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要有钟表一样缜密的思维才可以 ...
-
作为一个节能主义者,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好处/坏处。
你不需要有明确的道德观念。
例如说诈欺师。
在很多人眼里诈欺师无异于寄生虫,靠欺骗别人换来的钱生活。相信十个人里面九个不会认为这是件光荣的事情。
不过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职业取向的问题。好比里志选择调查员作为职业,伊原成为插画家作为职业,我成为一个诈欺师在我个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和他们的选择不同的地方。
只是经过了权衡比较之后做出的适合自己的选择。
职业是为了生存和追逐利益而存在的。考虑到自身的素质,脑力劳动自然是比体力劳动更加适合我。
那么,在脑力劳动中,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把能耗调低,诈欺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项。
理智的判断,不被外界干扰的决断力,可以用出色形容的思考能力,专业知识,对人性的熟悉程度……
这是一个诈欺师的必要条件。而似乎——应该……不是我自夸吧——我具有这些条件。
所以,我成为一个诈欺师和我成为一个专业的财务顾问没什么大的区别,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
当然,我并不能指望他人的理解。即使是挚友,里志也从未听闻过我这份“副业”(其实从资金来源的角度说是主业才对吧)。他的女友,我的青梅竹马伊原则更是闻所未闻。(话说回来似乎以前跟她也不和)。家里那个老姐……拜托,环游世界的她哪有一点关心我的意思啊。
不过,现在看来,不和里志说我的职业方面似乎也不仅仅是顾虑他的感受和减少我的麻烦这么简单。
MBA上还剩下两封邮件没看。这也是我最近一个阶段在忙的主要业务——自然是诈欺方面的业务。
嗯……先声明一下,虽然我是个节能主义者——当然别人的用词是“懒鬼”之类的失礼词——不过我好歹也是个圈子里面小有名气的人物。不管是财务顾问也好,诈欺师也好。
虽说不是争强好胜,不过诈欺和财务顾问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选择的职业,不能随便应付的。
至少,赚的钱少了会关乎生存的。
第一封是关于神山市一家食品公司的破产清偿问题。委托人就是食品公司的原社长,通过我在账目上做的一点手脚,挽回了他大概五千万日元的损失。不过代价是作为债权方的上游农民合作组织损失了大致等值的作为原材料的货物。
邮件里面的内容大致上是说委托人那面账目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债权人的损失通过我的手腕掩盖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的损失通过地方上势力的弹压已经基本压制了下去。希望我联络可靠的律师解决法律上剩余的手续问题。
自然,所谓的可靠律师的意思也就是对这个账目的问题了如指掌却能做到视而不见而且还能全心全意为了律师费而替委托人辩护的人吧。
作为诈欺师,这种上下游的善后人脉是必然有的,毕竟诈欺师这一行里面没有几个人的手是干净的。
这笔五千万的生意我能从中获利三百万。毕竟付出的精力有限,案子里面卷入的金额总数也不是特别大。我只是帮助修改了账目,瞒报了债权方的部分损失而已。对我来说这些事情并不算繁杂。
我回复委托人,告诉他我会帮他负责律师的问题,并且确保是安全可靠的人。
当然,三十万日元的中介费也是基本条件。
这就是诈欺师折木奉太郎的日常……完全不是校园轻喜剧的节奏呢。
引起我警觉的,则是第二封邮件。
这是我这一个月来花了很大精力的一个案子,准确地说,花的精力可能是上一个神山市内案子的十倍不止。
完全不节能的选择,不过看在可观的回报率上,我还是认真地接手了这个委托。虽说现在已经基本上了轨道了但还是有些值得注意提防的地方。
邮件来自加拿大,这也是我入行两年多来头一次涉及到境外的案子。
不过还是和神山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奉行节能主义的我根本不会无缘无故把手伸的那么长。
话要从神山市的产业结构说起。
神山市坐落在远垣内群山脚下,有一片相对广阔的平原地带,这是神山市下辖的几个村庄坐落的地方。
而平原农村的特产自然是农业。神山市的稻米种植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在日本国内是相对发达的。
也就是说,神山市是一座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
而农业的支柱,在今天的日本,是肥料。
坐落在群峰之间的神山市,乃至整个日本地区,并没有适合机械化大规模耕作的条件,提高产量甚至维持产量的关键要素就是肥料和农民勤劳的精耕细作。自然,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依靠科学成为神山市农业的必然出路。
