声笑了,“都这么大了还粘人,你现在也做师兄了,记得对他们也好些。”

      李忘生乖巧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想着自己一定不会对他们好过对师兄的。

      二

      刚被师傅收下的时候,师兄常常与他开玩笑。

      “忘生要是这一遍再学不会师兄可就不要你了。”

      那时李忘生多半是当了真,只是跟师兄说学会了,然后自己半夜偷偷爬起来练习。

      直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谢云流才发现自己小师弟的精神不好。

      “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他皱着眉问。

      那个小屁孩只是一个劲的摇头什么也不说,搞得谢云流好奇心大增,所以半夜偷偷的跟着李忘生才发现了这个师弟的小秘密。

      “为什么不好好睡觉?”

      看着大师兄严肃的表情,小忘生知道师兄是生气了,过了很久才唯唯诺诺的回着。

      “我怕……怕……”

      “什么?”

      “我怕师兄嫌我笨不要我。”

      谢云流看着男孩又好气又好笑的说,“你真是傻的可爱。”

      小忘生闪着一双明亮的眸子,“那师兄是不会不要我喽。”

      谢云流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始了他的保姆生涯,认命的一遍又一遍的交给忘生纯阳的剑招。

      后来,忘生大了,师傅也不再云游布道,再后来他们有了其他的师弟和师妹,可是再也没有两人这样的情分。

      不过即使没有被丢下的危险,忘生也从来没有松懈过修行。

      后世流传的“三冬抱雪眠,六夏迎阳立”说的就是李忘生的勤勉。

      不过年岁尚幼的李忘生还没有想过什么名传天下,那时的他只是不想被天纵奇才的师兄拉下得太多。

      而现在的纯阳也不是当年那个冷冷清清的山巅道观了。

      吕洞宾凭借一本书创立了纯阳,而纯阳只靠吕洞宾这一个人就闻名天下。

      亲传弟子六人,门徒数万,何等的声势。

      谢云流原是一个孤儿,被吕洞宾收养。谢云流自幼聪慧过人,无论道学修为还是文才武功都胜人一筹。纯阳五子对这位大师兄也十分倾佩,派中谁都知道谢云流乃是继任掌教的不二人选,而确实,吕洞宾也执意由谢云流继任掌教之位。

      也许一切就这样继续。

      李忘生常常会想,如果没有那个误会,如果师兄没有刺伤师傅,如果……自己是不是就能够和师兄在一起,一起去找这个世上最美丽的春天。

      可惜,这个世上永远没有如果。

      三

      灾难总是不知不觉来临了。

      景龙元年六月,唐中宗去世,韦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睿宗子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

      很不幸的是谢云流与李重茂乃是挚友,所以也被认为是韦氏余党,但是慑于谢云流的武功,所以向纯阳教颁下诏书,令之擒拿谢云流。

      无奈之下,吕洞宾准备先让谢云流出去避一避,但是没想到在和二弟子李忘生商议的过程之中被谢云流听到了其中一部分。谢云流误以为自己的师傅和师兄弟们要把自己交出去,匆忙之中击伤吕洞宾,落荒而逃。

      欺师灭祖是江湖上的大忌,成为江湖公敌之后的谢云流在中原武林已全无立足之地。

      大概谢云流也不知道,当他连夜快马加鞭为了逃脱追兵的时候,在千里之外的华山上,有一个少年会整夜整夜的做恶梦,担心他会出事。

      再后来,再也没有了那个人的消息,有人说他逃了,有人说他死了。

      静虚子谢云流在追杀中失去踪迹,从此,纯阳静虚一脉没落。

      数年后,玉虚子李忘生接任纯阳掌门之位。

      华山很冷,也总是那么冷。

      只是李忘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冰冷,自从那个人离开,华山顶的雪就从来都没有化过。

      其实,那个人离开之前,华山的雪也是这样的。

      李忘生突然笑了一下,不知道是笑自己的痴迷还是虚妄。

      他永远也忘不了,师兄认为自己和师傅背叛他时的那样绝望的眼神,让他几乎每一夜都难以入眠。

      李忘生很少离开华山,或者说几乎没有离开过,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地方其实着实没有什么好的,对于已经内力大成的他,这点寒冷也实在不算什么。

      有的时候他会去华山之巅,在最冷的地方感受那种寒凉刺骨,直到懂得想找个人温暖下自己。

      然后那时,他就能够回想起当年那样美好的誓言和愿望。

      大师兄,我一直在等你,陪我去一个春暖花开的地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