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识城不识君 ...
-
窗外月色朦胧,窗内烛火摇曳。层层竹影遮掩中,依稀见得一人身影,时而侧卧床旁,似是小憩,时而伫立窗前,似是沉思。每隔小会儿便默默然回到桌前,举起笔蘸蘸墨书写一会儿。若是不知情者定以为该人望月有感,正借景抒怀,却苦于才短思涩,不知如何是好。
“小二,小二!”几声轻呼从房内传来,未几便有人匆匆跑来,扣了扣门,并未待人作声,便推门而入,见一白衣男子正好整以暇端坐在桌前,执笔欲写,见忽有人闯入,并不掩厌色,语气也露不喜:“已是深夜了,你来我屋为何事?”
“这……”小二迷糊了,“方才听到了莫公子招呼小的,这才前来,不知莫公子有何事吩咐小的?”
白衣男子皱了皱眉,眼中寒意更甚,语调深沉,颇不耐烦:“不曾有此事,你出去罢。”听后小二面露疑色,忙退出屋内,细细关上门,嘴中却依然絮叨:“这真是奇怪了,难道是我误听不成……”
白衣男子见小二走后,眉头仍是紧皱,浸足了墨的笔不知何时滴落一滴,浅晕开来,倒不掩上面有些潦草的字:“我们已到了离城内,与离山相隔不远,不如明日莫急着赶路,先去城内遛上几圈,见识见识?”男子顿了顿,在一旁写着,笔法刚劲凌厉:“难得出来一次,依你罢,只是千万莫忘了我们前来的目的。”
写罢将笔置一旁,男子静静坐在桌前,原本有些锐利的目光渐渐涣散,显得有些呆滞,过一会儿突然变得明亮起来,原本的寒意已不见,代替得却是一丝恍若孩童般的天真。只见白衣男子移开身下的藤椅,细细看了看面前的字,转到床旁,倚着床头,一缕笑意遮也遮不住地从眼角露出,喜气洋洋地呼道:“小二!小二!上杯茶!”
只是良久未有人应。
季春三月清晨,微风中还透着丝凉意,窗外的青竹还带着些许寒气,鸟鸣声似乎却早已解了冻,欢快地响了起来,街道同样喧闹起来,小小的离城经过了一冬天的沉寂,随着近些日子越来越多人的涌入,显得格外热闹温暖。
离城是座并不算繁华的小城,位于国家中部,面积不大,没有北方的寒冷,也不如南方的温暖,并非商业交通要道,也非兵家必守之地,然而每逢初春冰雪消融之时,游人便显然多了许多。
“小二!”白衣男子早已从屋内踱了出来,大大的眼睛里还带着模糊的雾气,白皙的脸颊上现着初醒时的红晕,嘴上不停歇:“小二,来点吃的!昨日里我唤了你好几声,你都不理,真是未听得么?”
小二端着一碗清亮的米粥,急急忙忙跑来,一脸无奈:“莫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小的怎敢招呼不周,只是您先前唤小的来,又若无其事地唤小的去,着实要小的为难。”“额,我真不知……”莫洛暗忖了一会儿,像是想起了什么,歉意地笑笑:“还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这怎敢?”小二又端了盘小菜置于桌上,垂手侧立,询问道:“想必莫公子是从外地来的吧,小的猜您应是为了离山而来?”
莫洛舀了一勺米粥,只觉清香扑鼻,吞入腹内,更觉温润鲜美。“可不是么,离城每年那么多游人,不都是为了离山慕名而来。你是本地人,不妨与我仔细说说?”
“这您是问对人了!”小二似乎很乐意当个免费导游:“咱这个离城,最特别的莫过于这个离山。这山由好几座峰延绵几十里而成,四季常青,云雾缭绕,远看就好比泼墨画中一挥而就的神作,近里处着更是朦朦胧胧,恍若仙境。最神奇的是,竟从未有人登临峰顶!”
说着,小二停了停,看着莫洛惬意的吃粥模样,和他抬起头露出的疑惑表情,心里顿时感到莫大的满足,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山并不是很高,也不是特别险峻,许多人,只要不是老得爬不动的,都能轻松爬到半山腰,可奇怪的是,到了山腰后,云雾就突然变得浓厚,将人缠住,视极之处甚至不过半米,即使是个小孩儿在那里,怕是连脚尖也望不着。所以人只能凭着感觉扶树上爬,爬着爬着,待到云雾散尽,不知不觉中人已到了山下。”
“山下?”
“正是。如今有传言,说这山是仙山,凡人不可接近。可每年春季一来,依然有许多人前来,有的是武艺精湛的名派子弟,想要凭着功夫上山探究一番,还有的便是那才子佳人,来这儿观望观望,想必莫公子也是前来欣赏这山景的吧?”
说着小二又将莫洛打量一番:一身素白锦衣,素色大带边镶玉,革带上一支色泽温润的浅绿玉箫附在腰间,面若秋月,白中透着些淡红,唇红若瓣,明眸如星,实显风情,举止端雅,姿态风流,明明一副贵家公子哥模样,偏得眼神却好似幼童,纯真中露出点俏皮,懵懂中闪着一丝狡黠。
莫洛掏出巾帕将嘴角擦拭几下,对小二笑笑,并不作答,小二忙收拾了碗筷退下,见这莫公子兴冲冲地晃出了归竹居,顺着热闹声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