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施耐庵 ...

  •   刘伯温在江西过的一点都不好,他为人清正又颇有些文人傲骨,自然见不得当地那些歹势,故而一到任就得罪了当地权贵。此时的他虽颇有才学,但依旧还有些青涩,不够圆滑,相较于那些老油条还有些嫩。然而他刘伯温虽然嫩,但也绝不是任人拿捏得主,他愣是周旋在权贵之间,给百姓夺了点好处。然而他一人之力如何敌得过整个时代潮流?王朝大势衰颓,腐烂到骨子里去了,他的日子自然也越来越艰难。

      他正苦于如何应对,却听得管事的来递消息,说是他老师和师兄一同来了高安县!刘伯温心中惊喜万分,他老师郑元善乃是一代大儒,受人诬陷后告老回乡,久居玉山,很久不曾四处走动了。至于他师兄,也是仕途不顺,在江浙钱塘呆了不到一年,便四处云游潜心治学了。这两人他都数年未见,又与他感情深厚,这二人拜访他如何能不喜?

      刘伯温连连道:“快快,快带我去迎一迎。”

      他步子还未踏出去,只听得一爽朗的声音道:“不必了,你家的管事儿多年未见我,却仍是认得我和师尊,省得师弟你亲自去迎了。你我兄弟多年未见,你可不会怪愚兄我失礼吧。”

      刘伯温大笑,只觉得心中郁气一扫而空道:“哪里会,我高兴都来不及呢。今儿是什么日子,你倒也罢了,怎么连老师您都到我这里来了?”

      郑元善面容颇为祥和,嘴角挂着一丝笑意,温声道:“我怎的就不能来了?这闲在家的家伙跑到我哪儿蹭饭躲懒去了,我索性便带他来看看你,不知你近来可好?”

      说道这里他又有些担忧,郑元善也曾为官,更对官场心灰意冷,他当然知晓如今的朝廷是怎样一回事,更明白自己弟子心气儿极高,担心他太过耿直又担心他不耿直。

      还不等刘伯温回应,施耐庵却是哈哈一笑道:“师弟怎样您还能不知道?大不了等任期满了,师弟且随我一道儿于这天地间求学问道去。”

      不错,这豁达性子的中年人,正是刘伯温同窗施耐庵。他二人年纪相差颇大,却一道儿于郑元善处求学,又是同科进士,感情好得很。并且因着施耐庵年长,又早拜郑元善为师,故而二人以师兄弟相称。

      刘伯温点头道:“师兄却是了解我的。若是没有大困难,我定是要好好的做完一任的,到时候若是到老师那里讨酒您可别嫌我。”

      郑元善摇摇头,无奈道:“我们师徒之间,还客套什么。伯温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彦端你都这把年纪了怎还是这个性子,也该好好安定下来,护着妻儿收两个弟子,论论道写写文章了。整日四处跑的,像什么话。”

      施耐庵哈哈一笑道:“行千里路,这可是老师您的教诲我怎敢忘却。我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您也清楚,,不过妻儿我都安顿好啦,男子汉大丈夫的,怎么都要保他们一世无忧的。”

      同亲友谈天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派遣方式了,施耐庵胸襟开阔为人乐观,连带影响的刘伯温也忍不住开怀了,他笑问道:“怎的,师兄已经定好了下一站要往何处去了?”

      施耐庵瞪眼:“哎呦!伯温你莫不是赶我走?不过说真的,我倒是想往武昌去走走。”

      听得他要去武昌,郑元善被施耐庵气的直瞪眼,他喝道:“你个不安生的,往武昌去作甚!不知道那里正乱得紧!难不成你要投靠义军?天策府现在还成不得大气候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四下看看,生怕被听了去。刘伯温心知老师着急,不然断不会这个样子,于是温声安抚道:“老师且宽心,我这里别的没有,只清静得很断不会有人听了去的。”

      施耐庵满不在乎的摆摆手:“您且莫急啊,我不过是去看看,听说天策府军纪严明,倒不像别的义军,一进城就腌臜的不像话。会一接受政权就率先重审旧案的义军,我倒是想要看一看,更是想着他们若能长此以往,说不准真能重现汉唐遗风。”

      郑元善叹了口气道:“那个秦府主确实是有大能之人,只可惜是个女儿家啊。这江山由女人来坐,想什么话!”

      正谈话间,却见管事的复又进来,面带难色。刘伯温奇道:“怎的了?老师和师兄不是外人,有什么事情,你只管说。”

      那管事的开口道:“和老爷您交好的杜润杜公子打发人送了好些个东西来,只是……”

      刘伯温疑道:“我与少康自幼情同手足,平日多有些礼,不过是些家常玩意,不碍事,你怎的这般吞吞吐吐?”

