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阿九的故事 ...
要不是看见韦小宝的那件黝黑的宝衣,
阿九觉得,她可能再也不会记挂起袁承志这个人了。
阿九小的时候,喜欢坐在阶石上,看天。
天上有时候会出现云彩,
云的后面住着阿九笃信的神明。
她以为,也许在某些时候,神明会偷偷的扒开云朵,看一看人间。幸运的话,还会瞥到自己呢。会是自己的背影吗?如果那样的话,要很快地回头看才行。
阿九曾问过身边的程青竹,神是什么样子的。
程青竹说,就像太祖、成祖皇帝那般模样。
阿九大喜,因为她总是听她父皇崇祯皇帝说,眼下的大明并不太平,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四起,自己要做一位像太祖、成祖那样的皇帝,中兴大明。
阿九也相信,大明朝会在自己父亲的统治下风调雨顺。
阿九第一次离开皇宫的时候,是在崇祯杀袁崇焕不久之后。
在皇宫里,很多人都说袁崇焕通敌卖国,死有余辜。阿九也对此坚信不疑。
甚至有时候,她想在朝堂上大声为崇祯喝彩。
那时阿九觉得,出卖国家,让父亲做不成太祖、成祖皇帝那样的人是罪无可恕的。
可当阿九长大以后,出了皇宫,离了京城,看见的却是一个与自己想象中截然不同的大明江山。那些在路边,在荒野,伏在死去亲人上哭泣的人,没有像自己那样虔诚的想象崇祯皇帝会像天上太祖、成祖皇帝那样成功,而是总用一种愤恨的眼神看着天,恨不得自己马上换个主子似的,
当阿九把在民间所见所闻告诉崇祯时,崇祯耳中充斥的,却都是曹化淳等人的谎言。最后的结果是崇祯摆出一副气愤的样子,等那些权臣以公主年幼,爱国心切等理由给崇祯搭建一个隐形的台阶。然后顺着台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阿九想找一个可以支持自己的人,可环视满朝唯唯诺诺的文武,她竟然想起了一个叫袁崇焕的人。
阿九回去后问身边乞丐装扮的程青竹,袁崇焕为什么会死。毕恭毕敬的程青竹脸上呈现的,却是有着难言之隐的痛苦。阿九觉得,程青竹大概是不敢说出崇祯错杀袁崇焕的事实。她突然有点可怜程青竹。
相比庙堂之上的言行虚假,阿九更喜欢在江湖之远与七省豪杰相处的真实存在。
她看出这些人有真实的讨厌,真实的喜欢,就算偶尔使个小伎俩,跟朝内的人一比,也是真实的相形见绌。阿九甚至觉得,所有真实的东西,哪怕是丑陋的,却也可以打动人。
当褚红柳的那一掌向阿九劈去的时候,她以为,自己可能就要这样死了。不过阿九并不后悔,她觉得,相比被自己父亲杀死的那些人,没有网罗编织的罪名,自己的死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了。
阿九最终没有死在褚红柳的掌下,因为策马相救的袁承志。
在一个长相不算俊朗,黝黑的袁承志的怀里,阿九看见袁承志嘴角的微笑,觉得很亲切。
阿九知道袁承志是袁崇焕的儿子,是在泰山大会上。
当大家一起山呼海啸,高举义旗的时候。阿九与袁承志四目相接,从袁承志惊讶又柔软的眼神中,她看到的不是什么武功盖世的七省盟主,而是一位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弱冠少年,阿九想,如果可以的话,她能和这个人一起躲在什么地方,卸下身上所有的包袱,过些最平淡的日子,也就足够了。
其实袁承志一家人被崇祯杀死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华山度过的。
他一直以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便是自己身边的夏青青了。
他也想过,等杀了崇祯,报了家仇,再遵循青青母亲的遗言,和青青一起隐居,然后每逢八月十五,带着青青去华山与师父团聚,一家人在山顶赏月,这样人生的也就很圆满了。
只是当他遇见了阿九,这样的圆满竟有了一丝裂痕。
阿九有不甘,因为她想到了袁承志那帮人的最终目的就是闯进自己的家,杀了自己的父亲。
她想不顾一切的奔到袁承志面前,可是袁承志身边的位置是夏青青的;
她还想缩到一角,遥寄心香一束,才发现,前面已经有一个叫焦宛儿的姑娘日夜在窗前深思着。
