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二 ...

  •   我来到了吴王的身边。在他回府的日子里我默默地等他入宫,在他入宫的日子里我静静地守在他身侧,心甘情愿。他是亲王,我是婢女,我不敢奢望什么,只想竭尽所有守住这细长如水的日子。
      而吴王好像并没有把我当做婢女。他喜欢和我闲谈,天南地北,可说的最多的还是他小时候、他的母妃——高贵美丽温婉的杨氏。他告诉我杨妃是武德九年因难产而亡,留下了高阳公主,他说,他很想她。他还会带我去骑马,马背上的他一如临战的英雄,沉着威严,他说他最崇敬自己的父皇,那个文治武功济世安民的男人。
      吴王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我总会静静地听着,默默地记着,甚至连他说话时的神情我都想记住,因为我一生都不愿忘掉。吴王会在我看着他的时候微微一笑,回看着我,他的眼中有疼惜和守护,然而自始至终澄澈如水的眸子里总让我觉得少了些什么,仿佛那才是我最想要的。
      而我最想要的又是什么?
      流光似水,一转而过,一个恍惚,我已在吴王的宫中待了一年多,这一年多的日子承载了我一生中最美的记忆,我如一条不知险恶的鱼,游得忘乎所以。
      直到贞观十六年,中秋的第二天,皇家围场上。
      “三郎的箭和剑都堪称一流啊,像朕!”唐王朝的君主将手上的弓箭递给一旁的侍卫,骄傲地说。
      “是父皇教得好,”吴王恭敬而答,“儿臣第一次跟父皇学骑射的时候连弓都拿不动呢!”
      “那时你才多大啊!”皇上笑了笑。父子俩一边聊着一边朝以供休息的篷帐走来,我则端起刚调好的酒候在一旁。
      “父皇,尝尝新酿的酒。”吴王从我手中拿过酒樽,敬给了皇上,皇上接了过去漫不经心地喝了一口,忽地皱了皱眉头,低声问了一句“什么味道?”
      “父皇觉得味道如何?”吴王笑了起来,有些狡黠。
      “味道很特别,也很不错,”皇上又轻呷了一口,缓声,“不过太柔,女儿的味道重了些,不是你调的吧?”
      “父皇真是明察秋毫,”吴王不得不承认,“是儿臣宫中的一个宫人调的。”
      “哦,谁这么手巧,让朕看看。”
      一语刚落,我端着托盘的手却是一抖,下意识地看向吴王,他的神色有一丝犹豫,但还是朝我点了点头,示意我过去。
      我在皇上面前跪下,垂首,“禀皇上,酒是奴婢调的。”
      “把头抬起来。”我听见皇上静静地吩咐,不得已抬起了头,一时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丝惊诧落入那个至尊至上的人的眼中,那眼神似曾相似。渐渐地,我却看到皇上眉宇微蹙,侧首看向了一旁的吴王,良久之后又看了看我,问道:“你祖籍何处,什么时候入宫的,姓什么?”
      “回皇上,奴婢自小在宫中长大,没有姓,养奴婢的嬷嬷只叫奴婢玄儿。”我不知道皇上为何要问这些,也只有老实回答。
      “玄儿……”我听见皇上轻声呢喃,看见他默然颔首,“日后你就姓李吧,朕赐你姓李。”
      刹那间,我愕然,怔愣地看着眼前那个一身玄色常服的男人,不知所措。
      “玄儿,谢恩啊。”吴王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到我的耳畔,我浑浑噩噩地稽首而拜。
      “起来吧。”皇上说着向外面走去,走到我身旁时又停了下来,“你明日就到御前来吧。”
      一句话,我却像是被推进了万丈深渊,怔怔地立在那里忘了谢恩,而皇上早已走远。
      “玄儿……”一只温和的手握住了我的肩膀,我侧首看着那清俊疏朗的脸庞。
      “去吧。”吴王轻声,澄澈的眼眸里我依然可以看到似兄长一般的疼惜,却再无其他。我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要我如何告诉他我舍不得的只有他?

