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再过三日便是镇上的集市,大舅吃早饭时便交代自己那日要跟他去镇上把给孤儿的四亩地领了,种不种两说,但村长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正好要赶着集去自家缺的东西也好一并买完。

      赶集当天一大早便被大么么喊了起来,李凡揉着眼睛,坐在自家的骡子车上,听着大舅跟大么么算计着要买些什么。

      大么么回身看见李凡似是清醒了一些,便把出门前准备的饼子塞给他一个,道:“凡儿,你先吃个饼子垫一垫,等到了镇上让你大舅给你买好吃的。”

      李凡有一口没一口的咬着饼子,反驳说:“大么么,我不是小孩了,哪里还要好吃的。”

      李大壮两口子相视一笑,虽是不在意那李凡的话,却也不再言语。

      赶了有一个半时辰的车,才到了镇上,在李凡看来这镇子还没有以前社会的一个村大,但却是这方圆几百里最大的镇了。

      东北边陲人口稀少,也并不富裕,所以像国都那样繁华的景象在这里是看不到了,但是,这不毛之地也是有着许多别处没有的特产,来来往往的客商不少,却也不至于冷清。

      进了镇子,先把骡车交与大么么让他去市场等着,李家大舅领着李凡去了衙门办手续,到了衙门也没费什么功夫,官差核对了信息和村长的证明后给盖了一个大印,回村让村长划地就好了。

      这让李凡不禁万分敬仰这大元国的皇帝陛下,惠民制度制定的也太好了,这要是以前的□□,办个无关紧要的小证也要好多天的,更别说划地这等大事了。

      出了衙门口,就跟着大舅左拐右拐的到了市场,不得不说,第一次见着这异世的市场李凡是震撼的,鸡鸭鱼肉,猪狗牛羊,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简直就是一个万能十全杂货铺,哪怕在现代想找一个品种这么全的市场也是难的,本来还对这大集不抱希望的李凡瞬时充满了战斗力。

      找到了大么么,大舅牵着车找了一处空地,李凡和大么么帮着把前几天收起的土豆卸下车,自家吃不这么多,虽说不是很贵但是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大舅看摊卖土豆,李凡则跟着大么么去逛大集。

      镇上的集市很大,因为方圆有二十几个村子都靠着这集市买卖些生活用品,说是集市倒不如说是杂货市场,农村自家吃不完的青菜,家里腌的酱菜,自家不用的旧货,还有锅碗瓢盆等等好多东西,甚至在边边角角的地方还有卖牲畜的地方。

      因为还不到冬季,所以一些南方来的客商还没有返家,细细找还能找到一些外来的新鲜货,逛了半晌,李凡一下就停住了脚步,两眼冒光的往前一奔,满脸傻样毕露无疑。

      “瞧瞧,瞧瞧,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李凡发神经似的念叨了一句,一下挣脱大么么的手,跳到一旁的小摊上。

      摊主是个中年人,一看生意来了,忙笑脸相迎道:“小公子随便看一看啊,我这都是南方的海货,在北方都是稀罕物,公子要有上眼的,我给公子便宜一些。”

      李凡一边在小摊上挑挑拣拣,一边嗯嗯啊啊的答应着,看的旁边大么么不禁摇摇头暗叹着:“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挑拣了一会,李凡便把手伸向了最初的目标,一堆黑黢黢的“干海参”问道:“老板,这个怎么卖?”

      老板一看说道:“不瞒小公子,这海黄瓜是我们那的人潜水拾珠的时候顺便抓来的,渍盐晒干了在一泡水就能变的挺大,出门拿着不费事,平时放粥里熬还能省些粮食,味道虽说说不上好,但也有股鲜亮劲,你要喜欢想尝尝鲜,我送你几个便是”。

      李凡嘴角抽了抽忙道:“这可使不得,老板,我还想全买下来呢,这东西我没见过,回家还想好好研究呢。你说多少钱吧!我全要了。”说罢还往自己怀里拢了拢一副败家孩儿的样子。

      老板为难的看了看李凡身后的大么么,看他家大人点头,才估摸着他家大人能接受的价格卖给了李凡,又细细的教了李凡海参的泡制办法,除去海参,李凡还称了不少鱼干,虾米还有蚬子干。成功把大么么给的零花钱花干净,随后跟大么么又买了些鱼肉就回到自家骡子车边上。

      刚到车跟前便看见自家大舅拿着一只糖葫芦在那摇摇晃晃的跟李凡显摆,李凡嘴角一抽,却也不能辜负大舅的一番好意,只得接过来,北方的山楂肉厚,绵软。口感好的很,李凡吃了一颗,又硬塞着给了大舅大么么一人一颗,剩下的用油纸包了起来,准备拿回去给二舅和舅妈尝尝鲜。

      半日一过,集上的人便三三两两的散了,李家的土豆也卖的差不多了,大舅大手一挥,收了摊,领着李凡俩人去了街边的面条摊子吃顿好的。

      李凡本以为是普通的手擀面,正一个劲的劝大舅回家去吃,却不想被大么么阻止,笑道:“那面条摊子的老板是西北逃难过来的,有着一手好的抻面绝活,你大舅就好他那一口,说他那面条实惠好吃,还说看那抻面就跟看杂耍似的喜欢的很,来一回县城就得尝一回,凡儿你可是拦不住啊”!

