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楔子二 雪落书红 ...

  •   书红血出生在一个落雪的冬季。
      虽然过了很久,大致了解自己到底生活在怎样一个地方,后来书红血始终还是无法明确,自己究竟出生在苦境的哪一个时间段。
      只知道那应该是一年初雪,白绒如絮飞过树梢,风起抛洒雪中冰珠,冷冷敲打山野茅屋纸糊的窗。

      根据旁人叙说,在书红血出生的那个黄昏,村庄外围十里外曾发生一起残忍血案,不明来历的江湖人与不明来历的江湖人刀剑相杀,可以想见那时的雪,一定蒙上一层血光。
      血与雪,相继融入沉褐色大地,宛如印证着什么。
      茅屋位于村头,普通的篱笆院墙,来来往往进出脸上或是焦急或有喜色的人。直到紧紧关闭起的门内传出一声婴儿啼哭,屋里屋外才多出许多松气声。
      “恭喜恭喜,是顺产啊!”“可惜是个女娃儿,不然书生就有后了。”
      “要称呼先生!没大没小。咦,书先生呢,怎么没人看见?”“好像是说明大婶子想喝鸡汤,书生先生大清早就出去说要逮只雪绒鸡。”
      “胡闹!先生又不通猎技,怎么不让人跟着……”
      隔了一扇门,隔绝冬日寒风。
      茅屋里热水升腾蒸汽,新生婴儿已被清洗干净拿厚实的棉布包裹起,此时正幸福地被脸上汗湿半坐在床头的妇人抱在怀里。四周帮忙接生的婆妇各自清理血迹,也有和善的老妇给新做母亲的女子端来一杯水:
      “明大婶子底子真好,又亏得是顺产,常人都道生子一脚踏入鬼门关,可老身接生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妇人产后有比大婶子你气色更好的。”
      抱着新生婴儿的妇人腼腆笑了笑,低头逗着怀中婴儿。
      这妇人年龄看似二十来岁,虽然产后面色略显白皙,却果然如老妇所说,恢复得极好,不多时已是看不出有半点产后亏损,便连这张普通的脸,也多了几份娇容姿色。
      忽然茅屋外一阵微微骚乱,继而门被人大力推开,带来一阵冰雪寒意。“明灯!”来人匆匆,语气中带着喜悦,毫不避讳产房血污不顾众人拦阻一步踏入:“为夫……回来了。”
      也许是在外长途跋涉,这人肩头落了一层厚厚的雪。
      不知在哪里蹭上污迹,一身普通蓝布衫下摆,染上几点鲜红。
      这是一名黑发飘逸的年轻男子,容貌清秀,一身书卷气,虽衣着普通与其余村民并无两样,一举一动自然而有云霁风清之感。

      这一年,雪落山坳。
      有婴儿出生在山野一处无名村庄。
      她有个父亲,名为“书生”,有个阿娘,闺名“明灯”。

      “大丫三岁了,昨日闹着要取一个名字。”这一日阳光甚好,因生了一个孩子而身材微微发福的年轻妇人明灯坐在自家篱笆边上,看守脚下一群小黄鸡,顺便悠闲纳鞋底。
      妇人温柔地注视着庭院中抓耳挠腮苦思明日该给村内那群小鬼头讲什么典故的年轻丈夫,仿佛时光未曾在这名书生身上留下痕迹。
      “啊,似乎是该给大丫取一个名字了。”
      虽然村内孩童大多长到冠礼之年还被人称呼狗蛋、大柱之内,但看起来书生完全不打算应和村内人之习俗。听见妻子开口,年轻书生下意识地挺直脊背,做出一家之主威严神态:“嗯……大丫出生在落雪时节,女从父姓……”那一日,自己被逼出手,雪染猩红。
      书生叹了口气,想了想一言断之:“便叫书红血。”
      一根针透过鞋底差点扎到手指。
      妇人嘴角轻轻抽了抽,淡定地将做了一半的布鞋放进身边针篓里。刚刚明明是在说雪,怎么就突然拐到了……血。还有,“书”这个字真能正式当成姓氏用吗?
      “夫君。”妇人温柔地唤。
      “明灯。”书生含情脉脉。
      “夫君,妾身信佛。”
      妇人语气温柔:“妾身侍奉……佛祖这么多年,佛祖应该不介意让妾身第一个孩子跟随妾身姓氏。”
      书生:“……”
      “丫儿诞生那日,正是漫天飞雪,让妾身忆起昔日……飞雪。”妇人明灯温柔地注视书生:“佛云三世因,浊世燃欲灯,书中无飞雪,唯独有缘人。不如丫儿闺名,便为明缘?”
      ——明缘这两字,听起来好似要去当和尚或者尼姑……
      书生微微牙疼,觉得拼死也要阻止自家娘子将唯一女儿往歪路上带,于是沉思了一会儿,再度含情脉脉:“娘子,你妥协一下?”
      于是“大丫”有了正式的新名字,似乎应该是叫做书红雪。
      ……当时默默蹲在篱笆边装作无知幼儿捅蚂蚁的小姑娘听得一脸黑暗:这些名字听起来都不太靠谱的样子啊爹娘你们真心不是在凑字?