      我终是来到了御前,每日奉茶、研墨,为深夜里还批阅奏章的皇上点上灯,简单的日子寂寞而漫长,其实在吴王宫中的日子也同样简单,只是有他在,所有的漫长都成了短促的一瞬。如今,我所期盼的只有皇上召见吴王的时候,唯有那时我能静静地看着他,等待某个时刻他抬起眉眼触到我的目光,朝我轻轻一笑,和暖如往昔。
      我一直以为吴王将我送到皇上身边有他的目的,我一直在等他的吩咐,也许为他倾尽所有就是我毕生之愿,然而他始终什么也没有说。仅有一次他在偏殿里等着皇上,我为他奉茶。
      “还好吗?”只有四周无人时,他才能这般问我。
      一时的恍惚,我凝视着那黑色的双眸,悠远如秋湖,仿佛可以让人沉下去难以自拔。
      “很好。”终于,我低声回答。
      他温和地一笑,不再说话。
      我无声退下,其实没有他我如何能“很好”?只是一路走来我不敢再奢望其他,只求我空荡荡的生命里还有他的影子,让我能遥遥相望。
      可是我的愿望就如我自己一样卑微。
      贞观十七年二月,我来到御前已半年,而此时齐王李佑于齐州叛乱,叛军被镇压后,皇上毫不留情地斩杀了自己的儿子。不知为何我想起了传言中被溺死的公主,皇族之中,何为恩情?
      半个月后一切看似平息,皇上却召见了吴王。
      “你已经在京城住了不短的时间了。”我将茶水奉好,立在皇上的身后,静静地听着他们说话。
      “朕的儿子大都在封地,你也该回封地了。”皇上接着说,轻淡的语气却让一旁的我瞬间手足冰冷。
      “是,不知父皇希望儿臣何时回去。”吴王应答着。
      “这不重要,”皇上的语气依然平淡无澜,“重要的是朕不希望李佑的事情再次发生。”
      闻言,吴王一怔,而后蓦地俯身跪拜,“儿臣誓死忠于父皇!”
      “不仅是朕,还有太子!”
      “儿臣明白!”吴王立刻回答。
      “起来吧,”终于,皇上微微颔首,“六月,你母亲的祭日之后你就回封地吧。玄儿,送吴王。”最后,皇上吩咐了我一句。
      我将吴王送到甘露殿外,他止步看向我,“回去吧。”说完,转身离开。
      我失神地望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陡感一阵荒凉流经四肢百骸,终于禁不住朝他奔去。大概是听到了我的脚步声,他停了下来。他转身的那一刻我止住脚步,一瞬间仿佛万物俱隐,天地间只有一个他朝我一步一步走来,流风回雪处,他安静的笑容温和如初,映在我早已温润的眼眸中。
      他一直走到我面前,抬起手拭去我脸颊上的泪水。
      “回去吧。”他叹息,“知道你好,我就安心了。”
      最终,我还是看着他离开,他在我视线中隐没,隐没在我一生都无法企及的距离里。

      我以为一切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却不想四月初由于李佑叛乱竟牵连出太子预谋反叛一事,皇上震怒,整个朝堂又是一场轩然大波。
      皇上一夜间的苍老让我蓦然意识到他也是一个无奈的父亲。废太子被幽禁后,魏王李泰成了甘露殿的常客,且总带着一丝得意的神色。
      吴王呢,他为什么不进宫?我心中默念着。这是一个机会,他的才能不在魏王之下,品行更在魏王之上,他为什么不来?
      我没有等来吴王,却等来了长孙无忌——废太子及魏王、晋王的亲舅舅。
      “无忌,我这三个儿子,你说该选谁?”皇上苦笑着问,声音里是从未有过的倦怠。
      “皇上,”长孙无忌缓声,斟酌而答,“承乾背德,您仁慈留他性命,臣替妹妹谢您,臣明白您有心立魏王,只是论仁厚还是晋王,大唐早已享有天下,所要的是一个仁厚之君啊!”
      闻言,我默然地看了看长孙无忌,我知道他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劝皇上只立嫡子中的一个,而以魏王的才能和年龄,绝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日魏王若成了皇帝,长孙无忌怕也只能告老还乡了,所以只有立那个还是个孩子的晋王为太子,他才能执掌大权继而操控一切。
      我悄悄退下,调了两杯酒端给皇上。
      “皇上,这是奴婢新调的酒,安神静心,皇上试着喝点儿吧。”我将酒递给了皇上。
      皇上稍稍喝了一口,微微蹙起了眉头,“这酒……味道有些熟悉。”
      “皇上忘了吗,”我浅笑,“去年皇上和吴王在围场射猎时奴婢就为皇上调了这种酒,那时奴婢还只是吴王宫中的宫女呢。”
      忽地,皇上看了看我,而后轻晃着酒杯,若有所思地呢喃着:“吴王?吴王……”
      我看着皇上微微起伏的神色,知道我已经提醒了皇上他并不只有那三个儿子。
      而此时,我的余光触及到了长孙无忌冰冷的神色。
      两日后吴王终于进宫,但在我还未来得及欣喜之时,他却已惹得皇上勃然大怒,我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让他在这当口来惹怒皇上。我不管不顾地奔到了偏殿,却不敢进去,只闻得吴王一声低笑,竟略带嘲讽,“父皇真的是想和亲的吗?”
      “李恪,你给朕闭嘴!”我听见手掌击打案几的声音,皇上的语气极为恼怒。
      良久静默,终于我听见了吴王一声低语,万般苦涩,“我对不起玄儿。”
      一时间,我愣住了,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心却随他疼痛的声音狠狠地绞着。
      我没能见到吴王,而第二日诏书昭告了天下,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
      尘埃落定,一切跟我都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吴王的话我不会在乎任何事情。只是我又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