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全一章 ...

  •   那年他五岁,因他三叔欠了赌债,被天津卫的混混掳走当了肉票。他不哭不闹,只待得了机会,狠狠咬了歹人一口,挣脱桎梏,跑到了大街上。
      可他毕竟只有五岁,又怎么比得上身高力壮的大人,幸好老天早有安排,被他撞见了命中的吉星。
      那人生得好大个子,劲力也大,只是三两下就把几个混混收拾得屁股尿流,求爷爷告奶奶的哭喊着好汉饶命。那人也不多言语,只问过他家住何处,便把他送回了府。
      “才这么点大的人,倒是聪明得很。”留下夸赞,推了赏银,那人提步就走。

      再见已是三年以后。

      那年岁末,他撺掇着几个兄弟气走了新来的夫子,围坐在小厢房里吃烤薯。三房的弟弟被炉子烫破了手指,嘤嘤哭泣起来。他一听,立时火从心起,钳起一块火炭放在掌心,愣是不喊一声疼。
      “哭什么哭!我这不是肉长的么?怎么不见我哭?”
      须知他本是个不会哭只会笑的鬼见愁,此时长到八岁,已是一个人见人怕的混世魔王。先生气走了二十来位,全府上下没一个治得了他。
      直到那人来到府上,点名要做他的老师。
      “论学问是国子监的监生,论功夫是神机营的武师。”这是外人对他下的评语。
      在他看来却远远不止。
      那人慧眼如电,略施小计,便戳穿了所有把戏,把他狠狠治了一回;那人功夫了得,力凝一指,任凭攀折犹自岿然,叫他不得不服。
      “你神了!”这是他第一次夸人,“教我功夫吧!”
      “你以为我只会功夫啊?”那人逸出一抹笑来,掏出一本《庄子》,让他随便翻出一页,念出头两个字。
      “物无……”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那人随口背来,一字不差。
      “你真神了!”他前天已经三跪九叩,行过一遍拜师礼,却直到此刻才真心真意的以他为师。他把他的新老师从头到尾的打量一遍,越看越熟悉。
      “我想起你来了,那年送我回来的……”可不就是他么!
      那人但笑不语。

      人人都说白家老七是个混不吝的,那人却不以为然,
      “我看这孩子挺好的。龙生九种,种种不同。天下孩子都一样不是乱套了吗!这孩子不会哭,是一种刚性;生下来就笑,是把世情看透了。有了这两样,一定能成大业。”
      自下了此种断言,那人便开始潜心教他,天不亮就带他踢腿扎马,白日里为他传道解惑,却不总拘着他。他带他串花房,让他辨花识草;牵着他逛大街,指着牌匾讲各家掌故;甚至带他下琉璃厂,讲说一堆奇闻轶事。
      他敬他,爱他,引他为知己,恨不能与他日夜相伴。
      可五年过去,那人留书一封,终究是抛下他,奔了前程。

      这一走就是漫漫十载。

      十年风云变幻,泱泱帝国已是桑榆暮景。
      他历经锤炼,少年老成,如今已从父辈手里承继了家业,稳重圆融了不少,可骨子里仍是个欲更世间弊事,欲扫天下不平的热血男儿。
      那天他出门采办,马车刚行到街上,却被人群堵住了去路。一打听,方知是几个德国兵围着一个二八少女,欲行不轨。他当即跳下车,只听闻一声枪响。刚才还是稠人广众,攘攘熙熙,这会却一个个退避三舍,惊惶不已。
      他冲到近前,但见一具血淋淋的躯体横在街心,似是中弹不支。
      “季先生——”
      怎么夺的枪,怎么打的人,他都不记得了。
      那股狠劲上来的时候,他仿佛还是那个童年的魔王,敢空手拿炭的魔王。
      只是这一次,他疼了。
      还记得他第一次对他举刀相向,那人一下就卸了他的肩膀。
      “你喊声疼,我便帮你托回去。”那人笑道。
      他没喊疼,更没落泪。

      他一直以为自己不会哭,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没疼到心里去。

      他把那人打横抱起,轻轻的放到马车里。
      “季先生,季先生!”他想说些什么,可舌头却不听使唤,来来回回就是那三个字。
      “呵……小子,”那人一开口,声音就好像个破风箱,一点威风也无,“你长大了,也……会哭了。”
      青白的面孔因为痛苦而扭曲,恐怕也只有他才能看出那脸上的笑意。
      他无暇去应,只是用一双肉掌去堵那些血洞——脸上和手上俱是滚烫一片。
      就这么哭了一路,捂了一路。
      可到了白府门前,终究是冷了。

      从前,这个叫季宗布的人在他心中埋下一枚种子。现在,历经了血泪的浇灌,这枚种子已经生了根,发了芽,终将在不远的未来开花结果,将这片肃杀的天地变成万丈的青阳。

      清光绪二十六年,天下少了一个仁人,多了一位志士。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全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