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南囿秋风 ...
-
雍正十年的初夏,满朝野正为了怡亲王之死蒙上一层灰暗悲戚时,不巧熹贵妃又忽然病了。贵妃一向健康,即便人前称病也不过是不愿见人的托词而已,但此次竟十天半月都免了嫔妃们的请安,就连贵妃身边的人也整日愁眉不展,可见是真病得厉害。
然而贵妃就是厉害,管理后宫的事仍一件不落、井井有条,令六宫众人既赞叹又纳罕。雍正也是一边忧心一边赞许,连番骂太医院的人无用,以致几位德高望重的太医几乎日夜留守在钟粹宫。
苗民起义与黄河水患之事此时又闹得厉害,弘历原已忙得几乎不着家,因此到钟粹宫侍疾的事自然是落在了福晋与侧福晋身上。没办法,雨晴知道贵妃本就不待见两个侧福晋,此时病了,若日日见她们在跟前,只会越发给添堵,便只令她们每日来请安,自己一个人在跟前近身伺候着。
与其说侍疾,不如说是学习如何处理六宫的大小事务。雨晴起初还惶恐推脱说怕于理不合、落人口舌,只在熹贵妃再三威逼下才战战兢兢地帮着看些账簿、处理一些琐碎,事事都严格按照宫里原有的旧例,丝毫不错,生怕锋芒过露。
雨晴自认为极善识人,但经过了几年下来与贵妃人前人后的相处,她还是觉得熹贵妃难以捉摸。一方面,熹贵妃总是忽冷忽热,时而赞许、时而苛刻,喜怒难辨。另一方面,雨晴却清楚地知道,熹贵妃在要紧关头,明里暗里从来都是护着她。即便只是弘历的缘故,她也由衷地感激。
然而,不知怎的,雨晴还隐约中觉察到,贵妃此番卧病,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病痛,侍疾也不过是日日服侍着她喝药,陪她抄写经文、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如今她日日来钟粹宫也有半月多了,与这位婆婆也越来越熟悉,虽不能说关系融洽,但各自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初夏的蝉鸣穿破午后炎炎的热气,许是坐在榻上习着账本静得久了,也不觉得聒噪。正要舒展一下腰身时,雨晴才见熹贵妃从内室缓缓走了出来,便起身去扶她坐下,又从一旁的景泰手中接过一碗燕窝,亲手递给熹贵妃。
熹贵妃喝着燕窝,笑嗔道,”你日日来,别说下面的人省了差事,连内务府也是如此。倒是你自己,回去还要照看那两个孩子,忙都忙不过来,怎么还每日来我这儿?”
熹贵妃知道自己说也白说,于情于理都行不通,却仍忍不住叮嘱。当初她真没想到,大家闺秀出身的这个儿媳不仅做人办事上得合宫称赞,连一日一日在长辈跟前伺候这份苦也吃得。起初让她来侍疾只是场面,教她处理宫务也不过是确保她日后有协理六宫的能力,而如今熹贵妃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真心喜欢她在跟前待着。这个儿媳说话做事从来都中规中矩,但也不失犀利风趣,相处久了也时不常会在自己面前撒个娇,也足足替弘历尽了孝道。
雨晴听熹贵妃这样一问,才合上账簿笑道,“额娘若嫌我粗笨,在跟前日日杵着惹您不快,臣妾日后便不敢来了。”
”罢了,你若粗笨,便再没有伶俐的了,”熹贵妃打趣道。又打量着雨晴手中的账簿,”你如今也看了半月历来的账簿,可有什么心得?“
”这…臣妾资历尚浅,不敢妄言。“答得一贯得体。
”我只问你,如今朝廷日日为着西北的战事忙着筹备军饷、后宫的开支能省便省,若要你缩减后宫的开支,如何着手?“熹贵妃见她欲言又止,便说,”你只管说,错了也无妨。“
雨晴想着熹贵妃在治理六宫时一向提倡节俭,便说,”臣妾看着各宫每日的份例,就是常在、答应那里也难用尽。只看每日陈梗米、猪肉、羊肉的份例便可知一二。几个月下来,若能计下每月每宫哪几项份例平均多出来了,适当地消减些份例,便能剩下不少银子。臣妾愚钝…想必,这些额娘也已想到了。“
熹贵妃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那你说,我若已想到了这些,为何没有做呢?”
