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特医师:我非常好奇,联邦调查局难道时常苛扣员工薪资?
①共情:(来源wiki: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7%90%86%E5%BF%83)
Empathy这个字可以翻译为同理心丶换位思考丶神入或者共情,指的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於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丶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丶换位思考丶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在既定的已发生的事件上,让自己进入他人角色,体会他人因环境背景丶自身生理丶心理状态,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与逻辑。因为自己已体会『同样』的经验,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当事人所处状态下的反应,以致理解这种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也能够理解对方在心理丶情绪或行为上的反应,但能够理解并感同身受对方的反应并不代表是认同对方的行为。
同理心应该要出自非主观以及外界客观的因素。
同理心可分为两个主要的部份,它们分别如下:
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又称『心灵内化(Mentalizing)』或『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一种辨别他人心智状态的能力。
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一种以正确的情感回应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
尽管许多的研究都指出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在认知同理心方面有缺陷,但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在情感同理心方面可能是没缺陷的。也就是说,自闭症患者在确定他人的想法和感觉方面会有困难,但当知道他人情感状态时可能会感受到同理心。
巴伦─柯亨(Baron-Cohen)认为自闭症患者和心理变态患者(psychopath)在同理心缺陷方面是彼此的镜像。心理变态患者的认知同理心是正常的,但心理变态患者的情感同理心有缺陷;而自闭症患者的情感同理心是正常的,但自闭症患者的认知同理心有缺陷。他指出这就是为什麽心理变态患者可以不断地做出残忍的行为,而自闭症患者不常这样的原因。自闭症患者常在了解他人的动机丶意图与行为方面有困难,并因此倾向避免发展关系,并认为人际关系使其困惑,但很少伤害他人;与此相对地,心理变态患者倾向於使用其完好的认知同理心来利用他人并常伤害他人。
②亚斯伯格症候群:(来源wiki: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6%96%AF%E4%BC%AF%E6%A0%BC%E7%97%87%E5%80%99%E7%BE%A4)
亚斯伯格症候群(英语:Asperger syndrome,简称AS),又名阿斯伯格综合征或亚氏保加症,是一种泛自闭症障碍,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难,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但相较於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亚斯伯格症患者经常出现肢体笨拙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偶尔会发出怪声音,但并不作为诊断依据。
症源缘起
亚斯伯格症候群是根据奥地利儿科医师汉斯.亚斯伯格命名。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记录具有缺乏非语言沟通技巧丶在同侪间表露低度同理心丶肢体不灵活等情形的儿童。五十年後,它被标准化为诊断依据,但学界对疾病症状的界定仍尚不明确。争议包括,亚斯伯格症候群是否等同於高功能自闭症(HFA);造成此争议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盛行率迄今未受确立。学界现计画废除亚斯伯格症旧有的诊断标准,改采用泛自闭症障碍的严重程度量表。
罹患亚斯伯格症候群的实际原因依然不明。许多研究支持遗传论点;但神经成像技术尚未找到共同明确的病因。亚斯伯格症没有单一诊治办法,许多特殊的治疗方式都没有足够的数据证实完全可行。现今的诊治办法主要以改善症状和机能为基础,多采行为治疗,针对特定障碍,进行沟通技巧丶强迫性或重复性行为以及肢体不灵活的处治。多数个案会随疗程而有所进步,然而,沟通丶社会适应与独立生活等方面的障碍仍可能持续存在,甚至直到成年。有些学者及亚斯伯格症患者主张改变社会大众对这些症状的观点,定义它是一种差异,而非亟需治疗的缺陷或障碍。
概要