      雪血同音。
      那时小姑娘未思考过,自家父母对话之中所言到底究竟是哪一个……雪。

      小姑娘五岁的时候,开始明白这个名为苦境的陌生世界很危险。
      三岁那年,觉醒原来自己有过前世,方才抗议自己缺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五岁那年,天际忽而有莫名雷声震撼,然后掉下半截血淋淋的人。
      村庄里的人很习以为常地将那半截尸体拖走埋掉,有老人望天感慨:看来又有先天人在云上打架……
      那时小姑娘不懂,后来认识跟随父母来自邻村逃难的一对小姐妹,才隐约知道因为自己村庄有父亲在,故而才知天上雷声是因有高人争斗,而更多的人,只以为这是天神显灵。
      世上本没有神。
      给小姑娘解释何谓“先天”的书生一板一眼地道:后来修行的人多了,就出现一堆为世人所造的恶神。
      比如呢?其实只知道有种东西叫修真的明书红很惊讶,歪着脑袋严肃地问。
      “……波旬?”
      书生尝试开口。
      啪,在一旁灯下缝补衣服的母亲明灯不轻不重地丢下剪刀,温柔对着两人笑道:夫君,洗洗睡了。

      小姑娘六岁那年,村庄附近的一座山峰塌了。
      这一年似乎各种奇异的天象发生最多。
      多到小姑娘已经很习惯在抬头看到晴朗的天空上突然聚集起大朵乌云,迅速丢下手中毛笔钻到桌子底下,捂着耳朵放声喊:爹~~~快带着娘藏好,天上又要掉尸体啊~~~~
      在小姑娘的眼里,自家娘亲温柔可亲,又信奉佛祖,一定是一位见不得血腥的大家闺秀……不知为何会被两袖清风的书生爹拐骗回来,哦呵呵呵,真是浪漫的故事=_=。
      再后来,在这一年年底,村庄内来了一名村外人。

      “你到底还是找来了。”
      小姑娘看着自家老爹两袖清风,手握一卷古书站在篱笆门口,一脸感慨装深沉。
      篱笆外正立着一道寂寞身影。
      灰白衣裳镶黑边,一身朴素,一身枯槁。
      “咳。”
      来人轻咳一声,声音低微:“我也未曾想过,当真是你。”
      书生叹息道:“若我说,非是故意,你愿意相信吗?”
      “我要找之人,亦非是你……”
      来人目光微微转向地上蹲着的小姑娘,声音虽是虚弱,目光却更深邃。
      ——那道无法言说之目光,让小姑娘记忆了很多年。
      “你可以找吾。”书生沉默了一会儿,无奈轻笑:“吾之女儿,如今年岁还少……”
      “我知道。”篱笆外,来人声音淡淡:“所以我来,只是看看。”
      这个人说完转身就走,步履轻缓,背影越加寂寥。
      书生眉宇笼罩上一层忧色。
      后来明书红听见自家老爹喃喃道:他能找到这里,何况是……这句话再无下文。
      茅屋里走出自家温柔的娘亲,声音轻柔:夫君,我累了。

      小姑娘六岁生日那日,正是接近一年岁末。
      在那个寂寥成墨色的黄昏,保留前世心智的小姑娘开始觉得,自己爹娘说不定应该是一对有些故事的人。
      后来没等这年年关过去,当村内所有人家开始准备年货时,书生正忙着给自己女儿讲故事。
      比如其实他本不是这里人,什么他有一个很牛很逼的师兄,这个师兄有很高深很强大的学问只是生性懒惰不爱走亲戚,以及重点,丫儿啊未来你一定要嫁一个很强大的人。
      书生神情很严肃:只有如你爹亲吾这般强大之人,才能在万般危机中护住你娘……
      小姑娘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掌上的蚂蚁,嗯嗯嗯地捧个场。
      其实强大什么的……
      不提隔壁做猎户的万大叔那一胳膊肌肉,有时候小姑娘甚至会错觉,自家温柔的明灯娘,气场更强大?

      年关过后,小姑娘七岁。
      能冻死人的大雪过后,帮忙救治过村内冻伤的几名猎户,眼见春来冰雪融化,万物萌发,然而书生爹的神情的一日比一日黑暗,反倒是明灯娘温柔依旧,只是若有所思注视明书红的时间越来越长。
      忽而有一日,入夜,明灯娘慎重地将一个箱子交给明书红。
      这一夜很安静,小姑娘睡得很沉。
      第二日清晨,当小姑娘朦胧转醒,却发现自己睡在一处高高树杈上,身下铺满柔软的青草,头顶树叶映照熹微阳光。
      小姑娘呆了一会儿,低头看着手中被匆匆写上的一行小字:‘跟人走’
      阳光渐渐明朗,耳边传来鸟鸣。
      忽而鸟鸣静止。
      小姑娘镇定地拨开树枝朝下看,便见不知何时,树下已是站着一个人。
      一名神情疏朗手持折扇的文士,黑发戴冠式样奇古,一身金褐相间华贵儒服,眉若云淡,眸狭长沉暗,此时抬头微微看向树梢,神情中带着优雅的慵懒:
      “来。”
      这个人淡淡开口,慢慢收拢折扇,朝向树上摊开掌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楔子二 雪落书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