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封 ...
昨天终于放晴了,回南天真是一种恐怖又让人讨厌的东西。前天整个学校都湿哒哒的,每个地方都在出水,宿舍外的楼道里满满的都是水,晾起来的衣服一点都没有要干的趋势,而且能见度特别低,望向宿舍对面的楼房都觉得是隔着一层雾的,就好像走进了那种武侠小说里的迷雾森林。而昨天醒来看到迷雾散去,还有星星点点的阳光,那份喜悦就好像脱离了压迫重生到美好的新世界。
课间的时候,闯进来了两个师妹,说是来介绍青协新一轮活动的,是给留守儿童进行信件交流的,想在我们学院里招募志愿者。其实我挺感兴趣的,毕竟我这写信的习惯是你带出来的,如果没有你的一时兴起,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这些故事了。可重点是报名,这活动首先是要报名,其次是要按着那官网上的某个孩子写来的信手写回信,然后加上报名表,等他们审核短信通知面试各种的,看着就觉得特别麻烦,所以我就直接放弃了。一定会有人说因为这种事而放弃,真龟毛什么的,其实我也很明白他们慎重筛选的原因,毕竟这不是短期的事情,这是长时间的通讯,他们要选择有耐心,积极乐观向上的学生去了解和帮助留守儿童,而不是那些一时兴起的人,否则带给孩子的只有伤害,这些我都能够明白。我刚才还特地去看过那封留守儿童写的信,很真切,让我很想回,但是这里面有太多制度化的东西,让我望而却步。人长大了。遇到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以后,就不能像过往一样把事情想得过于单纯。
不是说不明白制度是怎么一回事,我不知道外国是怎样的,但中国崇尚的是人多力量多,单干是不被允许的。就好像以前高中去做社会服务,学生一般就选择去图书馆帮忙收拾书本一类的,这样的公共组织相对比较安全,家长也会比较乐意看到。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则会愿意接受一些有群体组织,比如是十个人左右的这一类,而不会是一两个人。好吧,是因为我单个人去被人拒绝了才会有这样的吐槽。后来他们的管理更制度化,有一个本子开放预约,谁什么时候来,做多久,要那些来做志愿服务的人写清楚。我知道他们或许不稀罕我们来,因为其实没有多大区别,有时还怕我们在捣乱,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努力做事,总会有一部分在躲在一边玩手机,而那些工作人员也不会怎么去管,难道见他们在偷懒就斥责他们么?这明显不科学。因为这些学生不是自愿的,他们有学校的规定要求做社会服务拿学分,他们最终的目的只是拿一个公章,一纸的证明,如此而已。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很客气地叮嘱我们说累了就休息,可以随便看看书,坐坐都可以,所以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被人默许的。
不知道为什么一扯就扯到别的地方去了,反正只是说一些过往而已。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其实有些人是不需要这么做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找个公司盖个章其实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开始的时候我很不耻这种事,觉得人生什么都应该要去尝试,哪怕你改变不了别人,那你自己也应该坚持你的底线。而后来看透了以后觉得其实也没什么,都是一样,别人都不当你是东西,那你再努力也换不来别人半个赞赏的眼神,何必呢?只是偶然的际遇,转身后谁也不记得谁,不被承认的感觉真糟糕。
高中的时候结识了个小伙伴Y,到现在大家感情都挺好的。Y这两年很喜欢去旅游,空闲的时候努力兼职挣钱然后到中国各个地方行走,在她旅游开始的时候,我就跟她说“纪念品可以没有,但明信片一定要有”,我想用明信片来记录下她去过的每一个地方……说实话,我不是特别喜欢明信片,但我很喜欢收到东西的那种感觉。每次收到信件,无论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我都会特别开心,这些不是平时通过一根网线聊天可以相比的。每次寄信或者寄明信片的时候总是很希望能有回音,但最后大多总是石沉大海,不知道应该冤中国邮政还是说自己性格恶劣,不讨人喜欢。
唠唠叨叨暂时到这里啦,虽然好像有点回暖,但还是要多穿件衣服防寒啊…
想想如果我写歪歪小说也可以这么才思敏捷,那我一定不会坑自己…… 去上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封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