“这…臣妾不知。“雨晴知道熹贵妃是怕落人口舌、遭受怨怼,但此时她也知道自己不能锋芒太过。
“消减了份例,合宫上下难免会有怨言。如此,倒不是账本上数目如何,而是众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臣妾领教了。“
正说着,屋外传说雍正身边的首领太监苏培盛来了。
“苏公公进来吧,”熹贵妃客气道。见他一脸喜色,淡笑道,”哟,什么事乐成这样了,说来给本宫也乐一乐。”
苏培盛行了礼便哈着腰笑道,“回娘娘,西北刚来的捷报,策凌将军在光显寺打了胜仗,准噶尔伤亡万余人,皇上大功告捷!“
熹贵妃与雨晴脸上都露出了喜色。自雍正七年起,清军在西北连吃败仗,即便后宫也因战事而人心惶惶。几年来噩耗一个接一个,此刻终于有了让众人欢喜的理由。
苏培盛又赔笑道,”皇上如今方得了空,说过一个时辰过来瞧娘娘,才派奴才来回话。”
熹贵妃正欲答话,殿外又传话说四贝勒来了。他是得了前线的消息才提早从军机处离开的,此刻也是兴致勃勃。
”儿臣给额娘请安。前些日子不得空在额娘身前尽孝,十分记挂,特来给额娘赔不是的。”说着,弘历命吴书来将不少补品呈了上去。
”四爷,“雨晴忙起身向弘历见礼、让座。有几日不曾相见,此时只见他虽一脸欣喜,却难掩多日的疲惫、操劳,令她不由地心里一紧。
熹贵妃见弘历口中说惦记自己,眼却不住地往雨晴身上瞟,便打趣道,“我看你这哪是记挂我的病,是上门来讨媳妇的吧。”
雨晴听熹贵妃这么一说,又见一屋子的宫人也暗自垂笑,半是抱怨半是撒娇道,“额娘——”
弘历轻笑道,”额娘哪儿的话。她在您这儿受益良多,哪是儿臣能讨地回来的。“雨晴把自己的额娘照顾地无微不至,无非是为了让他不在朝中分心,想到此,他便心里一暖。
雨晴还未来得及辩驳,只听熹贵妃道,”你能为朝廷出力便是对你皇阿玛与额娘最大的孝心,看你眼底的乌青就知道这几日累了。罢了,你们两个都跪安吧。“
扶着景泰的手起身,目送弘历和雨晴离去,一前一后,映在地上的身影却交叠着分不开。熹贵妃良久才长叹一声,思绪远飘,”你可知道,我护着她,并不只是恨极了皇后,也不仅是为了弘历,更多是为了他…“
”娘娘,奴婢知道,奴婢都知道…”景泰意味深长道,攥了攥熹贵妃的手。旁人说四爷宠高氏,但她们主仆却深知,并非如此…
熹贵妃的眼神越来越迷离。”她比我有福气。如今我与他阴阳两隔,即便是个空念想。我也要护着她周全…“
—
南苑,元代时称飞放泊,自忽必烈后,就是皇家的囿院。出了紫禁城外的永定门,行不过十里路就到了。明代帝王重文轻武,南苑一度衰落荒废,直到满族入关后才恢复繁盛。雍正通宵达旦处理政务,鲜有闲暇之时,自继位起便没有像父亲康熙一样年年骑射游猎,康熙时年年的木兰秋狝到了雍正这里,便一次都没有去过。
但满人的天下毕竟是马背上打下来的,为了代表对满军旗的重视,雍正特派庄亲王允禄、理亲王弘皙与四贝勒弘历前往南苑阅兵。与其说阅兵,不如说是给在弘历一个在满军旗面前露脸示威的机会。自然,比起军机处几个月下来的宵衣旰食,去南苑虽说也是重要的差事,但相对来说要惬意的多。
南苑秋高,金风飒爽,鹿马出没,落雁飞鹰,红果黄叶遍地,意境别有一番豪旷。自明代南囿秋风便已成了燕京名景之一。
阅兵的场所在高地六丈的晾鹰台。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阅完了兵,晾鹰台还设立了箭靶,令诸大臣、侍卫依次张弓搭箭。依照康熙时的旧制,需“亲射五发,中三矢,”才算合格。
从晾鹰台上往下望去,雨晴只见弘历披袍擐甲、腰佩弓矢,在几个年长的亲王身侧显得格外气宇轩昂。此次来南苑,弘历寻了个由头说行宫帐殿简陋,携带女眷多有不便,因此只令福晋一人随行伺候起居。此外,也只有几个宗亲的嫡福晋和可欣与她同坐。冷面的雍正也有心软的时候,见从小在膝下承欢的养女自皇后与明玉相继逝世后郁郁寡欢,知道她最爱在草原上驰骋,便也让她随行,只嘱咐了四福晋好生照看。
跃跃欲试的射击者繁多、技艺不等,雨晴也没心思各各专注,只到轮傅恒时她才替他默念好运,但见他竟连中了四箭,才想到傅恒从小文武都是家中兄弟里最出色的,自己本就无需顾虑。
雨晴不经意地一偏头,却恰好瞧见可欣看得出神。自己当姐姐的没意识到,但转念一想,傅恒如今已是个越发晴朗俊秀的七尺男儿,马背上一身戎装,更是能让女儿家心魂颠倒。
见一旁庄亲王与理亲王的福晋都心不在焉地与侍女闲话,雨晴才接机轻声敲打可欣问道,“看什么呢?”
