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西出阳关 ...
-
深秋的日子,本就令人伤感,昨日还生气勃勃的绿叶红花,转眼间就落成一地枯黄。入了夜,秋风吹得寒叶瑟瑟发抖,愈发添了凄凉。
从年初开始,哲宁便不再喝药了,福晋让人送来的燕窝人参也放着不动。无论身边的侍女怎么劝她要为大阿哥的前程考虑,保重身子,哲宁都推掉了,只说生死在天。人没了信心欲念,吃再多的药也无益。如今,自己深刻地感觉到,大限将至…
正厅里传来久违的脚步穿梭之声,接着是身边的侍女说福晋来了。
哲宁半支起病来一直孱弱不堪的身子颔首道,“福晋。”
“你躺着吧。”虽是住在同一座宫宇,雨晴上一次和哲宁单独谈话,还是那次她来求自己抚养永璜。原本就呆滞无神的人,此时病中青白脸色,眼下凹陷,越显形容憔悴不堪。
哲宁其实早就预料到,弘历并不会来的,却也没想到,她会来。几年未见福晋,她还是神韵超然,眉眼间还是记忆中一贯的淡然,仿佛深宫中的纷扰与她无关。她咳了两下才费力道,“四爷的脾气我是知道的,自然不肯来,福晋何必来沾这晦气?”
”晦气不晦气的,我并不信那个邪。”
到了这份田地,哲宁与往日截然不同,终于不再是木木讷讷,而是无比的释然,“到头来,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福晋若是有什么要发落的,我自然毫无怨言。”
雨晴淡淡地摇头,轻声道,“这几年不见,也料你不好过。没别的,到了如今,我只想问你一句…为什么?”
“对啊,究竟是为什么?”放着泰然的日子不过,反而起了害人的念头,并且那么做了?哲宁也问了自己无数次。“原是为着永璜,可做出了伤天害理对不起爷的事,反而误了他。”
雨晴早有此猜想,却不料她会说得如此明白,”是了,从前就数你最不争不抢,连四爷也说你最安分守己,然而这安分守己背后是怎样,也非旁人能知晓的。只是,我从前与你无冤无仇,也从未亏待过永璜,倒不知道哪里遭你嫉恨了。“
哲宁费力地坐起身,向雨晴深深地弯下身去,”终究是我对不住你,倒谈不上嫉恨。说到底,我只是有几分不甘心罢了。你我同为富察氏,却是天壤之别。永琏落了地便是无比尊贵,而永璜…莫论皇上、贵妃,就连四爷都不肯正眼瞧他。我心里头何尝不知道,自己没本事、也没本钱与福晋较量,是自不量力,只不过日子久了,听多了旁人的闲话,信了,被人当了刀子使都不知道。“
”你如今倒坦然。”见哲宁话匣子开了,好像意犹未尽,雨晴便又沉默了下去。
哲宁自嘲地笑了笑,又缓缓躺下。大约是长久不见人了,又仿佛觉得自己是将死之人,她竟破天荒地对一直畏惧、敬而远之,又隐隐羡慕的福晋敞开心扉。“合宫上下都道,四爷与侧福晋是青梅竹马,最宠她,对福晋左不过是敬重,看着富察家的面子,重视嫡出。可这几年静下心来,我倒想明白了,越是心尖上的,越要藏在心底。相反,我也想明白了,这一宫上上下下也只有你是真心待爷的,怎么说也不会去害他的孩子,我原也不该有什么好担忧的。糊涂!“
她俯在榻上咳了一阵,艰难地幽幽吐道,”如今我唯一的牵挂便是永璜了。其实我也想明白了,我死了,便是为永璜的前程最好的打算…“
雨晴原想说几句宽慰的话,但看她对自己的死如此释然,话也在理,便只说,”四爷素日最顾及颜面,自然不会少了你的哀荣,也必不累及永璜。“
”是啊,死后的哀荣,不过是给活人看的,“哲宁疲累地闭上眼,抚着堵塞的胸口,呼吸已越发费力,”不承想,如今能嘱托的人,只有福晋您。罢了,永璜好,我便可以安心地去了。“
雨晴此时也不免生了几分惋惜,但在宫里日子久了,越发的波澜不惊。再说,哲宁即便替他人做了嫁衣裳,终归是咎由自取。夜深了,惦记着弘历定还在自己屋里等着她歇下,便起身淡然道,“如你所说,我为了四爷,不会亏待他的孩子,你大可放心。”
—
宝亲王侍妾富察氏就在不久后的一个腊月的数九寒天里,默默地病逝了。
