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第二十五章
“誉菡不懂得行军带兵,本没有资格评论,但誉菡失去过亲人,知道那种切肤之痛。上了战场生死就在一念之间,定是时刻做好了与亲人天人相隔的准备。国家的兴盛能告慰战场上消逝的英魂,却换不回父母妻儿对他们的期盼。”誉菡抬头看了看耶律隆绪与萧绰,继续说道:“这都是儿女情长的事,跟国事家事比起来确不算大事。就目前大辽的运势,皇上盛名,知人善任、用材有度、国政开明,国富民强也是自然。目前辽宋两大国对立,若是不妥善处理与小国间的关系,必定引发内忧外患。”说到这,誉菡停下了不敢继续往下说。
“嗯,你倒是说说,内忧从何而来,外患又从何而来呀?”萧绰更是对这汉人丫头高看一眼,自幼在大宋长大,即使再回不得还有那割舍不断的情意在,能为述里做到这份儿上定是爱他至深。她深觉欣慰,述里终是找到视他如命之人,算是有人医治自己给他烙下的伤了。
“行军作战必要劳民伤财,征军粮、纳苛稅,百姓若不得安居乐业定会对朝廷不满,日积月累失了民心便会动摇大辽根基,此为内忧。若是此时与高丽起纷争,大宋定会趁此发兵攻其不备,更坏也很有可能发生的便是大宋与高丽联手对抗辽军,到时怕是守无可守、防不胜防。由此,出兵不是上策。连连征战,军中定是兵马疲惫,粮草即便尚不匮乏也不可保证用之不竭。这休战的大好时机理应调整兵马、整顿军容,不该再有动作。”
“既不发兵,却要如何应对那高丽使臣?”小小年岁竟有如此见解,萧绰只觉从誉菡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幼之时的影子。
“何不予以小小惩戒,做个顺水人情赠与他们,让高丽对大辽存有感念,一来保存大辽实力,显示皇上与太后仁政治国安邦以及宽广的胸襟,二来让高丽对大辽有所感念,保证他们短时间内不会造次。”
“好一个有见识的丫头!好,朕明日便送予他们一个顺水人情!明日接待高丽使臣,朕准你在场。”
“誉儿,你可知高丽派来的使臣是谁?”述里带着誉菡往皇宫大殿而去,因耶律隆绪要让誉菡在场,述里奉命将誉菡从萧绰的寝宫带至大殿。
“谁?可是你相识之人?”
“金正阳的兄长,高丽的宰相,金致阳。”
“这个高丽皇帝办事还真是不寻常,这本就是个苦差事,若再有这一层关系在,怕是这金致阳会对王诵心生怨恨吧。”
大殿之内,耶律隆绪与萧绰分坐殿上,韩德让站于萧绰身侧,萧挞凛与南北两院大王在殿下。见誉菡走入大殿,耶律爻里脸上挂上明显的笑意,双眼毫不避讳的盯着她瞧。
“禀皇上、太后,高丽使臣金致阳已在殿外等候。”
“请高丽使臣进殿!”
金致阳走入大殿,身后仅有两人跟随,“金致阳参见大辽皇上。”
“金大人平身,金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啦。”
“吾皇命微臣问候皇上与太后万福金安!”
“王诵真是有心啦,还惦记着哀家,他一向可好啊?”
“禀太后,吾皇虽整日为国事操劳,倒也身体强健。臣此次前来是奉吾皇之命特向大辽皇上献上厚礼,高丽愿以厚礼相赠以保与大辽的和平相处,同时也特来为之前发生的小误会谢罪。”
耶律隆绪爽朗一笑,“谢罪?金大人此话怎讲啊?”
“耶律将军在渌州遇刺一事,我们事先并不知晓,接到耶律将军的信函才得知事情原委。”
“原来是为这事而来啊。朕对此事来龙去脉还不慎清楚,就有劳金大人给朕细细说来。”
金致阳果真是个有气节、能屈能伸之人,知道此次前来责任重大,高丽一国的命运就握在他手里,只得成功不得失败,便将整件事情全盘复述一遍,“那几人本是微臣亡弟的旧部,却早在内弟去世之后逃出军营不知所踪。没想到竟会来到大辽境内做下如此恶事,吾皇深表痛心疾首。怪只怪亡弟管教无方,军中竟出了如此无法纪之人!”正阳,兄长现在也只得对你不义,他日定还你公道,让整个高丽给你一个说法!
“哼,果真是一群无视纲法之人,竟会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对付一个女流之辈!”
“皇上息怒,吾皇愿献上厚礼作为补偿,但请皇上提出要求。”
“这事,恐怕朕做不了主啊。你可知这件事中被伤的女子是何人?”
“微臣不知,但请皇上指教。”
“誉菡丫头,还不给金大人行礼问安。”
誉菡心里一颤,果真不是只让她在场,怕是要把那烫手的山芋继续抛给她吧,“民女洪誉涵见过金大人。”
金致阳看了一眼誉菡,不解问道:“这位是?”
