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指间沙 ...
-
(梁承圣三年五月)
山城在云雾缭绕中,朦朦胧胧恍如仙境。
峡江两岸壁立如削,巍峨峥嵘,云天一线,气象萧森。
“瞿门天险,果不虚传!”魏军的使者赞叹着造化神奇,语气却似乎含着轻蔑。
萧韶暗暗皱眉,没有接话。
使者盯着他的脸,继续说道,“我军出师以来,所战皆捷。巴、濮之民纷纷款附,前日巴州刺史牟安民已归降。”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萧韶的神色,果不其然,在那张无可挑剔的精致面孔上找到了一丝动容,也许可以称之为慌乱,不由得意起来,
“天数有违,江山难恃,望萧使君以本州(信州)苍生为念。”说完,象征性拜了一拜。
萧韶见使者之前,本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听完这番话却依然不免心头震恐,收敛了心神,回了一礼,道,“上游诸将贪图富贵望风而降,这才使巴蜀轻易为魏朝攻占。……我身为宗室,因偶然的际遇受到皇帝特别的恩典,出任本州,又奉皇命讨伐不臣,身居边陲要地,担负着捍卫京师的重任,唯有尽忠报效而已!明公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说到最后语气不由转为激昂。
使者不再多言,傲然离去。
萧韶回头,面对身后的长史,叹道,“此战,在所难免了。”
长史低头回道,“殿下可有何御敌良策?”
萧韶双眉紧锁,语气却是镇定的,“敌军在上游集结,兵势极盛,如今正值水涨,敌军如果顺江而下,我们无法抵挡……,我已经派人往江陵求援,信州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藩屛下游,不容有失,至尊想必也不会坐视。白帝城距江陵顺流不过二日……”
“恕下官直言……援军恐怕是……来不及了。”长史的声音控制不住的发抖。
萧韶沉默片刻,平静地说道,“惟有立刻溯流进击……我宁可战死,也不降北虏。”
萧韶一直认为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人,当年侯景之乱,他受太子(萧纲)所托,带着密诏逃出建康,向上游(荆州)藩镇的萧绎求援,萧绎让他做《太清记》叙述在京师的见闻,他就隐瞒了宗室们隔岸观火倾轧争利的丑事,从此得到萧绎的信任,仕途平步青云;首次出征,他就轻易攻克了巴州……也许上天会继续眷顾他,这一战,未必就没有胜算吧?
那天的江面与晚霞同色,天地间赤红一片,这是被他最后映入眼中的景象。
萧韶恢复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活着,闭上眼,渐渐回忆起那场一面倒的战斗,敌军势不可挡,他眼看着身边的士兵纷纷倒下,竟无计可施,混乱中被护卫的亲兵推搡到江边逃生的小船上,才免于被俘。
“就剩下我一个了吗?”失败的耻辱铺天盖地的袭来,或许还夹杂着后悔和自责的情绪,他伏在船舷上痛哭起来,不可遏制。
“还有什么颜面见至尊(萧绎)……”
最失意的这一刻,不知为何就忆起了过往,好些年之前,他还没有任何官职的时候,东宫经常举办奢华的宴会,参与者大都是当时最有令誉的文人,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美得炫目,而他和某个人常被同时邀请……
突然惊觉,回忆中绝大部分甜蜜与忧伤的画面里,都盘桓着那个令他迷惑的身影。
“子山……”他不由抽噎起来,“如今的我,再没资格嘲笑你弃军而逃了……我终于明白了,那个时候,你并不想……”
泪水一滴滴落到江里,了然无痕。
“等我回到江陵……就算你还恨我,我也要……见你!子山,子山……“萧韶凝视着江水,喃喃自语。
承圣三年四月十一日,萧绎使散骑常侍庚信等聘于(西)魏。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