化肥成了神山市主要的工业消费品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这就是职业和农业完全无关的我卷入这个看起来很自然的生产链的契机。
神山市本地的化肥市场基本被跨国企业所占据,作为主要的稻米产区所需要的钾肥全部来自进口,而近年来中间商和源头厂商的盘剥加重了本来经济实力相对脆弱的神山市农户的负担,而在企业面前相对弱势的农户即使结成合作组织依然在中间贸易商面前缺乏议价权。于是部分市区的财阀以及市议员提出能否在市区的外围修建一个化工厂来生产钾肥,解决供应问题。
自然,神山市乃至日本都是没有钾矿的。而满足神山市设计的工厂要求的钾矿量虽然不是巨大,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以来进口想必又会受到中间商的盘剥。所以必须解决钾矿石的问题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加拿大的一位日侨有一个小型钾矿矿床的产权,储量不是特别巨大但是能满足神山市规划的化工厂的需求。经过神山市相关人员的谈判,这位侨民愿意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出售这个矿床给神山市计划的这个化工厂作为矿源。看起来问题似乎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不过想想也知道这会引起贸易商和跨国肥料公司驻日机构的不满。
于是,我就成为了受贸易商和跨国企业委托,负责影响这桩交易的人。
我一直认为,诈欺本身是一门精密的科学,精密的科学需要精密的思维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也是一种节能的方式吧。
任何策略一旦出了纰漏弥补起来都十分麻烦,所以事先做好准备就成了必要的事情。最讨厌动脑的我却不得不为了节能而耗费脑细胞,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呢。
而针对这件案子,现在已经进展到了相对顺利的地步。不自夸的说,也是得益于我的策略得当。
鉴于建设规划本身就是由市内几名有势力的财阀和议员们拟定的,又获得了本地地主以及农户合作组织的支持,一旦加拿大方面出售合同的签约进展顺利,在神山市内阻挡建设的进程就成为了难事。所以一面我联络了跨国化工公司的驻日机构,让对方在加拿大的办事机构也以稍高一点的价格去咨询购买这块矿床的可能性,以拖延一点时间。
在矿床的那位日侨主人在两家买家之间疲于应付的时候,我开始了神山市内的活动。
问题其实很明白。所有利益获得者——神山市的农户们以及计划建设化工厂并投资的财阀——都已经基本同意的计划很难再有变动。看起来几乎没有机会把这项计划推迟乃至取消。
不过我很清楚,神山市内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从中获利。虽然,很明显也并不会有人从中受到任何损失。
不过,这就是人。
自己没有获利而别人收获的话,那在他们眼里就和损失没什么区别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市议会受到了主张环保的部分议员以及市民代表的质询。而主张建设工厂的议员们由于信息不对等,在应对质询前上搜集的情报不够,应对策略不够科学等种种原因,对质询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环保主义者与市政府的矛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激化。
到现在为止,本来已经基本成型的计划在加拿大和日本国内都陷入了半停顿的状态。矿床的出售迟迟无法决定,而市议会还在质询与市民的抗议中疲于奔命。
当然,在环保主义组织之间散发的宣传新工厂可能对神山市水域造成的危害的文件是由我草拟并处理的。而在市府应对质询的策略草拟过程中做手脚的秘书也是我通过中间人用灰色手段买通的。虽然从没在整个过程中露脸,不过我的确延迟了这个计划。相信继续按照事态发展下去的话,这个计划最终会面临搁浅的结局。
而我从中能获得的,应该是不包含活动经费在内的大约两千五百万日元。
也不枉我为止消耗的能量。
我读着从加拿大方面发来的关于矿床出售方面的最新进展邮件,一边回顾着整个过程中自己是否出现了纰漏。
一行小字引起了我的注意。
大致是说委托人企业的加拿大方面办事人员发现了来自日本国内调查交易的第三方人员。
背景调查显示,这只第三方机构应该是受了神山方面的雇佣调查加拿大方面的进展,虽说目前麻烦还查不到我头上,不过还是提醒我注意神山方面有没有干扰计划进度的调查存在。
而那个第三方机构的名字。我再熟悉不过了。
老姐的咨询公司……
关上电脑,妥善地放回原处,我坐在椅子上听着时钟秒针的滴答声。
“ 加拿大,老姐公司的手伸到那去了吗……”
——“出国到美洲刚刚回来一次吧。美国?”
—— 里志摇摇头,“嗯,不对哦。加拿大。”
老姐和里志吗,这次算是遇到了熟悉到不想碰到对手啊。
胜算有几成呢?
墙上的时钟依旧精确的走着。
但愿我在面对如此熟悉的对手时思维依旧能像时钟一样缜密吧。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