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第四十三章
      “豪礼拓怎么样了?”
      “哎呀,你先管好自己吧。站都站不稳还有心思想别人。”
      “他到底怎么样了?”
      萧子凌看他执意要起身,便扶着他走到隔壁房间,赵宝珠坐在床沿,刚给豪礼拓喂过清粥这会儿正在喂药汁。
      见阿鲁挞已醒,起身低头福身便走过去与萧子凌一同扶他坐下。
      “小娘子,他怎么样了?”
      “大夫说伤口处理及时已无生命危险,不过还需静养也不知何时能醒。”
      听了这话,阿鲁挞总算是宽了心了,他不知萧子凌何时成亲多了一位夫人在身边,“两位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他日有用到我们兄弟的地方必定全力相助。”
      “嗯,还算你长良心。放心,等我想好了让你如何报答,我一定不客气。”
      阿鲁挞心中有事,便不太在意萧子凌话中的挑衅,“我要赶回军营看看,不知现在战况如何了,还麻烦两位照顾我这兄弟,我会尽快派人接他回营。”
      “这个你不用担心了,现下满大街都嚷嚷的沸沸扬扬的,说是两国要议和了。”
      “议和?”阿鲁挞心想,议和怕是最好的办法了。眼下虽是辽军占上风,但孤军深入到敌国内部、离本土越来越远,加之宋真宗亲征,只怕辽军再无力抵挡。阿鲁挞正处于恢复期,先前的疲劳困顿经这几日好好调养,整个人精神了许多,食量也大了许多。
      “你可少吃点儿,我们没那么多银两供应着你!”看着她说完这话,阿鲁挞竟然脸红了,乐得萧子凌前仰后合。

      萧绰的营帐中,见她病容未退、倦意更深,“宋军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今日有消息来报,在易州的驻军被张凝、田敏两部重创。”
      耶律隆绪也是眉头紧锁,萧绰心想这是要让我辽军前线有后顾之忧啊,“好一个‘围魏救赵’,你们有什么看法都跟哀家说说。”
      耶律隆绪没有开口,余下的几个人更是不敢造次,韩德让思忖片刻想这个进言之人就由他来做吧,“禀太后,皇上年轻有为,为我大辽建下卓越功绩,自登基以来皇上一直心系抚育群民、息战以安人,势必不欲穷兵黩武。何不借此契机与大宋和平相处以稳我大辽长治久安的根基。”
      萧绰面上有所缓和,战事拖到如今,两国都是伤亡惨重,但谈到天时、地利,辽国早已处于弱势,莫说收回关南之地,全身而退怕都不易,议和乃是为今之际。众人商议过后依旧让王继忠做这牵线议和之人,议和事宜僵持二十日之久,两国一直未能达成共识。而这一日,萧绰拿到宋朝使者呈来的信函之后,却只找来了耶律隆绪一人商议。

      豪礼拓在鬼门关游荡了一回终于醒过来了,人清瘦了一圈气色却红润了许多。每日有赵宝珠悉心的照料,几日后便可下地行走。
      “可还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在床榻上躺了近一个月,两条腿有些绵软无力。”
      赵宝珠上前搀扶住他,“你常年习武,我想过几日就会恢复了。”
      ‘啪’的一声,房门被一脚踹开,“小娘子,我给你们送吃的来了。”萧子凌双手拖着食盘,“小娘子,快过来趁热吃,有你最爱吃的红烧鲤鱼,我特意让店家准备的。”
      “官人也吃些吧。”托盘上只摆了两副碗筷,盛了一碗饭给豪礼拓后又盛了一碗递给萧子凌。
      将碗推回赵宝珠手边,“你快趁热吃了吧,我早在外面吃过了。”
      “今日出去可有新消息?”
      “还在谈呗。。。你说这议和有多难的事情啊,都不愿意打仗就都撤兵呗,哪用得着这么折腾啊?”
      “要是真如你说的倒好。两国议和还不都是要从本国利益出发,条件谈不拢自然这议和就成不了了。”
      “哎呀,别跟我提什么国家大事了。跟那个人整日待在一块都能憋出毛病来,刚回来你就陪我说说话吧。”
      赵宝珠无奈的笑着,只比她小两个月就得这么让着她,“那官人今日吃的什么?可合胃口?”
      “跟那个人在一块气都气饱了,哪还用吃饭呐。。。”随手抢过赵宝珠的筷子,剜了两块鱼肉下肚又将筷子塞回她手中,“刺真多!真麻烦!”
      赵宝珠接过筷子后便若无其事的继续吃饭,抬头见豪礼拓面露尴尬之色,才反应过来两人这般在旁人面前‘亲密’确实于理不合。
      “官人去和阿鲁挞说一声,待我们吃过饭一同去外面走动走动。豪礼拓需要多活动才能尽快恢复。”豪礼拓见萧子凌出了房间又偷偷瞟了赵宝珠几眼,这赵宝珠是怎么瞧上萧子凌的。。。。
      于此同时,辽国上京,北院大王府。“王妃,几位从南边战场来的军差要见您。”
      誉菡听了这话心里一惊,马上冲出去到那几个风尘仆仆的人面前,“可是北院大王出了事?”
      “王妃不必担心,大王一切安好,此次更是英勇杀敌在前线立下汗马功劳。”
      长舒了一口气,接着就听那差人说:“大王说数月未见,思念王妃心切,特命我们几个来接王妃去与大王相见。”
      “大王要我去找他?”
      “是的,王妃。”
      心念一转,“大王当时如何说的?”
      “大王说王妃本是宋人,对故土定是怀念已久,加上大王思念王妃,才派我们几个来接王妃。”
      誉菡脑子里快速的思索着,这其中必定有事,“那我稍作准备,明日随你们去。”
      “王妃,大王吩咐让您即刻启程。”
      “那好,你们稍等,我吩咐一下府中事务便与你们一同启程。”让秀青叫来府中的下人,吩咐了几句,又带着秀青去看了几个孩子,“秀青,你听我说。。。。”
      “小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听了誉菡的话,她一阵心慌。
      “什么都别问,没时间解释了,我说的你可都记清楚了?”
      看着誉菡随着几个兵差走了,秀青目送她们远去随后立即回身进了府。当天夜里两辆简陋的马车先后出了王府,之后出了城渐渐隐没于茫茫夜色,待两日后,朝廷来拿人之时早已无踪迹可循。