可欣一惊,这才回过神,嗔怪地看了她一眼,“没什么。”
雨晴抿嘴轻笑,正欲接话却听台下原先的嘈杂骤停。台上的众人也静了下来去聆听。
”奴才听闻王爷小时骑射是先帝手把手教的,如今能一见是万幸,“原来是轮到了阅兵的王爷们、贝勒爷去射靶子。正黄旗的旗主见弘皙欲上前射箭,抢先恭维道。
理亲王弘皙,雨晴从前只听说过,而百闻不如一见。他是废太子允礽的长子,也就是康熙的嫡孙,虽与弘历平辈,却足足比弘历大了十七岁,足以作他的叔叔辈,甚至比庄亲王还年长一岁。弘皙从小养育在宫中,备受康熙青睐,因此到了雍正那里也是恩宠有加。他自父亲允礽于雍正二年死后便袭了亲王的爵位,但经过了父亲晚年的不幸,弘皙一直也算恪守本分、小心谨慎。
毕竟人到中年,又加上多年的养尊处优,即便少时骑射再出色,也难免生疏,弘皙五箭下来只中了三箭,第三箭只勉强算得上中靶心。
众人仍击掌叫好,但弘皙自己还是觉得面子挂不住,便略不自在地笑看弘历道,“贤弟请吧。”
弘历这才翻身上马搭箭张弓。放眼一望,满军旗全体都看着,气愤紧张,雨晴也不禁替他心里打鼓,紧攥着手中的帕子。
可看着弘历娴熟地拉弓、瞄准箭靶,雨晴便知道自己又是关心则乱。五箭发出,箭箭皆中靶心!下面击掌欢呼声比先前大多了。即便侍卫、武将们射箭时能靶靶皆中的也只有寥寥几人。
“还是贤弟年轻,弓马强劲,”弘皙赞道,皮笑肉不笑。
雨晴在看台上刚松了口气,却听身旁传来可欣得意的调侃,“那四嫂,你又是在看什么?”
雨晴却不羞也不恼,索性承认得干脆,”看你四哥呀。”
两个人又各自取笑了一阵,才见八旗众人行了礼,阅兵的雄大场面开始散了。不一会儿,弘历也回到了晾鹰台。
”说什么呢,这般开心?“弘历笑道。看着妻子与妹妹在一起说说笑笑,真是让人心里舒服。
可欣笑道,”四哥马上英姿飒爽,四嫂还没看够呢。“
两个人也只有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小妹面前,才不会如往常一样刻意掩去彼此之间的情愫。弘历见雨晴脸一红,笑得开怀。其实,若自己英姿飒爽,她也不逊色。满族贵族的规矩,即便女眷,在阅兵这样的场合下也是戎装出席。她清丽美艳的脸庞被一袭绛红戎装趁得格外光彩焕发,让人移不开眼。弘历也在她身上留恋了片刻才道,”欣儿想必是看厌了这些繁文缛节,才变着方打趣你四嫂。“
”四哥,我们去骑马吧,“可欣起身挽住弘历的胳膊,又跑到庄亲王面前道,”十六叔,我们能不能跪安了?“
庄亲王名义上是可欣的皇叔,其实是生父,自然对她百依百顺,”你同老四与福晋去吧。只一样,多叫几个身手好的跟着。“
弘历”随便“指了几个站在一旁的侍卫,自然傅恒也在其中,又让马夫替雨晴与可欣迁了两匹马,一列人才徐徐上马纵横。
万绿如海,芳草芊绵,一望无际。几个年轻的儿女挥着马鞭,色彩缤纷的戎装在草原的碧茵上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皇子练骑射是功课必备,弘历此时却只一心陪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女子策马,看着她们能放下皇室妻女的身份恣意玩笑,哪怕一刻也好。
在草原上策马的感觉好比飞起来。御马纯熟,雨晴稍稍一挥鞭就如星移电掣,急速前行。自嫁入皇宫以来,此刻或许是感觉到最自由的时光。雨晴飞速驰骋了一阵,才缓了下来,不经意地一回头,才看身后的良人正盯着她看,报以莞尔一笑,猛地一勒缰绳,掉过头飞箭一般地返回到他身边。
”今日的你,让我大开眼界。”
”彼此彼此,“雨晴笑道,“久闻四爷骑射了得,如今方得一见。”
想到刚才在八旗众人面前射箭的场景,弘历不禁也回想起弘皙略不自在的眼光。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怕锋芒太露。“
两个人之间的默契,雨晴自然听懂了他的意思,便不再多说。看见远方一池碧水深林边忽然窜出几个野兽…身形像马,但又比马大出好多,而且头上仿佛还有鹿角?”你看!那边…是什么?”