关於亚斯伯格症候群的定义,亚斯伯格症候群与高功能自闭症的相同与否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部份人把亚斯伯格症候群与高功能自闭症(没有智能障碍,或可说几乎没有自闭症)视为相同(也有人认为亚斯伯格症候群是不论智能障碍的与否,专指没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但亦有不认同的意见。一般来说,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智力正常,甚至有些是资优生,亦较少出现语言发展迟缓。另外,也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与学习障碍(LD)等并发的时候。像这种因为有合并障碍和亚斯伯格症候群与自闭症这样的言词抱有偏见等的理由,而将之归结称呼为『广泛性发展障碍(PDD)』与发展障碍的医师也在增加。再者依自闭症光谱看来,介於健全者与低功能自闭症的中间。
特徵
被诊断为亚斯伯格症候群的儿童,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徵状:
1. 社交困难(Social deficit)
2. 沟通困难(communication deficit)
3. 固执或狭窄兴趣(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头两项可以综合为以下几个现象:
1. 对常规无法理解或僵化规则。
2. 对突如其来的转变感到不安,甚至出现不稳定的情绪。
3. 患者的情绪成熟度只有年龄2/3左右。
4. 执着一种或多种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为。
5. 在分辨真实与虚拟世界上有困难。
而对於兴趣方面,患者一般会对一种或多种异常强烈的兴趣模式。在这些兴趣圈子中经常可以看到亚斯伯格症与其他类型的身心障碍者出没,甚至表现出特殊天赋。
另外,和自闭症光谱分类的其他状态一样,亚斯伯格症候群也与性别有相连关系,整体约有75%为男性。但是不能不考虑到不显现症状潜在化(非治愈)的时候丶这个数值也留有部份程度的疑问。
沟通上的主要特徵
一般精神状态的人(Neurotypical, NT)会从他人的举止和气氛搜集许多的情报,领会对方的感情和认知状态。然而有自闭症的人会缺乏这项能力,读取心理状态较为困难(心意理论)。像这样,举止动作和状况丶气氛到情绪无法领会的人,即使能看到他人微笑的表情,那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无法理解。最坏的时候,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基於其他所有人们之间沟通的些微差异也无法理解。许多时候,他们对於读取背後的涵义不擅长或者不可能。也就是,人从口里吐出的言词如果不解释,无法了解是要表达什麽。但是,这是连状(连续体)的障碍。也有理解表情与他人的意图没有感到不自由的亚斯伯格症的人。他们时常和人眼神交会有困难。几乎不与人眼神交会,感到那是会让人紧张的动作的时候较多。另一方面,也有像是会使他人感到不愉快程度,一动不动的盯着那个人的眼睛看的类型。对方传达过来的讯息(眼神交会等)是要表达什麽,虽然他们拚命想要理解般的去努力,也因为这个障碍的关系解读对方的心理有困难,多数会有挫折的模样。例如,与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的场合,不是以被社会上所接受的方法自我介绍,也有对自己所关心的领域一个人不断说下去这样的举动的时候。
主要问题
患亚斯伯格症候群的人和许多的健全者相比,对感情会有更强烈的反应,对於具体的物体的反应则是时常不同。他们所欠缺和发展迟缓的是『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和将自己的感情状态用肢体语言及表情的细微差异等传达给他人的能力。多数亚斯伯格的人会觉得他们无法得到周围世界的准确理解。
例如老师问患亚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狗把你的作业吃掉了吗?』的话,那个孩子会因为不能理解老师的提问而保持沉默,并会认为老师有养狗丶而且狗会吃纸。但老师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你忘记交作业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理解老师在表情与声音的声调中有所暗喻。老师也许会认为这个孩子充满傲慢的恶意,进行反抗,感到挫折而走开也说不定。而那位孩子在当场会感到着发生什麽奇怪的事与挫折,而在那不发一语站着不动。
其他观点
有研究人员争论於应不应该将亚斯伯格视作另一种认知方式,而不是疾病或残缺。Simon Baron-Cohen在一份发表於2002年的论文中指出:『在社交圈,拘於细节并不会带来好处,但在一些项目例如数学,编写程序,制作目录,音乐,语言学,工程学,拘於细节有可能引领一个人踏上成功路途而不是败途。』然而同一位学者列出两大理由,指为何亚斯伯格仍然有可能属於残缺:需要社会援助,不太会易地而处。但他同时强调,亚斯伯格基因所携带的各种能力,屡次在人类演化和文明发展带来卓越贡献。
2012年12月1日美国精神医学会决议取消亚斯伯格症这个名称,并将之纳入自闭症谱系障碍(英语: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以便使患者获得自闭症患者该有的医疗。
③自闭症:
这个内容太多,我只放连结: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9%96%89%E7%97%87。
当初我学完亚斯伯格的定义,顿时有种膝盖中了一箭的感觉,唉!= =
所以,这一章主要在走剧情,顺便补充一下妹子的身世。妹子不出场,这章写起来顿时没有贵气的感觉(?)。
重看拔叔第一次和小茶杯见面时的对话,真心无法理解他们在说什麽!到底是我智商不够高还是他们的对话真的没什麽逻辑?
拔叔和小茶杯在这一幕穿的都很奇怪,颜色非常晦暗,我不太喜欢。当然Mads的身材还是没话说的~~~
周末努力更了一章。拜托,二月十五号以前不要催更啦!我要考国考。从这简短的章後话就能看出我很忙。
——2014.1.19(發文)
——2018.3.11(第一次全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