      李凡一听来了兴趣,原来这个世界也有兰州拉面啊!当下也不阻拦了,跟在大舅身后兴致勃勃的也要去见识见识。

      远远便看见小摊子旁边的桌子上坐满了人,看来这面条的味道属实是好,一到近处大舅就熟悉的跟那面瘫子老板打了招呼,也不着急坐,就在那煮面锅前瞧老板拉面,一抻一挑之间让李凡大呼精彩,跟这位相比,学校旁那拉面馆的师傅简直弱爆了。这位拉的可是真正的龙须啊!简直太帅了!

      一碗面下锅,李家大舅带头鼓起了掌。旁边的食客也大声的吆喝起来:“老板,你就这么青天白日的拉面,不怕有心人把你这独一份的手艺学了去啊?”

      面摊老板是个憨厚的汉子,这会全没有了拉面时的灵巧劲,只是一个劲的摇手说着:“难得很,难得很,学不去。”又一转头对着李家大舅说:“大壮兄弟,你和嫂么么先找个地方坐,还有一碗面下锅,之后就给你弄。”

      李家大舅道了谢,就领着俩人坐到了刚空出来的桌前,李凡左右瞅瞅,发现这虽是街边摆的小摊子也是干净得很,全然没有现代大排档的脏乱差的卫生条件。可见这老板也是用了心的。

      李家大么么细心地给李凡擦拭了筷子,又好奇的问:“大壮,这老板就这么在这大街上拉面,真就不怕被别人偷学了手艺去?”

      李大壮哈哈一笑,说道:“还真是没人能学会,先前有人不信邪,趴在面瘫前学了半个月都学不成。最后这赵生兄弟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告诉了他原因,原来这面条,一个是抻的技巧要好,另一个是和面的时候讲究的很,就这一碗面条没个五六年的功夫是出不了师的,光学和面就得两三年呐。这么一听谁还去学这手艺,别说一碗面条挣不几个钱,就是等学成了。这老板也早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说话的功夫,老板端着三碗面和一碟酱肉放到了桌上说:“我昨个刚做的酱肉,难得大侄子来一回,给他尝尝鲜”。

      李家大舅一看:忙说:“使不得,使不得。就吃碗面条哪能还让你送东西。”

      老板推拒了一下,假装虎起脸:“大壮兄弟回回都来捧我的场,那初到此地的第一锅面汤还是你家的鸡呢。怎么还跟我见外啊!”

      李大壮一听,忙道:“那也是咱们有缘,等入了秋,我和我家二弟上山,打着山鸡,再给你送几只来,你不说这鸡汤拿那山鸡熬最入味了吗。”

      “那敢情好,我就先谢过大壮兄弟了,嫂么么还有大侄子你们慢吃,我去忙了。”

      李凡等老板一走,就挑起一口面条刺溜吃进嘴里,大呼好吃。刚刚这面条一端上来那股葱油和鸡汤的香味就差点没让李凡流口水了,大吃了两口,才在大舅和大么么调笑的眼神下住了口,慢慢红了脸,真是丢人,见了吃的不要命啊!

      忙转移话题道:“大舅,刚刚老板说咱家的鸡给他了,怎么回事啊!”

      李家大舅笑眯眯的看着李凡答道:“这老板叫赵生,村子让马帮给截了,他和她娘子从西北逃难过来,一路奔波,银子也花了个精光,眼看着就要去要饭了,正好我和你二舅那天正好来集上卖公鸡。看他和她娘子可怜便送了他一只,他就用这一只公鸡和自己剩的几斤粮食,把这个面摊子给支了起来,也算是个奇人了。”

      李凡一听不禁在心里竖了竖大拇指,哪里是奇人,这简直就是个神人啊!这要搁现代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人物啊。

      几人呼噜呼噜的吃完饭,大舅拜别了面摊子老板,就去取了自家骡子,跟着李凡俩人回家去了。

      摇摇晃晃的一个多小时,李凡到家时完全没了早上那股张扬劲,跟二舅,舅妈打了个招呼就到自己屋里趴着去了,这浑身颠答得骨头都快散了。却不知这一耽误让他错失了一件自己一生中唯一一件大事的决定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