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封 ...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一股湿冷冷的空气弥漫在周围的感觉真不好受。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最近天气好不好?我从来没有如此痛恨过回南天,但一个人离开家去上大学以后深有体会,洗了的衣服晾了好多天都不干,温度高,气压低,整个大环境又闷又热,整个人都不太好的感觉,经常睡不好觉。而这两天一直下着蒙蒙细雨,冷空气袭击,虽然比回南天好不了多少,不过总算能睡个好觉。这或许是我唯一觉得还不错的事。

      今天早上做演示文稿上去展示,算是平时成绩,是一门关于网络传播的课程。前两天,我其实很紧张,这个作业就平时来说其实没什么,但问题是我在等着那个师姐给我下发任务的要求,每天规定的量,怕不习惯做不完,而且那两天特别紧张,不太睡得着,怕事情一涌而至,能把我给淹死。这苦逼的活儿只要能做够半年,我就能拿到实习证明了,现在这么苦逼也只是为了将来找工作多点东西在手,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多看点书装备自己,但其实我也不是那种特别有野心和上进心的人,反正只要我选择了,坚持下去,总能撑得过去,熬得到头。而结果,那个师姐这两天太忙了,没什么时间去搭理我,那我也就没有太积极提醒她,先让我把这两天混过去再说。今天早上终于完成了,不过那也不是什么成功的演讲,有点难以估算,和原有的计划偏离,另一个妹纸还因为雷同点太多而要求把这作业延迟到下周,这周是瞎折腾了,有点可惜。

      其实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挺多话想说的,但到现在很多又吞回了肚子里。不过今天早上那老师没我以前觉得的讨厌了,比一年前讲的那门课要好,可能是研究范围的问题吧。她是一个很注重版权的老师,课件都不愿意给学生的,怕学生会把这些东西共享到公共的资源平台上去,毕竟大学老师也有很多赶课题、出书的压力,要保有一些独创的资料也是可以理解。每次看到她,我总想起一个大妈级的网络小说作家,我总觉得这个老师就是那个大妈小说作家,特别今天谈到在虚拟的网络时代里,每个人在网上都是带着一张假面具做人,我也不知道这老师内在其实有多少张面具,只不过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虽然是同个地区,但其实也是不可能的事。

      课堂上,我一直想着以前寄你还有其他笔友寄信的事,好像很远,但其实又特别怀念。现在的人都不太轻易写信,因为网络通讯已经很方便,或许大家都没有那种拿起一张纸好好写满,慢慢装进信奉,在某天投入绿色的邮筒的那种心境了,有事要找就直接微博、微信、电话,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一种特别有味道的交流方式。

      那时才十岁左右,你都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一本杂志,我们这一群人就围着你在翻,里面有个栏目就是寄自己画的画去,然后附上地址看谁会给你寄回信,这就相当在找笔友。那时看你玩得这么开心,我也跟着来玩,不过因为我画画特别糟糕,所以就没有寄画去杂志社,只是普通地找那杂志上的地址,看哪个顺眼,然后就去写信。前前后后写了给不下十个人吧,现在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一个北京朝阳区的姐姐,具体我也不记得她有多大了,不过一定是姐姐,我和那个姐姐都挺喜欢哈利波特的,其实也只有共同兴趣才能谈下去的吧,可后来来往了两三封信就没有后续了。我只能说我寄出去的信很少有人回,也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不过我觉得自己每一封信都很认真写的,每天满怀希望去看信箱的时候,也总免不了失落。到现在,我也没打算要追究什么原因,到底是邮政把我们相互的回信弄丢了还是对方根本就没有好好地回复我,可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的谜了,可哪怕这么多年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难过,有种被人舍弃了的感觉。

      这很多人说我们这个地区的邮政系统特别烂,淘宝店包挂号信的一听到我们这里都纷纷摆手兼摇头不肯做我们生意,说这退回率太高了,根本就很难交易成功。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住的老城区其实已经很好了,今年寒假朋友Y去了北京玩,给我寄了张明信片,她回来后的一天,我就收到了,历时不过是三天;学校的收发系统更坑人,十有八九会延迟一个月到半年不止,上年底寄出的明信片我到现在都没有收到。

      其实我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写信的,或许是想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事实上,按着这种由浅入深的人际交往理论,除非那人肯与你保持长时间的通讯,否则彼此根本就没有深入交往的可能。或许大家对彼此说的话都是真的,但往往掩盖了一些很重要的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所谓的友谊也会随之淡然、陌化。现在是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没有人会像我再这么想念那种缓慢的生活了。时代在变,人也在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十五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