雨晴办过了一回锦瑟的丧事,例子都是现成的,倒省了不少事,只念及她生育永璜,在先例上头添了些。在场面上,弘历自然是会什么都不吝给她,便只说,“全凭福晋吩咐。”
然而,最糟心的是,永璜如今已六岁多了,上了书房,是个半懂事的孩子。哲宁禁足后,为了顾及他日后还要在宫中做人,雨晴早已严禁了乐善堂的宫人对于哲宁禁足的原因说三道四。可如今哲宁死了,永璜在阿哥所那样人多嘴杂的地方,自然能听得不少闲话,雨晴便特讨了贵妃的恩准,将永璜接到乐善堂住一段时日。
永璜一直由阿哥所的嬷嬷太监们看养大的,身量虽比小他一岁的永琏高些,但显得更柔弱,性格也不像永琏灵敏好动,而是随了哲宁怯生生的性子,因此越发不得弘历青睐。这两个儿子鲜明的对比总是让雨晴看得十分心疼。毕竟,孩子时无辜的。
说到底,永璜那么小的孩子对嫡母、庶母的区分只是一知半解,且他从小每见了雨晴就觉得十分亲切,如今忽然能和弟弟在一处同她玩耍,他觉得受宠若惊。最难能可贵的是,永琏虽性格内向,待只有三岁多大的小妹妹玉瑶极好,下了书房便爱逗她玩,也处处护着她,令雨晴十分欣慰,也会不经意地说于弘历听。渐渐地,弘历也对永璜少了原先因哲宁而生的嫌隙。
若妍如今肚子日渐大了,常常同雨晴逗弄几个孩子时,眉眼间也总会多出几分慈爱。越是如此,她和雨晴便越发小心谨慎。其实,哲宁即便不说,雨晴也知道,高金二人在背后定对她挑唆在先,她才会对永琏下手。如今只得乐善堂的各院里多添了自己人,这几年倒也安然无事。
然而,雨晴闲下来却不由地想,家里这些到底是鸡毛蒜皮的事,比起朝中的事总显得微不足道。
准噶尔的战事刚议和了,西南一带的苗民却又蠢蠢欲动。早在雍正初年,当时任职云贵总督的鄂尔泰便开始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让当地土司统治下的苗民归顺朝廷。鄂尔泰虽办事颇有成效,但苗民世代土司统治,一下子改派满汉流官,又要征粮,即便大多顺从改流,但终究有不少不安分之人在背地里煽动民心。
雍正十二年初开始,西南一带传“有苗王当出”而发动起义,叫苗人反对流管统治,结果到了年底,苗民果然聚众反叛,蔓延内地,阻塞驿路,官兵力不能御。上至雍正、下至学士巡抚,都十分担忧。苗民起义人数不多,但失了朝廷在边疆之地的威力事大。
雨晴不禁想,宫里如今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忽而宁静,忽而焦心。
这日她正与若妍和几个孩子在一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看着若妍给未出生的孩子绣着肚兜时,外面便说弘历回来了。
一进门见弘历一脸暗沉,又刚听了人说起苗疆多半要动兵,若妍也猜得一二,知趣地向弘历行了礼便回去了。
二月的天里,雨晴怕孩子们着了凉,殿里总是烧得热热的。弘历素来性子燥,一路走进来已出了一身细汗,雨晴见状,上前替他除了外袍,边执着绢子为他擦拭额上颈间,边说,“怎么这般急着过来?”永璜、永琏也小大人般上前给阿玛请安。
平日里,弘历见几个孩子在,必会逗弄一番小儿女、问一问永璜的书,今日却只皱眉向乳母丫鬟道,”先将阿哥格格抱下去吧。“
众人出去了,雨晴知道弘历有话要说,便默然不语,只自顾自地坐回榻上。
弘历来回渡了几步才缓缓开口,“皇阿玛要鄂尔泰回贵州平乱…让我跟着去办事。”
“去贵州?”雨晴听了心里不免一惊。一直以来,弘历在军机处协助鄂尔泰与张照处理苗疆事物,可若真要去,是个极偏僻的地方单程就需一个月的光景。如今又动起了干戈,即便苗民势单力薄,终究还是个是非之地。
弘历见她蹙起了绣眉,自然知道她忧心什么,不等她说便宽慰道,“我又没上过战场,不过是让我去跟着纸上谈兵,你放心。“
雨晴踟蹰了片刻才点头道,“什么时候动身?”
