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回忆当兵的日子
人一生中值得回忆的往事很多很多,我记忆最深最值得回忆的往事就是当兵的日子。
1969年3月,我参了军,也就有了最值得回忆的年月。人们常说部队是一个大学校,是一个最锻炼人的地方,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我就有切身的体会。
当我穿上崭新的军装,心里感到无比的激动。小时候拿着假枪,在残破的碉堡里玩打仗的时候,就多么盼望能当兵啊。今天梦想成真,变成现实。看着全身穿的绿色的军服,想着拿枪的威武,是多么高兴。到部队后,分配在警卫连站岗,在大山沟里,深更半夜一个人站在哨位上,刚开始时心里特别害怕。因为在家时,晚上一个人连厕所都不敢上,还得让弟弟跟着,可现在一个人站在深山沟里是多么害怕。头几回,我不敢站在岗楼里,悄悄地躲在大树后面。要不就带上我们班养的那只小狗给我壮胆。时间长了慢慢也就习惯了。
部队同志间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如一位战友从一班调到三班,一班在开欢送会时,全班哭成一团。而三班在开欢迎会时,又是那样喜气洋洋。我就经历过几次这样的场面。在我调到炊事班时,我们班的战友们和我就痛哭流涕了一场,这种真挚的友情,这种深厚的感情,这种难舍的心情,令我难以忘怀。
刚到炊事班时,由于我们连队分散执勤,一个班或一个排在一个点,我接替老炊事员的工作后,一个人开始给一个班的战友做饭。第一次炒肉时,真不知如何下手,只好把老炊事员请来教我,才把菜炒出来。第一次发面蒸馒头时,也不知道该放多少碱,结果碱放多了,蒸出来的馒头黄得和窝头一样。经过多次实践,终于做的饭菜可口多了。那时候,我给一个班做饭,还喂着两头猪,种着一块菜地,地里种的有茄子、西红柿、豆角等蔬菜,还有红薯、土豆。有一次,我还出过一回洋相,班长对我说下午你去地里弄点红薯,咱们蒸着吃。到下午做饭时,我便拿着筐到菜地里去了,在红薯地里找了一大圈,只见一垄垄的绿叶子,就是不见结的红薯,又跑到菜地里,也不见红薯的影子。没办法只好跑回去问班长,班长正组织全班学习,我问:“红薯在哪块地里?”我话音刚落,全班就笑起来,我都不知道他们笑什么,这时候班长问我:“你没有拿铁锹?”我才晃然大悟,原来红薯在地下,我只顾在上面找了,我以为红薯和茄子、西红柿一样,都是在上面结的果。在连部做饭时,我们几个炊事员到菜地摘菜时,好几次我见他们一到地里先不知抠的吃什么,后来我过去一看,才知道那是一片花生地,我在城市生活多年,真是玉米高粱分不清。
那时候部队要天天学、天天练,我每天做饭,参加训练的次数就不多。有一次实弹打靶,连长亲自给我督阵,100米立式射击,我瞄准靶子就是一枪,报靶后我问连长几环,连长笑着对我说:“瞎猫碰个死耗子,10环!”我真不知是如何打上去的,连长说的一点不错。有一次投手榴弹,因为投真弹,有一定危险性,连队特别重视,在我准备投时,连长问我练过没有,我说练的不多,连长说你别投了,我回答不投就不投,扭头往回走,连长火了:“你给我回来!”我只好乖乖地回来,连长把手榴弹递到我手里,在连长的监视下,我紧张地把盖子拧开,把里面的小环套在手指上,用劲扔了出去,连长一瞬间就把我按在掩体内,连长看了一下距离,随后也爬在掩体内,只听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我成绩还不错,总算及格了。
后来我又调到连部做饭,我们四个人做40多人的饭,比我一个人时热闹多了。我们连长好喝酒,但连队纪律比较严,连长喝酒都是在晚上,连长酒瘾上来,就到我们屋问有什么菜。连长也好交代,有时只有煮的猪皮,连长便让切一盘,放点作料端到他房间。往连长房间送菜时,我们就四个人一起去,为的是一人喝口酒,连长看我们都来了便笑着骂我们馋猫,让我们一人喝一口,就撵我们回去睡觉,我们每人都喝一口酒后,就心满意足地钻被窝了。
部队有很强的纪律性和组织观念,强调思想政治的工作,如每天起床、吃饭、训练、学习、集合、熄灯等都有严密的纪律。一个战友有了思想问题,家里有了事情、生病等,连排干部、班长、老战士都会及时地做思想工作。当一个战士生病以后,连队干部问寒问暖,炊事班会给生病的战友及时端来病号饭,使同志们感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有一次,家里来信说我母亲生病住院,我很着急,连队干部知道后,及时安慰我,使我焦急的心情安定下来。部队这种好的传统和好的作风,很值得地方的同志学习和借鉴。
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大学校,我在部队先后入了团又入了党。对我来说,不论是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还是在思想政治方面,部队对我走向社会和今后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留恋部队的生活,我思念“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军营,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