“她便是耶律将军未来的夫人,险些命丧渌州啊。。。耶律将军可是视她如命啊,朕不敢妄作主张,你还要问过这当事人的意见才行。”
“看这位姑娘如此面善,定是菩萨心肠。但请姑娘宽宏海涵,莫要与我高丽万千百姓为难,吾皇愿献上丰厚金银珠宝、绸缎玉器,以消姑娘的心头之气。”
“金大人言重了,誉菡既然已无大碍,自是不会与人为难。即便誉菡有个什么,也不会因一人私怨而陷万千人于水火。皇上仁怀天下,心系百姓,定不会让此种事情发生。”
“姑娘果然宅心仁厚,金银珠宝但请姑娘开口,吾皇择日便会如数奉上。”
誉菡心想,虽自己不想于人为难,为了述里却万不能失了大辽的威严,转念一想随即颔首一笑,“辽国疆土宽广、幅员辽阔,奇珍异宝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过,誉菡听闻高丽香米香甜濡糯,与大辽的水稻大有不同。不知金大人可否赠与誉菡半个棋盘的高丽香米,让誉菡也品尝一下?”
“半个棋盘?还请姑娘细细讲明。”
“太后,能否借誉菡那九格棋盘一用?”萧绰也被她说的有些糊涂,只吩咐人拿来棋盘便是。
“这九个棋局横竖共八十一个格子,金大人只许按誉菡的说法填满这半个棋局便可。”
“姑娘继续,在下洗耳恭听。”
顺手拿出一颗白子放在第一个格子之中,“这第一格便从一粒米开始,往后的每一格中要放的米粒是前一格中米粒的两倍。也就是说,这第二格中要放的米粒便是两粒,第三格中便是四粒了,就以此法子添格子。金大人意下如何?”
“如此简单?姑娘确定不要金银珠宝,只要这些香米便可?”
耶律隆绪有些不满于誉菡的姑息,“誉菡,你可不要辜负了金大人的一番美意。”
“是啊,丫头,金大人都说了但凡你开口他定会答应,你又何苦负了他一番心思。”萧绰也有些许的失望。
“誉菡觉得能让大辽的百姓品尝到与平日里吃的水稻不一样的东西也算是美事一桩了,但须金大人您答应才行。”
“好!既然姑娘已有定论,金致阳就代吾皇先行谢过姑娘了。就按姑娘的说法将整个棋局填满便是。”金致阳在耶律隆绪与萧绰再开口前应下誉菡的要求,唯恐事情有变。
誉菡轻轻一笑,“金大人不多考虑一下吗?”
“姑娘不必推诿,就将这整个棋局全部填满,姑娘心中可有数总共是多少啊?”
“若是以此方法填补棋局,到第十六格便要放三万多粒,差不多正是一斤的分量。第二十三格便要放一石米,第四十格嘛”誉菡低头思索了一阵,“该是六万五千石米,金大人只消将每格填满再将所有的米加到一块儿便可。誉菡愚钝,不知总共该是多少,不过誉菡相信高丽人才济济,定能算好这笔账。”听誉菡说完,在场几人都楞了一阵,着实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姑娘莫不是在愚弄在下?这从一粒米开始如何能到如此数目?”
“金大人自己一算便知。”
“这。。。皇上,耶律将军果然慧眼识金,求得这么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刚才姑娘与我玩笑,被姑娘戏弄,真是让众位见笑啦。”
“既然金大人早已应下誉菡的请求,那就照她说的办便是,倒省了朕费神做那和事佬。”
“皇上,洪姑娘是玩笑戏弄于微臣,不做数的,还请皇上三思另行考虑啊。。。”叫他如何能寻得如此惊人数目的香米,即便是能用钱财抵价,怕也是一笔惊人的巨款。他心中明白,大辽定不会同意用钱财抵价,粮草对一国的重要性,在场几人都心知肚明。
“就这么定了,正如誉菡所说的,让大辽子民一品高丽香米也是美事一桩嘛。传朕旨意,今晚在御花园摆下酒宴为高丽使臣接风洗尘,朝中百官务必参加。来呀,送高丽使臣回别院,旅途劳顿还要先行调整一番。”金致阳还想开口说话,却被耶律隆绪挡回,只得无奈的拂袖而去。
待金致阳离开大殿,耶律隆绪不加掩饰的爽朗大笑,“哈哈,好一个洪誉涵,好!朕记你一功,此功劳朕准你日后一个要求。”
“真是让哀家大开眼界呀!丫头,你这法子是怎么想出来的?连哀家都被你糊弄住了。”
“爹爹生前喜好收藏书籍,誉菡也是无意间翻看过[孙子算经],觉此书甚是精妙,便先后翻阅过几遍。不想今日恰巧想到这法子,便拿出来卖弄,让太后见笑了。”
“好啊,算他金致阳倒霉,遇上个女诸葛!这丫头生了颗七窍玲珑心,若生得男儿身定有一番作为!”萧绰心情大好,与耶律隆绪先后步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