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宋之岚其人其事 ...

  •   宋之岚,字子归,景泰元年生于天楚荆州集贤县,景泰二十年殿试第三名,入翰林院听差,同科的状元是沈黯。
      显而易见,这个人物是我以宋慈为原型所创,连姓都沿用了那位法医鼻祖的姓。其实古代验尸是由当地官员来做的,仵作的职责仅仅是协助,也就是做做记录之类的,跟宋之岚和李洛第一次见面时,李洛所做的事一样。但这是小说,所以我没有沿用这个惯例,将验尸的事交给了宋之岚。
      宋慈是南宋人,而且据考证他的师父是朱熹的弟子,也就是说他可算是朱熹的再传弟子,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思想也是极其唯心的。但宋慈却没有将这种想法带进验尸工作中,终其一生他都坚持用证据说话,系统归纳和总结了验尸的过程和方法,力求做到断案的公正无私,也才有了流传后世的《洗冤集录》这本在法医界地位很高的书。
      当然了,现在来看这本书的谬误不少,即使我不是法医专业也能看出许多错误,比如说滴血认亲这种明显错误。
      既然宋之岚是依照宋慈来写,那自然就不仅是姓氏和验尸这方面的相同了。宋之岚是个古代人,所以他有其既定的礼法思维,他认为男女授受不亲,但他在工作方面却不那么坚持这一点。
      所以昨天亲爱哒说她觉得我一方面说他是古人重礼教,一方面又让他初见面就让李洛写验尸记录相矛盾,我的解释就是他重视自己的工作,当他觉得让李洛这个懂行的人来记录要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写更好,那他就会让李洛参与,而不会因为礼法礼节放弃这个想法。
      在宋之岚心中,验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要大于礼节的拘束,只有在与验尸无关的事上,他才会注重那些世俗教条。
      昨天亲爱哒还提到一个问题,说是既然宋之岚还是会注重礼法的,那为什么会那么轻易的去喊李洛为梨子。这一点我也考虑过,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快就让两人的称呼变得亲密起来,结果是肯定的。
      首先李洛作为现代人,从来不会觉得朋友之间称呼昵称有什么不好,她也不喜欢李姑娘来李姑娘去,所以她提出要宋之岚喊她为梨子。
      然后是宋之岚那边,虽然由于我的恶趣味导致设定里这个朝代的皇帝基本专情,六宫无妃独设一后是常事,但这并不是惯例,皇室也不曾向民间推广,所以作为古人的宋之岚有齐人之福的思想并不奇怪。他是早有婚约,但不代表他不能对别的女人有好感,李洛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是聪明人,很容易就看出李洛属于无亲无故独自在外漂泊的人,所以无意识中他就在行动了,而这个昵称只是第一步,所以他轻易就答应了这么称呼她。
      虽然这文的题目似乎表明男主是那个目前戏份最少的沈黯沈大人,但不到最后一刻,谁又知道谁才是最大的龙套呢,对吧?
      其实行文到这里,BUG不少,比如刚死不久还未出现尸僵现象的尸体的手不可能竖着,比如最先发现死者的并不是王四,但我写的是王四,还比如我写的宋之岚中探花之后入翰林院听差,不到一年成为刑部员外郎这种明显不符合升迁定律的错误。更别说各种错字漏字什么的,昨天亲爱哒已经给我挑出不少了,以后再慢慢改。
      关于文官系统,我参照的是唐宋时期的文官官职,武官系统的官职部分参照的也是这个时间段的构成,但是在军队的设置上就没有太深究细节,而是按照自己的设定规划了一套系统。
      我不是考据党,也希望各位考据党手下留情,不要细究这些细节了。当然,明显的BUG绝对会改,再写下去就要剧透了,就这样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