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敬茶 ...

  •   为表示慎重,新妇敬茶认亲时,不能由锦英堂后小门进入,而要走东边的花园,绕过正屋,由前方的穿堂进入锦英堂。

      杜婉婷一行人在端木涵的带领下,穿过厢房轩廊,假山石桥,往花园墙边游廊上的一道小门走去。

      眼及处假山怪石树立,芭叶菖蒲众生,清塘碧池中泛着银波,花房柳坞更是争奇斗艳,此刻朝露还未散去,在花枝叶蔓结凝了珠,芳草依依,蔓枝楚楚,花香中漫着冷露,沁人肺腑……

      穿堂外已有几个丫鬟婆子在门口翘首张望,见着他们由堂前檐廊的东小门过来了,一个绿衣丫鬟迎上前去:“可来了,老太太他们都已经到了正堂了,才刚还念叨着呢,让我出来瞧瞧。”

      杜婉婷见这绿衣丫鬟的架式,在这院中的身份应是不低。文嬷嬷早已向如莲使了个眼色,若莲快步走到绿衣丫鬟面前,悄悄将手中握成团的帕子塞到那丫鬟手中,脆声道:“有劳这位姐姐、嫂子们侯前,四爷与奶奶赏的糖儿。”

      “谢四爷和奶奶赏,爷与奶奶进去吧。”绿衣丫鬟是太夫人馨鹤院的大丫鬟喜鹊,是个体面的肥差,平日各房给的赏银就不少,这帕子一接过手,便知它里头不会是糖,而分量不算多不算少。和气的谢了赏,给他们前住领路,浩浩荡荡穿过穿堂。

      锦英堂外的两个小丫头,远远见着他们由庭院过来,其中一个便走上前迎接,另一个则向锦英堂内喊了声:“四爷,四奶奶到了。”

      锦英堂是端木家的正堂,也正是端木涵与杜婉婷昨日拜堂的地方,此时大红双喜字依旧挂在墙上未撤。堂上在坐的都是端木涵的长辈,已是坐着满满的,兄长嫂子们只能立在客座的后排。

      端木太夫人则坐在正首方桌侧边的一张楠木灵芝纹太师椅上,她是端木炎的长房长孙媳,辈份在她之的上的长辈已经去世,端木家现任家主,正是她的长子端木政,她可算是孤雌独尊的福厚之命了。

      端木赫的兄弟共八人,端木政的兄弟,活到成年的就有三十六人。换句话说,端木涵仅叔伯、伯母婶娘,就有六十人之多,还不算各位姑而各房中比端木涵年长的兄长嫂子们,此时他们只能站着。弟弟妹妹们,侄子侄女们,还都只能在庭院里立着。

      他们中除了端木政兄弟五人外,都已经分府单过,有些常与荣庆府走动,而有些则只有逢年过节或府中有大事时,才去应应景。

      此时难得的聚在一块儿,自是拉家常的拉家常,求办事的求办事,聊八卦的聊八卦,虽然个个小声,但锦英堂内却已经是象闹市一样的声音吵杂。

      锦英堂内的都是本家,只有负责接待外客的丫鬟们立在一旁伺候着,文嬷嬷与丫鬟们都不便进入,被小丫鬟请去西边厢房内吃茶。

      杜婉婷进入后,望着正堂上,环珮铿锵,珠耀翠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一屋子人,傻了眼,事先怎么没人告诉她端木家有这么多亲戚,这茶要敬到什么时候?杜婉婷开始可怜起她的小腿了,这要都跪过去,这两条腿不废了才怪。早知道,就该备个护膝才是。

      众人见他们进入,便不再说笑,都或明或暗的打量杜婉婷,而后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端木涵领着杜婉婷,目视前方,径直向前走,在端木太夫人跟前站定,地上早已准备好了跪垫。

      太夫人面色平静的看了杜婉婷许久,声音富有岁月沉韵的威仪对众人道:“如今老四成了家,我很算完成了太爷的嘱托,让端木家与杜家结了亲家,对他有个交待……”

      在场的人纷纷笑着点头附和。

      太夫人本来很后悔因流言而为端木涵说了这门亲,但想想与杜家结亲,是端木赫生前的意思,看杜婉婷还算有模有样,举止也得体,再则皇商的嫡女,虽然身份上比不得官家贵女,却还算得上是一方贵女,还有资格参加御前选秀,悔意也渐渐消逝。

      片晌后,老夫人沉声道:“老四家的,开始认亲吧。”

      两人跪下,杜婉婷捧过喜鹊承上的香茗,恭敬的承到太夫人眼前:“祖母,孙媳妇给您敬茶。”