      管事的叹道:“老爷和杜公子交好我怎能不知,只是这送东西的人特地嘱咐我说,请我通报他们老爷为‘天策府杜将军’。”

      气氛瞬间静了一下,刘伯温长吁一口气道:“还真是说什么来什么,你且叫那人进来吧。”

      他说完,郑元善和施耐庵作势要避嫌出去,刘伯温连连摆手:“我上任之前见过天策府秦府主一面,她那时便想招揽我,只没想到这样快又来了,连我好友杜润都投入她军中。况且师兄不是要去武昌看看么?现在这了解了解消息吧。”

      很快送东西的人跟着管事儿的进来,正是一直跟在杜润身边的书童,如今这书童已经做了杜润的管家了。他呈上杜润送的书信和礼单,又将礼物给刘伯温看了看,刘伯温忍不住又叹了口气。这些东西都是他平素喜爱之物,书籍纸笔之类的,还有一些赠与他夫人和孩儿的布匹顽器,看起来低调的很,却比往年贵重了不知道多少倍。送来的墨是千金难求的,书是他一直渴求的珍本,纸笔更不用说,虽无金玉,却珍贵得很,无论是价格还是情分。他看了看信,然后默不作声了。

      施耐庵见他如此,不由得道:“怎的这般唉声叹气,不想去莫要强求自己,想必杜公子也不会以情分要挟你。”

      刘伯温摇了摇头:“师兄自是知道我性子的,任期未满我怎会离去?这天策府我也并非不想去。我曾说过,我上任之前曾遇到过秦府主,那确实是个难得的灵秀通透之人,她说,她愿许这天下苍生一个河清海晏,九州长安。”

      郑元善忍不住遥遥望去低声叹息:“河清海晏,九州长安啊……”

      他明白刘伯温心中所想,河清海晏,九州长安,多少士子一辈子的梦,这样一个允诺怎能让人不心动?能许下这样一个诺言的人,她的胸襟又怎样广博?

      没等郑元善慨叹完,施耐庵却是忍不住了:“我本是想看看这号称功夫天下第一的女中英豪是怎样一个人物,比那梁山好汉又如何,如今我却是恨不能立时到那武昌去看看怎样一个图景了。”

      那书童忍不住插嘴道:“若是施老爷愿来,我们府主定是极欢喜的。”

      刘伯温忍不住笑道:“你才随杜润入天策几日,就这样了?”

      那书童不好意思的笑笑却听得刘伯温说道:“也罢,你去回复你们将军,江西虽然难做,但我也无法丢下这里的百姓,不知秦府主可愿等我一等。”

      书童欣然道:“府主定是愿意的!”

      施耐庵接口道:“他不去,我去!”

      郑元善伸手用折扇在他肩上来了一记道:“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毛毛躁躁的,人家下帖子招揽你师弟,你去作甚么。去武昌看看也便罢了,若是跟他们又深牵扯,当心你妻儿!”

      听得郑元善这样讲,施耐庵神色立刻肃穆起来:“老师说的是,我定要带着妻儿一同前往。”

      郑元善连连叹气:“哎呀呀,你说你,就这么认准了这天策府?你可想清楚,那天策府府主不过一介女流之辈,终究非这江山贤主啊!”

      杜润派来的人一脸不忿,却不敢说什么,只听得施耐庵反驳道:“老师,我也曾受过招揽,然而那些人不过渴望建功立业罢了,这秦府主却要许一个九州长安!单凭这句话,我施耐庵就愿意冒死试他一试,您传我学问为的甚么,不过就为了辅佐君王,建一个王道乐所罢了,男女又如何了?”

      施耐庵生性豁达直率,又颇有几分乐天派,他有自己的理想主义的一面,故而为官不久便不能忍受官场黑暗辞官回乡,也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他才会接受张士诚的招揽,又失望离开,最后郁郁不能,只得在书中寻得个豪情义气快意恩仇。他到不在意人家天策府下帖子请的是刘伯温还是他施耐庵,他只不过是又一次看到了他所希望的那点子东西罢了。

      郑元善吹胡子瞪眼:“你个朽木,王道乐所的王可从来不是女子!征战沙场从来都是爷们的事,一个女人领着一帮子官老爷的姬妾能做什么大事!”

      施耐庵笑嘻嘻的给老师顺气,被骂了也不恼,老师说什么他也不听,理念不同争论了也没有用。当晚,刘伯温在宅中摆了小宴,只算作接风洗尘,未想到第二日施耐庵便急不可耐的回去安顿家眷了。

      天陵也没想到,刘伯温没请来,倒是请来了个更有名的家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施耐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