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少年 ...
-
时至晌午,正是热的时候,聒噪的蝉鸣衬着热浪一拨一拨扑来。
哪还有什么精气神儿?街上人的一致的想找个凉快地避个荫,驱驱暑。
隐约听见了街角处那家小茶馆里的嘈杂声,便凑热闹般的赶去。也正好歇个脚,喝碗茶。
进了门终于知了嘈杂声的来源。
原来是那个年轻的说书先生又开始了他的故事。
那说书先生本是个外乡人,不久前才到了当地,凭着堂堂的相貌,亲切的气质以及精彩的故事很快的被本地人接纳,连着同他一伙的几人。
于是人们很快知道了,说书先生叫阿典,大名姚典。
那阿典似乎颇擅于讲些精灵鬼怪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人与妖魔众在冲突矛盾中/共存,而这般光怪陆离的世界勾起了大部分人的兴趣,这也正是阿典的故事吸引人的缘由。当然,不能排除在座的妇孺是为阿典本人而来的这一可能。
但,也有例外。即便满堂都在为阿典的故事喝彩,墙脚处有个身影依然能够全不受干扰的打着瞌睡。
那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好像困极了似的,又好像阿典的故事对他而言就如催眠般毫无吸引力。
但事实上,少年并未睡去。他只是,努力想让自己如同睡去了一般。
原因无他,只是想压下那仿佛刻在灵魂深处的恐惧。
阿典的故事大半都是真的,包括今日所讲——
一个妖界之王爱上了一个人类。在相爱后,人类却因妖王而死。
人们不知道这故事的后续,但少年知道。
后来,妖王发狂,屠害生灵,天地之间,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一个旅途经过的神秘人将其制伏并封入永夜之渊。随后妖界动荡……这之后发生的事,就实在太多了,也实在太乱了。
为什么这么清楚?那少年便是在妖王屠戮后的幸存者,而那神秘人现下正是他的师父。
少年原本是个孤儿,似乎总是孑然一身。偶尔也获得了好心人的帮扶,然,他在这尘世间摸爬滚打,能活下来也实在是运气。
真正有了家的概念还是在那个村落遇到那对夫妇之后。但那个家也被疯子一般的妖王毁了,这世上唯一能让他喊爹娘的人也在那一场觇乱中化为灰烬尘土……依稀恍惚中,还能听到各种凄怆的叫喊与哀嚎。
悬挂正中的日头好像倾斜了些许,又好像没有。一片厚云挡住了光,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
而故事,约摸是完了,唏嘘中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散了。
从茶馆老板手中领了数个铜钱,阿典向墙角的少年走去。
被青衫晃动时带出的风惊扰了神思,少年的目光沿着阿典的衣角向上,见着了阿典的满面春风。
阿典笑道:“小子,你怎的来了?”
少年回神,将瞬间有些失控的情绪隐藏:“师父让我来告诉你屋里米缸见底了,回去时买些米粮。”
阿典有些失望道:“还以为你是来看我的。”
少年嘿然不语。
出了粮店,少年无言的跟在阿典身后,大概是自那事后总会刻意不去回想,而今日被激发出来后,那日各种情形都在脑子里闪个不停。
啊……少年烦躁的扶额,过去了,都过去了。
他们一前一后的走着,穿过几条小道,几个弄堂,来到了人迹罕至的住处。这里人气太过稀少,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特别的潮味儿。
其实这个宅院不错,只是那时闹鬼闹的挺凶,当地人便都不约而同对其避而远之。宅主人奸滑,只道是外乡人好哄,欲高价卖。
哪料阿典和少年这伙人却是精怪这方面的行家,尤其是少年的两个师父更是精通。在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惊吓后,宅主人唯恐脱手不及,将院子贱卖了,却不知他误以为好欺负的几个外乡人正憋着一肚子的坏笑。
要说实的话,院里确实住着几个灵,于人也无伤。众人早将其驱逐,而宅主人所遭遇的,只是装神弄鬼罢了。
而后,看着安稳住着的众人,原宅主人后悔也来不及了。
回忆就此打住。推开沉重的木门,阿典将米搬至厨房,少年则径直去了卧房,从抽屉的盒子中捏了一小颗药丸,吞了。
师父称其为清心丸,在情绪不稳时需服用,按照师父的说法是自己体内有股魔性,而魔性会在主人情绪激动时变强,倘若不加控制,那魔性迟早会夺了少年身体的掌控权。
这药早年常吃,近年吃的次数已经屈指可数,但果然,还是离不开它。唉——心情逐渐平复的少年轻叹了一口气。
少年隐约觉得,或许,自己真的会入魔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