      眉眼含着恭顺的微笑,看向太夫人,见她虽然已是年过六旬。瞧着那精神头,还算康健,皮肤保养的极好,既红润又有光泽,若不是已一头白发,还真看不出年龄。

      太夫人接过碧玉茶盏,轻呡一口,便放置一旁,依习俗告诫了她两句:“端木家至今已传了四代侯爵,这是历代先皇及圣上对我们水家的恩宠,做子孙的万不可行差步错,辱没门风,有负陛下皇恩、列祖期望。如今你已是端木家长房孙媳,今后要多学多看,谨言慎行,断不可让人看了笑话才是。”

      “孙媳记下了。”杜婉婷恭敬低头应下。

      太夫人满意的点头,而后转向钱氏:“你这做婆婆也需多费些心思,该提点的地方,需要多多提点她才是。”

      “儿媳明白。”钱氏恭恭敬敬的应答。

      太夫人示意钟嬷嬷拿来一个小匣子,亲自打开,里边是一块翡翠玉镯,杜婉婷接下谢过。

      遂后,杜婉婷依次敬过几位堂伯父伯母们,这才轮到向荣庆侯敬茶,杜婉婷额上已渐渐渗出香汗。

      荣庆侯已过不惑之年的男子,长相与端木涵倒有六七分相似,他接过茶,品上一口,搁在一边,声音哄亮而威仪的道:“老太太对你的告诫,你要谨记,我便不多重复,你如今已是涵儿妻室,定要与他夫妻相携才是。”听不出喜怒的短短一句话,让杜婉婷精神一振,竟与出门前,父亲说的一般,心里极是舒服,提了提精神,脆声的回了个:“是”。

      荣庆侯面色不敢,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串着一根红线的镶金边羊脂玉佛,看了一眼,小心得放在杜婉婷的托盘上,近乎命令的道:“好生收着。”

      这块玉佛在众人眼中可能极普通,但钱氏看似平静,眼中却蹿着一团火,双手紧紧攥成拳,指甲刺痛掌心,都浑然不觉。

      她素来傲气,好胜,有城府,背地里的手段,谁也玩不过她,明面上的理字,谁也论不过她,以前无论在娘家还是婆家,她还都没有真正怕过谁。但她却怕极了侯爷,其原由,就是因这尊玉佛而起。

      她并不知道这尊玉佛的来历,到如今也还是不知道,却因无意在捡到这尊玉佛,收入自己的妆盒之内,让端木政狠狠的寻找了三日而莫名的挨了他一个巴掌。说她见着东西就想归为已有,小人行径,利欲熏心……任她如何辨解,都没有效果。当时若不是太夫人死命拦着,她已经被休回娘家去了,端木政一气之下,整整一个月未回府,后因太夫人得了风寒,才勉强回来。从此,她再见着这尊玉佛,会如同见了妖怪似的,既恨又怕,离它远远的,更别说再敢碰它了。

      可是,这些无法阻止她对这块玉佛的好奇,她旁敲侧击的问了许多人,却无一人知道来历,她甚至曾怀疑会不会是莫氏留下的,但却没人见过莫氏戴过这尊玉佛,而且的嫁妆,甭管多贵重的,都已经被收了去,无论卖了还是用了,侯爷从没哼上一声,想来也不会是。

      今日,他却大大方方的将这尊玉佛当众给了儿媳……

      就在钱氏恍惚时,杜婉婷已走到钱氏面前跪下敬茶:“婆婆,请喝茶。”

      钱氏疑目看着她,象似要把她看出一个洞来,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笑着伸手接过香茗,同样浅品了一口,便宜从手上脱下一只祖母绿玉镯,拉过杜婉婷的白皙的手腕,看了片晌后,套在了她的玉腕上:“别的我就不多说,只希望日后,我们婆媳之间有商有量,一家子和和美美才好,有什么不懂的,你尽管来问我。”

      太夫人赞赏的点点头,开口插话道:“嗯,你婆婆这话说的好,这么多年来,她凡事都与我这老太婆有商有量,对上对下一团和气,这点,你可要多与你婆婆学。”

      “家合才万事兴不是?这可是老太太您常告诫我们当晚辈的。”钱氏笑着道。

      堂上又是一阵附和与拍马,太夫人听着很受用。

      二夫人周氏憋了钱氏一眼,用帕子轻轻试着嘴角,掩掉一丝冷笑。

      “媳妇谨记婆婆教诲。”杜婉婷温顺而恭敬的浅笑行礼。心里想着后面还要跪、起那么多次,死的心都有了……

      整整花了近两个时辰,又跪又起又左转右转的,才认完所有的长辈,还有无数的堂兄嫂们,在等着她。

      好在太夫人突然开口道:“已过巳正,先摆饭吧,老四媳妇下午再向叔叔婶婶们敬茶。”

      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即便坐着的,近两个时辰而不起身,也是件痛苦的事,都憋着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敬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