      “启禀将军,小的接到北面来的消息,王妃正往前线军营赶来。”
      “什么!你再说一遍!”
      “是三日前离开上京的,这会儿估计快进城了。”
      “誉儿真是胡闹。。。可曾将消息报给太后与皇上?”
      “没敢惊动太后和皇上,最先到您这儿来了。”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述里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将释鲁与洪仕远两人叫来,合计了一下,三人带上几个手下趁巡察兵不在之时出了军营往城门方向赶去。
      就在这时,洪誉涵在萧绰的营帐中幽幽转醒。
      “丫头,醒啦?”
      “太后?我这是在哪?”自己该是被用药迷晕的,用过午膳没一会儿就觉得头脑眩晕,醒来之后头脑还昏昏沉沉的。
      “你这是在哀家的大帐里呐。”
      “旅途劳顿,誉菡睡得太沉,失礼于太后请恕罪。”
      “丫头啊,跟哀家就不用这么见外啦。哀家病了这么许久,见着你却宽心不少啊。”
      “太后为国事操劳,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哎,议和之事迟迟不能顺利进行,这把老骨头真是不中用喽。”
      誉菡听萧绰转及政事便三缄其口,没有作答,萧绰看其沉默不语,“那个曹利用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再与哀家讨价还价,这还不算,那个王钦若也要搅进来,向哀家保证若答应他的条件,他必保我大辽利益与我们顺利订立盟约。”
      誉菡听到‘王钦若’这个名字,心中一颤,暗地攥紧双手,她都躲到大辽来了,王钦若还是无法安心非要至她于死地吗?
      “这个王钦若可就是那个污人入罪、害死你双亲的宋朝宰相?”
      “回太后,正是那王钦若。”
      “这就难怪了。你可知他给哀家提的什么条件?”
      “王钦若当日为脱罪诬陷家父,害我洪家朝夕间家破人亡。我与仕远哥哥死里逃生让他如芒刺在背,数次欲夺我俩性命而不得。如果此次辽宋顺利定下盟约、言归于好,我与哥哥便会成为他最大的威胁,王钦若老谋深算定是要先除之而后快。”
      萧绰想以誉菡的聪慧,猜处个中原由并不难,可听到她亲口说出来还是心有不忍的,“此次战事,我辽军大势已去已然是强弩之末,这生死存亡之际,议和是唯一的生机啦。。。挞凛先一步走了,述里麾下的两名将士也为国捐躯,横尸遍野的惨状哀家这把年岁实在不愿再见了,老祖宗打下来的百年基业不能毁在我萧绰的手中啊!”说到此时,萧绰异常激动。
      “太后只需言明,誉菡到底要如何做。”哥哥他们有谁出事了?!事已至此,她又何需退缩、畏惧,已是别人的俎下鱼肉,这些显然毫无用处,何不有些气节。她深知眼前的萧绰是个什么人物,为了权力不惜牺牲血亲,她这个外人又算得了什么。。。
      “你与洪仕远的命换辽宋百年太平,辽国亦可享受两倍的岁币。”
      就在这时,一个守兵进了大帐,“启禀太后,耶律述里将军私自带兵出营,现已出了城门多时。”
      “他因何出城啊?”
      “卑职怀疑是与敌军暗通往来。”
      “吩咐下去,没有命令不得打开城门,另外城门守兵加倍。”
      誉菡顿时心神俱伤,述里啊我的夫君,你誓不负大辽,可这次大辽怕是必有负于你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