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我是师父收养的孩子,从小隐居山里。师父为我取名瑾萱,盼我一生无忧。
师父一生,收了四个弟子:大师兄云虚怀,二师姐如萱,三师兄云若谷和我。大师兄与三师兄本是亲兄弟,是白云山庄的少主人,他们父母早逝,被托付于师父带入山中教养。师姐和我一样,是不知道父母的孤儿。
我们四个弟子中,大师兄武艺最佳,他是师父口中的不世天才;师姐性情温婉,于武艺不感兴趣,却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三师兄最是闹腾,酷爱毒理,热衷于专研毒物。
我年纪最小,师父对我颇多纵容,师姐温柔对我宠溺有加,三师兄和我嬉笑打闹,感情甚笃。惟有大师兄对我十分严厉,我的武艺,几乎都是他传授,所以我最怕他。
终于,大师兄在他十七岁那年下山接管了白云山庄,从此很少有时间再回山上。三年前,师姐找到了托付终身的人,已嫁为人妇。三师兄醉心毒物,常在山中乱跑,十天半月甚至几月不见人影也是常事。
近来,师父接到故人飞鸽传书,外出访友,刚巧三师兄外出未归,于是山里就只剩下我一人。我是懒散惯了的人,没人管我便什么也不想做,这时我才突然发现,原来山里这么安静。虽然以前也不热闹,可是总有个人陪在身边,就算各做各的事,没有交谈,也不至于会这般冷清。
师父离开已有三日,三师兄仍然未归。午后无聊,我来到潭边,抱膝坐下。时值深秋,地上满是落叶,我捡起落叶当暗器扔出。山风吹着,有一些冷,还算可以忍受。不知怎的,我想起了过去许多事。曾经,也是在这潭边,大师兄教我和三师兄练武,师姐在一旁抚琴。已经七年了,自大师兄下山起,再没有过这样的时光,尽管当时练武十分辛苦,私下里常抱怨大师兄严厉,可现在想来也都是快乐。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大师兄了,至三年前师姐成亲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也是在三年前,我才知道,大师兄对师姐竟然是那样的感情,可是师姐却不知道。不,也许师姐是知道的,只是她不说罢了。那是唯一一次,我在大师兄眼中看到了伤,在师姐的婚礼上。然后,他笑着祝福了他们,然后师姐便永远只是他的师妹,只是他的亲人了。
风越来越大,我感到有些冷,只好起身回去。刚站起身,就看到不远处一个挺拔的身影踏着满地黄叶,正往我所在方向行来。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他怎么可能在此时此刻出现在这个地方?眼前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我终于确定,是大师兄回来了。我呆立原地,直到他行至我身前唤我名字方才回过神来。
“师兄,你怎会回来?”我努力用平静的声调开口,可是嗓音中仍然带上了不可抑制的颤抖。他伸手抚掉我肩头落叶:“天气凉了,先回屋里。”说罢先我一步,走在前面,我盯着他的脚步,默默跟上。
事实上,我与大师兄关系最为疏远,即使是他下山之前,我们之间也未有多少交流。一时之间,我找不到什么话能与他说,只能一路沉默。好在,不消片刻便回了屋中。我瞧了天色,已是未时将尽。师兄定是自山庄来,就算一路快马,这个时辰应该也还不及用饭。平日里,我多会备几样小点心,这时便取了来,沏上一壶热茶,让他略垫一下肚子。师兄素不爱甜食,近年来我所做点心也大多清淡。做好这一切,我便着手准备晚饭。
三师兄外出前猎了不少野味,都腌制了存放。我取来一些煮过切好,一半直接装盘,一半合着新鲜蔬菜炒过,加上两碟素菜一个汤,很快就准备停当。
用过饭后,天色尚早,师兄让我陪他四下走走。这时我方才想起他还未说此次因何回来,便又开口询问:“师兄,你回来有什么事?”他稍微放慢了脚步,等我与他并肩,才开口:“师父日前去了庄里,他说要离开些时日,若谷不在,不放心你一人,着我带你到庄里住些日子。”“这样吗?可是师父没有和我说过。”如果师父不要求你,你便不会想起我吗?
“师父说他走得匆忙,中途放心不下,便到白云山庄找我。瑾萱,明日便同我到庄里还是多留两日再出发?”
我很想拒绝,可是我突然觉得一个人留在山中很是寂寞冷清,和大师兄到白云山庄,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多留一日吧,许多东西需要整理。”
“好,那就多留一日。”停了一下,师兄突然说了句:“瑾萱,你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不错,师兄下山时我只有十一岁,三年前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我也不过十五岁。如今,我确实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已经生疏得没有多少话可说了。
一天时间,足够我把屋前屋后整理妥当,大师兄给若谷留了字条,我便同他一起往白云山庄去。
白云山庄至师兄这代已历经百年,他们家祖传白云剑法享誉江湖。师兄自小从师父学武,却并未荒废自家武学,早已青出于蓝。这些年我虽然一直待在山上,仍能得知师兄如今已是武林中举足重轻的人物。
我们一人一骑,为了照顾我,便放慢了速度。其实,哪里需要专门为我如此,不过既然他愿意,我也并不反对。如此这般,路上便耽搁了不少时间,到达白云山庄时,日暮已落,山庄大门却开着,灯火通明。很快有人迎了出来,是我认识的人,白云山庄大管家穆封和他的公子穆子钰。早些年,我曾不止一次到庄里小住,穆管家很照顾我,穆子钰也常陪我和若谷一起玩。
穆管家着人将马牵走,说是晚膳已备好,让我们先行用膳再去歇息。赶了一天路,还是有少许疲惫,只略用了一点饭菜,闲话了几句我便回房休息了。
清荷园,专门为我和师姐留出的地方,一路烛光之下,我知道这里一切都一如往常。师姐最是喜爱这里的荷塘,只是如今,她已经不会再来此逗留了吧?
来了数日,我发现师兄比我想象中忙碌多了,我几乎只在晚膳时才能见到他。多年不到山庄,什么都变得陌生了,师兄着穆子钰跟在我身边,我知道他是怕我觉得闷,找一个我比较熟悉的人陪我。我和穆子钰算是从小认识,他比若谷还要小几个月,却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沉稳。
穆子钰虽然话不多,但是这几日也和我说了不少山庄近些年的事,说了很多大师兄的事。原来,要撑起这么大一个家,真的不容易,七年了,师兄从十七岁开始便在努力支撑这个家,或许那时许多人不把这么年轻的当家放在眼里,或许很多人已经看到了白云山庄的败落,可如今谁还会有当初的想法?
从我有记忆开始,就随师父居于山中,没有完全与世隔绝,我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但是在我的世界中,一直只有师父师兄师姐四人,对于其他任何人任何事,我甚至缺乏应有的好奇之心。我来白云山庄数日,没有出过山庄,庄里人事众多,我不认识也不愿应付,所以除了每日晚膳,我几乎不会踏出清荷园。穆子钰向我提起过出门散心,我没有表示什么,仍旧日日留在园子中。我知道必是师兄着他跟我说这些,可是对我来说,在哪里,做什么,热闹或是冷清,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