“事情原就紧急,苗疆又路途遥远,皇阿玛说两日后动身,”弘历再次面露难色,又半向雨晴解说,半倾诉地懊恼道,”苗疆的事你也知道,改土归流原是为了让四方百姓不受土司欺压,过上安生的日子。鄂尔泰也是呕心沥血,委派的官都是清正廉明之人,前些年他在任时还亲自带领官员、富户捐助居民。朝廷又免了贵州这一年的钱粮以示抚绥救恤之意,可那起子反叛之人恬不知耻,实为乱党刁民,勾结熟苗,抢劫居民。”
”好了,“雨晴听着一面与他同样义愤,一面觉得弘历苦口婆心向自己辩解的样子好笑,于情于理都是挽留不得的。”你说了这么多,我何尝不懂。你去便是了,这里有我、有额娘,天大的事也只能替你撑着。既两日后就动身,我这就吩咐丫头们给你收拾行李。“
别语缠绵不成句,她何尝不是一样的不舍。正要转身唤殿外的人,却已被弘历收入怀中,细细地胡茬有一下没一下得蹭过她的脸颊。
“我知道,”弘历的微笑中满是歉意。这个女人,不知是怎样的魔力,她在这样的时候越是温柔懂事,他就越发留恋不舍。“我只是有些舍不得你,舍不得孩子们罢了。”弘历的手抚上她的背脊时,却忽然僵住了。
雨晴觉察到,从他胸前抬眼道,“怎么了?”
“今日朝堂上还有一事,”弘历欲言又止,缓缓说,”这遭苗疆又要用兵。云贵的兵马不济事,要调动两湖、两广的兵力助阵,又难免要策凌将军前去领兵。科尔沁的使臣说,既先前和惠公主…薨了——“
”——他们又要求娶三公主,是不是?“雨晴想明白了,有些焦急地问道。
弘历叹气道,“是啊,她与春和闹了,原以为拖些时日两个小孩子家便好了,这下岂不弄巧成拙?”