正前方不远的傅恒离得更近,看得清楚,便转身喊道,“是麋鹿!“
雨晴这才想起先前听人说过,麋鹿,原是长江一带的动物,但在元代时为了供游猎被捕捉运到了南苑饲养。”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如今才知道为什么这畜生的别名叫作四不像。“
可欣也从未见过,看着兴起,使劲一挥长鞭,骏马如流星一般向池边飞驰而去,看得人惊心动魄。
雨晴知道可欣爱骑马,但终归生长在皇宫内院,不比自己从小在草原上,有几分焦急地叫住傅恒,”你快去跟上!“
见傅恒快了速度追赶,雨晴也放心了,放眼望着,极力汲取每一寸的美景。麋鹿处不远的小坡上,又冒出来两只梅花鹿,一大一小,小的亲昵地拱了拱大的,显然是母子。看着看着,雨晴便分了神,来了南苑不过几日,她却每日都记挂着永琏与玉瑶,尤其是南天竹的事后,总是心有余悸。
弘历看到她表情的变化,将马行至与她紧挨着,温柔地牵起她的手,”想孩子了?“
在他面前,雨晴觉得越发的透明,只点点头。”他们两个在额娘那里,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为人母的心情罢了。“
”过几日就回去了,“弘历安慰道,”你原先巴不得出来呢,如今反倒盼着回宫。“
雨晴一撇嘴,”今时不同往日。“
正说着,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马的嘶鸣声,只见可欣的马前蹄向上飞腾,她一声惊呼,试图抓紧缰绳却不料已经滑落,再想要俯身扶住马背,但无奈那马有一次蹬地而起,她猛地被马一颠,便向后仰去。
”欣儿!“雨晴与弘历异口同声喊道,瞬间松开了交握的手,驰骋向前。到了跟前才那马挣脱了缰绳,跑进了丛林里,而可欣落在了扑出去救她她的傅恒身上。两个人跌落在地上,滚了好几下,狼狈不堪,却毫发无伤。
见雨晴与弘历到了跟前,可欣才意识到自己正紧紧抓着傅恒的双肩,脸上一红,略不自在地将他推开,踉跄着起身整理衣衫。
雨晴见他们貌似没事,感觉自己提起的心才放下,也翻身下马,上前抓住可欣的手,又看向傅恒,”吓死我了,没事吧?马怎么了?“
可欣惊得一时支吾,傅恒便答道,”四爷、姐姐放心。公主驰骋飞快,那马像是受了惊,才会如此。“
“亏得有你,“弘历也伸手去拉傅恒起来,拍了拍他的肩,却转念一想又黑着脸道,”御马都已经过调教驯服,如此实在蹊跷。回去倒要好生审一审马夫。“
可欣这才低着头,泄气道,”着实不关旁人的事,是我多年不曾策马,自不量力。“
”没事,没事,“雨晴宽慰道,“虽如此,你也受了不小的惊吓,我们一起回去,你也好换身衣裳压压惊。”
“哪就那么麻烦了,“可欣略不自在道,”莫要扫了四哥、四嫂的兴。叫…他们送我回去就行了。“说罢,不经意地向傅恒与其他侍卫偏了偏头。
”好吧,傅恒,你带着公主回去吧,“弘历吩咐道,才见傅恒一改平日里的淡定自若,几分忸怩地伸手扶可欣上了自己的马,随后才翻身上去,若离她更远恐怕就要坐到马屁股上了。
看着一半的人马离去,弘历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岂止有惊无险,我看倒是英雄救美,便宜了傅恒那小子。“
雨晴也笑了,无奈地看着他,”你不会是想着也要给可欣安排个好姻缘吧?“可话刚出口,他们都自然地思及明玉,面露悲色。她又想到刚才弘历的疑问,蹙眉道,“你觉得此事蹊跷?”
“许是我瞎想,但宫里接连出事,我心里不安。你们都没事就好。”
晚间回到了帐殿,正准备熄灯歇下时,吴书来来回话说,黄格格几个月来抑郁成疾,太医回天无力,殁了。
雨晴看了看弘历,见他盘腿坐在榻上面无表情,便只叹了口气,淡淡吩咐道,“知道了,厚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