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中举 ...

  •   贾璇虽被赐给三皇子为侧妃,但由于她还没有及笄,婚期订在明年的五月,如今离着她嫁人还有大半年的时间,索性贾母等人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到不是很急,唯一担心的就是贾瑚今年的秋闱了。

      先前就说了,贾瑚早在几年前就考取了秀才,由于当时年纪小,贾母和张氏不放心他回金陵考试,就让贾代善办了在京参考的资格,现如今却是贾瑚担心妹妹的选秀,主动留了下来。索性贾瑚的功名是实打实自己考上的,可以直接在京城参加乡试。

      其实每年都有这样的特例,不一定所有学子都要回原籍参加乡试,有些人家是因为几辈子都在京城定居,原籍基本上没有相熟的族人,有些人家是因为考生身子不好,经不起长途跋涉,还有些人家是因为家族有功,皇帝特许可在京参加考试。不过,除非必要,一般学子也不会选择在京参考。作为全国的政治重心,京城人口众多,相应的,参加考试的学子无论是人数还是才学都是顶尖的,在这里考试不但不占优势,还有可能受到排挤,所以像贾瑚这样因为担心妹妹而主动留在京城的却是少之又少了。

      乡试的首场是在八月初九进行,离现在不过几日时间,贾瑚自己倒不担心,可是却急坏了贾母和张氏等人。贾母虽觉得贾瑚聪明,但也知道要想考上举人是非常不易的,要不,当年的政儿怎么会考了那么多次都没过呢,一点也没想是不是贾政本身的问题,在她心里贾政无疑最是才华出众的。

      张氏对于贾瑚留在京城考试既安心又担心,安心的是自家儿子不必大老远的去金陵考试,担心的是京城人才济济,会不会因为留在京城而错失了举人的功名。作为书香世家出生的张氏,她比婆婆史氏更了解科举的艰难,只是儿子态度坚决,她又不放心自小没出过远门的贾瑚远行,只能如此了。

      贾璇倒是挺看好自家哥哥的,对于贾瑚的聪明,她比家里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两人一起相处了十四年,尤其是前面几年还天天腻歪在一起,贾瑚能在八九岁年纪就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且本身又不是个迂腐的,一个举人的功名还不是手到擒来。即使这样,也是贾瑚隐藏了自身一部分实力的结果,所以对于这次乡试,贾璇丝毫不担心。

      无论其他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贾瑚还是在八月初九这天,早早带着长随小厮等参加科考去了,只留下贾母、张氏等人焦急的等在府里。

      对于这个朝代的科举制度,贾璇也稍稍了解了一下,与她前世所处的年代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只不过这个朝代的科举,思想束缚更为严重,试卷上基本上不允许除儒家以外的思想存在,名额也更为苛刻,能够考取的人少之又少。

      贾璇不担心贾瑚的考试,但不代表她不重视,事实上,早在选秀之前,她就已经准备好了礼物。那是她亲自做的全套的冠服:月色底海水蓝宝团纹碧竹袍、绛色白玉长青带、白底兰缎朝靴以及一顶青玉金翅冠。贾瑚虽然不及弱冠,但等他进士及第之后,就得装扮起来了,所以贾璇准备的束发冠倒是恰到好处。

      贾瑚果然不负大家的众望,经过了初九、十二、十五三天非人的考试后,拿到了此次乡试的亚元。不说是贾家,就是其他相熟或不相熟的人家也沸腾了。几十年了,除了东府的贾敬,贾家终于又出了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还是将要袭爵的嫡长子,这比贾赦加官进爵更为振奋人心,毕竟贾赦是靠着祖荫,而贾瑚是一步一步自己走出来的。

      相比那些正经的读书人家,有哪个功勋之家是平平稳稳一代代传下来的,都说富贵之家,五世而斩,但这也是分情况的。对于贾家这样的功勋之族,那是再正确不过的名言了,但是对于像孔家、张家这样的百年豪族,那就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比起贾母和张氏,贾代善更期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家儿孙由武转文,所以对比当时一心读书的贾政和整天无所事事的贾赦,他自然是偏向了幼子。只是由于贾政外强中干,迟迟没有考取功名,而贾赦在妻子张氏的劝导下反而一改之前的散漫,变得上进了,才使得贾代善又重新将目光转向了长子,奈何贾赦实在不是个读书的料,就在贾代善失望之极、一筹莫展的时候,刚进门不久的张氏怀孕了。

      长孙贾瑚的出世,使得贾代善决定将改变家族命运的担子交给贾瑚,所以他没有反对妻子史氏的想法,顺势将孙子接在了自己身边,打算亲自教导。而贾瑚果然不负他的期望,小小年纪便才思敏捷、举一反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这就让贾代善更加满意了。现在贾瑚才十多岁就考上了举人,要不是怕耽误了自家孙子明年的春闱,他都要大大的摆上几桌好好庆祝一番了。