雨晴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消息,缓缓推开弘历,颓然做回榻上,一边替傅恒与可欣惋惜,一边恼他们自己不识时务。宫里只有她一个未出嫁的公主,没有别的人可以出嫁。
”覆水难收,即便她现在想明白了,也为时已晚。”
两日后,雨晴携乐善堂众人在正院里给弘历送行。孩子们不大懂,只乖顺地叫着”阿玛,“任弘历抚摸着他们的小脑袋。
慧如、琪舒二人自打听了弘历要去苗疆,便十分忧心,此时各自执手绢抹着眼角。
众人面前,雨晴怕她们惹弘历不快,便只说了些家常的客套话,弘历也嘱咐了几句替他在皇上跟前尽孝、好生照看苏格格的胎儿等话。
”走了,“弘历临走时说道,似乎并不针对任何人,但目光还是不听使唤地往雨晴身上瞟。口中淡淡的,眼中的不舍却流连在眉间,转身离开时亦挥之不去。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雨晴想来也奇怪了,弘历在家时,也常常忙得不着家,本质和他在外面办差倒没太大的区别——每日去钟粹宫晨昏定省,回来再受侧福晋、侍妾们的请安,照顾孩子的起居,查问永璜的功课,打点乐善堂一宫人的琐碎,不觉间也就到了天黑。
如今数来,也当了七八年的皇子福晋,什么伤春自怜的闺阁闲愁都早已被压在了心底,取而代之的是忧国忧民、齐家理事之余的几许柔情,时而平淡,时而热切,却从来都令彼此在煎熬中乐此不疲……
然而却不知为何,离别总还是会惹起她小女儿般的相思之情,夜里不免多念上几阙诗,弹上几曲词,窗外的花在暮春时节凋零时也莫名地惹人惆怅。
五月末,若妍顺利地产下了弘历的第三子,让雨晴和贵妃各自松了口气。雍正在病中听了也十分欢喜,赐名永璋,取“弄璋之喜”的好意头。雨晴给弘历写信报喜,不过千里迢迢,回信蹉跎到六月才到京城,也只说知道了,略表欣慰。
平常弘历来信时不过是简短地叙述着宫务,读起来和奏书差不多,落笔也仓促,大多是”日来事冗,恕不多叙”等语句,最多也只会在收笔时写两个字,“甚念。”
入了夏,皇帝的病非但没有因天暖而有所好转,反因他素来怕暑热而加重了。太医院的口风再紧,也难免九州清晏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露出忧虑之色,到了六月中便有不少人窃窃说万岁爷大限将至,合宫上下人无论信不信传言,都人心惶惶。
身为众人心中默认的储君,弘历孤身在苗疆,军机大臣们深觉不妥,但怕提议快马遣弘历回来反倒遭雍正的忌讳,纷纷缄口结舌。
诸事繁多,此外还有三公主出嫁的事。雍正封了她为和硕端柔公主,熹贵妃一时为她安排嫁妆忙得不可开交,只待下嫁的人选。可雍正将公主指婚给博尔济吉特氏齐默特多尔济的旨意刚下来,三公主就按捺不住了,据说在自己住宫里大吵大闹,怨科尔沁遥远荒凉,哭着说要上吊。熹贵妃、庄亲王、庄亲王福晋劝了也不见好,雍正震怒,将她关在九州清晏的暗房里。
自打赐婚的旨意下来了,傅恒就再也没有提过可欣,仿佛他们之间的过往从未发生。雨晴正出神想着一件件愁人的事,便只听正院里一阵仓促地脚步声。
“主子,不好了,”彩云慌慌张张地进屋,竟忘了行礼。
如今她在宫里也日子久了,原先的毛躁早已改为圆润稳妥。雨晴见她难得失了分寸,心下知道事情非同寻常,也不怪罪,起身询问,“怎么了?快说。”
“三公主不好了,叫您快去九州清晏走一趟——”
雨晴叹气道,”她在那里哭了三天三夜,米水不进,皇上也未曾心软,还下旨不准任何人探视,你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主子,你且听奴婢把话说完。皇上说,她若是要上吊便随了她,如不答应出嫁便…赐死!“
雨晴手中的账本”拍“地一声落到地上。她不顾着捡起便起身,兴许激动,”你说什么?“可欣的任性,终究成了祸害…
彩云忙上前扶住她,”主子,咱们快去吧,皇上身边的苏公公还在外面等着呢。”
“苏公公?”雨晴诧异问道。
“正是,皇上亲口说让您去劝劝三公主,不然旁人怎敢擅自违旨?”
