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相信冥中天有定 ...
-
似是有太多的人间苦难,总是记得有听过木鱼声跟很深的叹息声,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传来的,但是又听得真真切切,一声声压到心头。
“笃笃——笃笃——”
寺中香火盛,烟雾笼罩着这份安然的净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一处禅房中,一个女子静坐着,她闭着眼,露出一张恬静淡然的脸庞。阳光从木窗缝里钻进来,打在女子的身上,美丽的不像话。许是不入俗世的原因,她身上透着不食人间烟火的雅质。
这个女子名叫萩和,不是真名。她甚至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从小,她就跟着道明和尚在山中修行。
师祖说她身上戾气太重,需要诵经念佛,弥补过错。师祖还说,前世有余情未了,只怕今生不能逃过一劫。
她倒是笑,也无半句多言。
二十五年如一日,在寺中守着清规戒律,不曾踏出佛门。她终日打坐,总是在思考。
有时,她能从脑海里发掘出不少奇奇怪怪的念头。一闭上眼,她就能看到一片广袤无垠的黑暗。但是,与别人不一样,她能感觉到那黑暗下面的涌动,似是不太平。犹如亲身触到那无形的力量,但是,只要她再想看下去,试图看到深处,那黑暗的海便慢慢散开,直至不见。这时候,眼前的是一个年久的城,经历了千年,布满着沧桑。
每次萩和看到这座城,她的心就会悸动。
那感觉,像是似曾相识的,那种荒芜后的悲凉,如夜风,狠狠地袭来。
用师兄的话说,那是和自己有渊源的地方。只有强大的忘不却的记忆才可以保留,带着转世。
萩和有时也会想,自己前世是谁。师祖与她说,她的前世沾了太多怨念,手上有太多的鲜血,才会祸及此生。如果说不好奇,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少不更事的女孩子得知自己前世是十恶不赦的恶人,心里难免会不自在。
日子本是这样平淡得过的,然而,这一天,一切都变了。
五台山上观测到天象异变,众僧侣对此事皆是大为惊奇。这异变来得太突然了!天上的星斗开始聚集,一股迫人的煞气直逼五台。
众人皆束手无策。如今这个科技迅猛崛起的社会,人们都用迷信来评定超自然,而这些僧人,真正相信神灵并且会灵术的少之又少。师祖抬头仰望着天象,两道愁眉锁着,他叹了一口气,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说完,他离开了祭台。
众僧侣皆屏气,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不详。
萩和本一如往常的在禅房念经,但是,不期而至的一种气息悄然进入屋里。是一种阴沉的,可怕的,并且充满了阴谋的味道。她只觉得自己头疼,意识不太清醒,想着是不是生病了,于是拿了水桶准备去水井那打一桶水来。她没有注意到,自她出了房门天上的星斗便开始聚合,而且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势头。
她蹑手蹑脚地走到井旁,山水的凉意使她好受了不少,她放下水桶,吃力地打水。
当她看到井水里倒映的光景,她喃喃道:“宿命劫?”
这时,师祖来了。萩和看着一向稳重的师祖,现在脸上露着异色,心里也明白了七八分。她笑道,“徒儿今夜是不是不该出来的?”
师祖走近她,语重心长道,“你要记得,此番去是要还债的。来,为师将这交与你,只要你不忘记自己是谁,你的命格或许还有转机......”
萩和从师祖手里接过一串佛珠。这是师祖修行时都带在身上的,有些年头,想必也有了灵性。当她触摸到佛珠时,一种安宁的感觉将她包围。她冲着师祖笑,说:“萩和在天台山这么多年,已将师祖视为亲人,今得师祖的佛珠,萩和一定时时刻刻带在身边,以提醒自己。”
天光一闪,万物无声。
原本站在井旁的人霎时间没了踪影。只剩婆娑树影,随风飘摇。
道明站在原地叹了句“阿弥陀佛”,想着世事皆有其自己的命数,能不能改变倒是要看这孩子的造化了。他抬头,只见天上星罗棋布,并无异象。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萩和只知道一束光将她挟持,在这束光里,她看见了千万年的世事变迁。她轻轻叹了一句,历史总是在前进,而它又一次又一次的重演。正这样想着,她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