      不过,贾代善毕竟不是个妇道人家,关键时候还是挺能把握大局的,所以当贾母提起备席宴请亲朋的时候,被他驳回了。贾母愤怒了,觉得自家老头子太过分了,孙子好不容易得了这天大的荣耀,他还拦着,有这么当祖父的吗?她还准备好好的跟相熟的姐妹们炫耀炫耀呢,要知道,不是谁家的孩子都能考上举人的,更何况她的瑚儿才十多岁,这些年来,除了姑爷林海,这可是头一个,可惜瑚儿已经定亲了,要不然就是公主娘娘也是娶得的,她可是记得当年的林海就是自家老头子从皇帝手中抢过来的。

      贾代善知道史氏经常犯糊涂,这些事儿跟她讲不清楚,就把贾瑚叫来让他亲自去说。贾瑚好说歹说地劝了半天,史氏总算是接受了孙子的说法:怕早早地庆祝泄了气,犯了神明,明年会试时反而失了先机。古人对鬼神一说一向在意,贾母也不例外,见孙子这样说,只能按耐住了心思,决定明年一定大肆庆贺一番。

      随着贾璇的册封圣旨以及贾瑚的中举,荣义侯府又迎来了一阵登门拜访的高潮。贾瑚跟着祖父和父亲接待了几天客人,就被贾代善以好好复习准备明年春闱的借口给安顿在了他自己的小书房。索性贾瑚自己也不喜欢整天被人评头论足的,虽然别人说的都是好话,但再好的话也耐不住天天听啊。

      荣义侯府仅有的几个孩子,除了被养在张氏跟前的长房嫡子贾琏和庶子贾琦,以及先前随着贾政在德州任上,今年年后已经到家学上学的二房庶子贾璃,其他人都养在贾代善和史氏跟前。现在贾璇被皇家看中赐给了皇子,贾瑚小小年纪就夺得了乡试会员,剩下的贾珠和贾琼就成了众家争夺的香饽饽。

      除了特别熟悉的人家知道贾母的两把刷子,大部分的人都以为这是贾代善和贾母的功劳,所以在听说贾瑚已经和淑惠县主订婚之后,众人就把目光放在了贾珠和贾琼身上。贾珠今年十一岁,贾琼九岁,虽然年纪稍显小些,但不是不能定亲,家世相当的人家都想着早早把两人定下来也省的将来后悔。

      对于这种现状,张氏是不在意的,她的两个儿子,长子已经定亲,次子才八岁,还早得很。贾代善也不急,倒不是他不关心孙子孙女,是因为他知道贾珠、贾琼没有个超品侯爵的父亲和出身世家的母亲,要想找个更加满意的对象,就只能等过几年贾珠也考个功名了,即使只是个小秀才,对两人的婚事也是有益无害的。以贾珠的水平,一个秀才还是难不倒他的。

      而最着急的就是贾母和王氏了。在所有的孙子一辈中,贾珠无疑是贾母最喜欢的,先前她就想把娘家的侄孙女嫁给贾瑚,但是因为一方面张氏不愿意,另一方面是有了更好的选择——淑惠县主,所以只好放弃了。现在轮到贾珠的婚事,贾母怎么也不想放过和娘家联姻的打算,正好史家二爷史鼎的嫡长女史湘雪今年十二岁,堪堪比贾珠大一岁。一个是公爵次子的嫡长子,一个是侯爵次子的嫡长女,两人再合适不过。再加上史鼎的哥哥史鼒身体不好,没准将来的爵位就落到了史鼎头上,到时候史湘雪的身份水涨船高,连带的贾珠也会更上一层。

      越想越觉得可能,于是贾母连忙给娘家侄媳发了帖子,希望她们过府一聚。和贾母一样,王氏也想着和自己娘家联姻。由于王氏不像原著一样大权在握,所以没有法子左右贾瑚、贾琏等的婚事,但是作为贾珠的母亲,即使是贾母,想要插足贾珠的婚事,也要经过她的同意。

      王家就两个嫡女——王熙鸾和王熙凤,王熙鸾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去年就订了亲,再加上王氏和长嫂史氏一向不和,所以两人自然没戏,那就只剩下今年才六岁的王熙凤了。对于这个性格活泼的侄女,王氏是非常喜欢的,对着她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贾琼,只是她和贾珠差了五岁,等她及笄的时候,自己儿子都二十了,难道要自己儿子等着?王氏犹豫了。

      只是随后,王氏的犹豫就结束了,她决定就订下王熙凤了,虽然两人年纪差的大些。但总比史家的小姐要合自己心意吧。别以为前几天婆婆和史鼎的夫人说了什么她不知道,老太婆已经将她的儿子女儿都抱过去了,还想在儿子的婚事上插手,也不问问她同不同意,要知道她才是珠儿的亲娘。侄女小就小吧,先给珠儿准备几个通房丫头,等她及笄了再嫁过来,也好帮自己,王氏想着。

      只是,史氏和王氏的这一番心思怕是要白费了,贾璇认为,以贾代善一心想要自家武转文的想法,怎么会让孙子娶功勋之家的女子,怕是到时候的珠大奶奶还会是命定的李纨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中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