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竹马不在 ...
-
记得曾经席然和苏瑾的关系也还不错,初来乍到的席然,在还没有清楚知道自己班级里到底有几个同学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记得苏瑾的名字了。
当然,除了苏瑾其实拥有一副还算较好的面容之外,她其实从小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存在,在别人都还只是跟着班级里的同学一起上课听讲,下课玩耍的时候,苏瑾已经跟同年级的同学混的很熟悉。
在别人开始发展同年级的友谊时,苏瑾已经完成了满城尽是“好校友”的壮举。
已经记不清是听谁说的,只是依稀记得是隔壁班暗恋席然的一个小姑娘,某天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去问席然,女生中最好的朋友是谁,席然随口扯出了一个名字:“苏瑾。”
席然的一句话,让苏瑾一下子成了学校的红人,也让苏瑾从此沦陷在迷恋席然的世界里。虽然那时候,苏瑾和席然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
那个时候,学校里喜欢席然的女生,绝不在少数,而苏瑾却愿成为这少数的特别,死活不肯承认自己一直喜欢这席然。当然,这个否认,让苏瑾至今还有些许的可惜。
席然是个花心的人,苏瑾从认识他第一天就知道。
席然来自广东,苏瑾是少数知道席然在广东有女朋友的人。但是,席然在转校来的第一个礼拜,就和高年级的一个学姐确定了关系。
苏瑾不明白,为什么那时候的学校里长的好看一些的女生,好似都和席然有些许的联系。
就跟苏瑾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席然会那么那么的讨厌她一样。
因为席然,因为喜欢席然,苏瑾改变自己,努力变成席然喜欢的样子。但是还没来得及等苏瑾成功了,席然却早已经开始讨厌苏瑾了。
叛逆期的少年,总是从骨子里的抵触娇柔做作,此时此刻的苏瑾,在席然眼里已经成了这样的人。
多愁善感,娇柔做作。苏瑾在席然心里,已经被深深地扣上了这八个字。
那时候的学生迷过非主流,流行过“我们是糖,甜到忧伤。”这种现在听起来鸡皮疙瘩掉满地的语句。
喜欢过郭敬明“没有绝对的忧伤,没有绝对的快乐。”这种精致到让人感到虚无的语句。
只因叛逆时期的少年们,渴望“与众不同”,却不明白“枪打出头鸟”的意义。
年少时光的苏瑾,因为喜欢席然,又没有程禾在身边,确实放肆过许多。苏瑾以为越来越靠近席然,变成席然这样的人,席然就会重新看到自己。
却是只道是年少。
久而久之,苏瑾也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了。
直到席然死的这一刻,苏瑾还是找不到原来的自己,没认识席然之前的自己。
席然死在苏瑾初二,快升初三的那一年,那时候苏瑾和席然已经不是同学了,席然又留了一级。
席然更靠近了社会上的小混混,不务正业的放了学就和他们出去厮混,肆意挥霍着短暂的青春,成了学校白榜上的常驻人口,成了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
席然死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传说中的平安夜,平安夜不平安,这听起来有些许的可笑,更可笑的是这一天晚上苏瑾还见过席然。
虽然只是偶然的相遇,相视不过几秒,甚至连招呼都没有打,席然就继续骑着他的小摩托和他的朋友“呼啸”而过了。
事实上,苏瑾和席然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话了。
然后,全校都在迎接圣诞节的喜悦中,席然消失了。
苏瑾当时确实没放在心上,因为像席然这样一个人,在圣诞节消失,仿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却没过几天,得到的消息,席然死了。
死在一场车祸,死在一场意外,席然从摩托车上跌落,没戴安全头盔的脑袋正好磕在了台阶上。
凌晨的马路,安静,空旷的诡异,却还让第一辆赶去救席然的救护车出了事故,等到第二辆救护车到达的时候席然就已经不在了。
苏瑾不知道在等待的救援的时刻,席然是处于怎样一个状态,脑海中是否也会像电影里那样,播放着此生的幻灯片?
可能席然自己也没想到,原来自己就真的要结束这年轻的生命了,原来自己真的会死。
在年轻是猖狂资本的岁月,所有人都以为,死亡离我们很远很远。
席然就这样消失在了苏瑾的世界里,不,席然是消失在了所有人的世界里,席然是真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再也不可能有席然这号人物让苏瑾羁绊。
苏瑾以为自己会很伤心,却从没想过呈现出来的情绪只是一种不敢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同学身边的不可置信。
席然死前,苏瑾还是否喜欢着他?
这恐怕苏瑾自己都不知道,唯一可以明确的就是,苏瑾确实喜欢过席然。
苏瑾这辈子恐怕都会觉得惋惜,为什么当时,没有告诉过席然,自己曾经喜欢过他。
而此时,程禾也早已去了时差12个小时的纽约,苏瑾的世界之剩下自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