阿九突然发现,不论是高扬抑或卑微,她竟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阿九在宁寿宫的床前摆了一幅袁承志的画像,
画中的袁承志腰悬金蛇剑,却是一副秀气俊朗的书生样。浓眉大眼,面带微笑。
阿九盯着画像,说了很多十六、七岁少女才会说的情话。
她觉得,即使得不到袁承志,有这样一个画像在床前陪伴,听自己诉说相思之苦,也不算太差吧。
只是阿九没有想到,此刻躲在自己房间屏风后面的,是那个同样也止步畏前的袁承志。
躺在床上,袁承志拉着阿九的手,俩人互诉衷肠。
阿九才明白,没有了国仇家恨,他们之间是如此的自然。
她甚至相信,袁承志为了她,她为了袁承志扔,掉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义枷锁,俩人一起归隐,做个农夫、樵夫什么的也可以成真。
她同时还希望,在袁承志心里,被道义、仇恨所层层掩盖的,就是自己的位置。
即便她知道,袁承志此时的情话,更像是一时的勇气。面对黎明,面对青青,面对父仇,稍纵即逝。
在等待袁承志的那段日子里,
阿九依旧喜欢看天,
西藏的天空比北京的蓝很多,
偶尔还会出现几只鹰在盘旋。
有的时候阿九会想起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自己的左臂随着风云飘摇的大明江山,一同被父亲斩断;想起了父亲在煤山的那颗树下吊死的情景;想起了袁承志在华山临别时深情的眼神。她希望袁承志是个能挣脱世俗枷锁的人,什么都不管,回来找她,替她报仇,然后一起隐居。虽然阿九知道自己不是个可以挣脱枷锁的人。
很多年以后,阿九收了三个徒弟,最小的那个叫韦小宝,
韦小宝很会哄阿九开心,他不知道阿九的故事,却也能懂阿九的很多心思。偶尔还会给阿九讲一些故事。讲到自己的人生终极理想回到扬州开他十家八家丽春院时,两个人都不禁笑了起来。阿九通过韦小宝一脸标准的市井小人得意的表情,好像可以看到,韦小宝戴着墨镜,叼着烟斗,簇拥着一群妓女,站在门口拉客的情景。
阿九有的时候很感激眼前的韦小宝,不仅是因为救过自己,还因为在韦小宝的间接帮助下,自己报了大仇。逼死自己父亲的李自成死了,机关算尽的吴三桂也被康熙杀了,
她也想再进一步,杀了康熙皇帝,夺回明朝的江山。
只是当她见过很多人酒足饭饱后的那种满足感,又打消了念头。
她突然明白当年程青竹的难言之苦其实就是想告诉自己,袁崇焕的死,不是因为他真的有罪或者无罪,而是父亲崇祯太想守住自己的江山不得已的手段罢了。只是这种手段不太明智。而康熙小皇帝的手段是高明的,因为他知道,跟随着自己祖先一起事的那些人,最原始的愿望,都只是为了让自己饿不死而已。这是最质朴的,却也是好多帝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告别的时候,韦小宝提及武功天下第一。
这让阿九想起了袁承志,想起了自己在苦寒藏地白白等候的十年光阴。
她才感觉到,原来连父仇国恨都可以释怀的自己,过了二十多年,心中的那口古老水井,还是会为袁承志皱起波纹。她觉得,自己虽然出家做了尼姑,以后的日子里也仍可以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软弱,可是在四下无人的夜里,明亮的月光依旧会照到袁承志这本难念的经。
不过阿九并不怨恨失信的袁承志,因为她明白,面对满载道义与责任的这条生命大河,俩人都曾看到了河对岸的彼此,谁都有过渡河的冲动,却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以上内容完全根据武侠小说而写出来的,仅供消遣。
历史上的长平公主原名朱媺娖,生1630年,死于1646年。也就是顺治二年。她一生经历坎坷,想要仔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
第一次发表,喜欢或者觉得还行的朋友望多多推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阿九的故事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