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落花为扣 ...
-
立秋.落笔为花。
师姐说:贪图清静,是阿罗汉的思想,真正的大乘佛法,是入世,置身于红尘济世渡人;而不是隐居终南,掬月东篱闲琴作画,不问世事一心问禅。常说修文炼心,达闻济世。在这嘈杂的五欲六尘里,想要做到一心清净,不是件容易事。但烦恼即菩提,反过来讲,红尘,恰好又是更加利于修行、修心的所在。
不说禅了。整个长安城的夏天,多雨,晴阴不定。昨晚风雨交加,晨起,阳光又明媚如初。喜欢上走路,且听风吟且看落花,开始并结束一天的行程。街头的喇叭花和月季妩媚的绽放,偶抬头,梧桐与槐树占据了蓝天的一角。道家说:要天人合一。人本生成于自然,与花鸟虫鱼别无二致,只是多了具智慧的头脑。
月夕下,一庭花草暗香清幽,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品着一碗解暑的绿豆汤,这时晚风轻扬,昂起头,天幕上星星几点,如此时将古琴抱来,对琴弹唱又是别一番生趣,只是无法抱琴上南山了,琴身太重,一路磕磕碰碰实是不便。周末若有时间,便去终南禅院走走,老师的师兄妹,在那里办了古琴禅修的夏令营。
想到此处,心间浮上一阙诗:似水如云一梦身,不知此外更何亲。个中不许容他物,分付黄梅路上人。
昔日同窗相邀午饭,谈笑说最是羡慕你们这些城里人。我颇为不解,在我心里,守二亩薄田,终日清静的农家岁月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写意,活在城里,终日与嘈杂的车流人流相伴,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在物质与金钱中迷失自己宝贵的一生,到最后都不觉得自己真正活过。
陶渊明为何愿意居隐南山,采菊东篱下;那么多古人都隐居在深山,放弃那些高官厚禄,过着最简朴的生活。其实不过四个字,追求心静。抱朴守真,安之若素,于这点上,我还是尊崇老子无为的观念。当然,如你真有济世之才,又何必小隐隐于林;便入世红尘深处,大隐隐于市来一番大作为。而我只一小小女子,纵心中千军万马,亦不过惯书风月,小隐于琴,何成大器。不过一句叹息罢。
——-
书于立秋,落花为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