—
一路跟着苏培盛到了九州清晏,雨晴都十分纳罕——贵妃、庄亲王夫妇这两个亲生父母都劝不住可欣,雍正怎会平白将这摊子扔给自己?不过既如此,也想不了太多了,到了这样的关头也不能替傅恒抱不平了,只愿能让可欣宽心些。
雨晴从前只见过九州清晏的正殿以及几间前面的配殿,再后面的偏殿则从来没有踏进过。苏培盛带头,也不知走了多久才到了最靠后的偏殿前。院里萧条寂静,丝毫不像圆明园任何其他宫宇,梁间仿佛还可见几缕蛛丝。
走到了门槛处,雨晴有几分不确定地探头望了望,才听苏培盛说,“福晋请进吧,奴才就在外面候着,”说着把彩云也拉着不叫进去。
时值午后,外头太阳正晒得烈,但这屋子的窗都用黑布遮上了,一进门便如入了夜一般。
忽然昏黑看不清,雨晴只得摸索着墙进去,过了半晌双目才渐渐习惯了黑暗,隐约看见有个榻上伏着一个人影。
”可欣?“雨晴探道,”是我。“榻上的人影方支起了身子,雨晴走近了才看得更清晰。若不知道是可欣,在青天白日里见,定会以为变了个人,此时只见她身形嶙峋,脸色憔悴苍白,双眼暗淡无光,头发散在脑后。
”四嫂…“可欣看见了她哽咽道,说罢又委屈地小声啜泣。
雨晴上前坐到榻旁,一边拉住她的手,一边拿自己的手绢替她拭泪,眼中也泛起泪光,开口也不忍苛责,“欣儿,你在这里受苦了…”
好不容易来了个人,可欣哭得越发伤心了,直到没了力气才抽泣着停下幽幽道,“你怎么不说我是自作自受?旁人可都是这么说我的。”
雨晴摇头道,“皇家的女子,原就命苦。你自小入宫,为就为的有朝一日与蒙古联姻,亏得你在宫里得皇上皇后疼惜,这些年也快活,可终究也逃不过命运。你明玉姐姐又那般命苦,嫁了个好郎君却撒手人寰,叫你怎么能心甘情愿远嫁…你又从来都比她心气儿高,偏偏又有春和那么档子事。你的不甘心,我懂…若真能闹一闹就不用远嫁,即便闹得厉害些、失了颜面,也划算了。“
听雨晴柔柔地一一细数着,可欣渐渐不流泪了。委屈了多日,突如其来的了解令她惊奇地看着雨晴,忽然让她觉得无地自容。”四嫂,“对不住,是我错了…我对不起傅恒,也辜负了你和四哥的苦心,我千不该、万不该怀疑你们…“
不过,她们各自知道,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晚了。雨晴也知道,可欣与其哭闹,不过是最后一点不甘心的侥幸,想为自己奋力一实。于是,接着自顾自地说,“其实何止宫里的女子命苦,八旗女子也大多命苦。谁不是奉旨成婚——“
”可你和四哥——“
雨晴凄然一笑,“我和你四哥?当日接到赐婚的旨意,我也是百般不情愿。即便日子久了,有了情意,可你看这些年,什么时候不是为了家里的事、旁人的事,磕磕绊绊。人生在世原就有许多无可奈何,哪有个十全十美?”
”我就是放不下傅恒。我已辜负了他一回,不想将错就错一辈子…“
”你放不下他,我明白。可你想,如今皇上已知道了你们的事,若你此时执意不嫁,皇上虽未必真的杀你,但自然会怪罪傅恒,他日后怎么做人?”
可欣眨着眼,仿佛再尽量不让自己流泪,叹息道,“他终是要成大气候
、为朝廷尽忠的人,我不能成了他的绊脚石…如今,都回不去了…”
雨晴觉得话已至此也说得差不多了,又着实心疼她,忍不住伸手轻抚她的肩道,“好了,你这几日都没吃东西,我这就出去和苏公公说,让皇阿玛放你出来,好歹要顾惜自己的身子,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可欣木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