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五十九章 只身入赵 ...
-
子岭坐在酒肆一角。周围的人们都在兴奋地谈论着即将开始的授印大殿,但他却恍若未闻,只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笑道:
“贵使,你邀我到此处,所为何事?”
那日与秦密使商定对策后,对田婴一方,十分顺利,如今齐国庙堂暗地里已是暗流汹涌,张仪绝无可能此时启程。而赵菁这边,就在子岭正在考虑如何对赵菁开口时,赵密使却找上了门来。
赵密使为子岭斟上一爵酒,笑道:
“我们即日就要启程,公主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心中甚是不舍。她是女儿家,脸皮薄,只有我来带他向公子辞行了。”
“你们这就要走?”
“是,授印大典后就走。”原本,按照君侯的意思,越早走越好,列国联盟征伐这种事,君侯向来是避而远之。只是,要卖齐国几分面子,所以公主才决定参加授印大典才走。”
子岭也想到了这点:赵国使团这么早离开,定然是赵侯对合纵之事没有兴趣。于是子岭对自己的谋划又多了几分信心。
“故人归去,子岭当亲自送别才好。烦请贵使知会公主一声,明日,子岭前往拜访。”
赵密使心中一喜,看来这卫子岭对公主还是有情的,这便有戏了。只是,不能让他直接去见公主。
想起这几日他只要一在公主面前提起卫子岭,便被她打断,那份决绝,让他无奈。他也不知公主为何就如此死心眼,明明那么想念卫子岭,却不肯放下身段。诶,公主如此倔强,怪不得,君侯和太子要悄悄指令他完成此事了,太子甚至说,万不得已,可以使些非常手段,一定要将卫子岭带回邯郸。
可怜天下父兄心呐~~
这些想法只是一转念,下一瞬,赵密使已挂上一副遗憾的表情,道:
“公子,恐怕公主不方便再见你了。”
“为何?”
“公主,已经应了君侯的指婚,决定下嫁我赵国李悠少将军,为避嫌,与公子,是不方便再见了。”
“什么?!”子岭如遭重击。
菁儿要嫁人了!她要成为别人的妻子了!子岭的心如坠冰窟。
赵密使看子岭神色,再接再励道:
“诶,那日,公主与公子见面过后,便一直郁郁不乐,不久便做了这个决定。想是,那日,公主未能说动公子,心中失望了吧。”
子岭心中大乱。赵密使见子岭不说话,心下满意,装作不经意道:
“说起那李悠少将军,也真是有福。他虽有才,但是太年轻,在赵国,像他这样的最多也就提个副将,要做到将军,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可他偏偏被君侯指给了公主。君侯对公主最是疼爱,日后二人成婚,君侯定要提拔李悠做将军,以后封侯封爵更是不可少,真是前途无量啊~~~”
此番话言外之意昭然若揭。子岭不禁感到诡异:
这赵密使为何跟我说这些?看他一副惋惜的样子,活像是一个没能牵成线的媒人。
赵使又道:
“公子的打算是要回秦国吧?公子有勇有谋,也定是前途无量。只是,听闻,秦法有定,士兵升级,须凭战功,待公子做到将军,定是已身经百战了吧!”
此言一出,子岭霍然开朗:赵使这一趟目的,还是为了引他去赵国。菁儿婚约之说,怕也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绝不可能是菁儿的指使。那么会是谁?赵侯?赵侯也想让他去赵国?
子岭心中甚是诧异。不过,不管赵侯真正目的何在,都恰和了他的心意。不如就顺水推舟……不行,之前拒绝了菁儿,如今又轻易答应,岂不让人起疑?
于是,子岭状做无奈地一叹道:
“贵使之意,我明白。只是,我为秦人,当报效家国,怎能受困于儿女私情?”
“公子差矣。公子双亲之母国,一为卫国,一为魏国,何来公子是秦人之说?即使公子与秦国渊源甚深,视其为母国,然公子的父母也未给母国效力啊。当今天下,良禽择木而栖,大丈夫不应拘泥于礼俗,识时务者为局俊杰啊。”
子岭装作苦笑道:
“只是,已经晚了。”
“还不晚!”
赵密凑上前道:
“公主的婚事,只是口头之约,还未公开,尚有回旋余地。我观公主之心其实是在公子身上,只是被公子亲口拒绝后,感到失望了。只要公子愿意跟公主回赵国,公主一定欢欣无比,届时,玉成你二人之事,如水到渠成啊~”
子岭又装作懊恼地道:
“只是,上次我已明言拒绝了公主,如今,又要反悔,这……”
“此事,我自有安排。这几日,我们都不要走漏风声,出发当天,我再去接公子,届时,见到公子与我们同行,公主心中再不快,也会烟消云散了。”
子岭装作大喜,随即一顿,皱眉道:
“赵使与子岭无亲无故,却为我如此殚精竭虑,子岭心中惶恐,不知赵使所图为何?”
赵使早有准备:
“公子明锐。其实,此事乃是太子相托。”
“哦?”
“太子与公主乃一母同胞,兄妹感情甚好。太子早已知晓公主对公子眷恋极深,不忍公主意气用事,毁了终身幸福。而且,公子在楚魏半山一战中,名震天下,太子也是心向往之,愿与公子相交。”
子岭神色松动:
“原来如此。那子岭就在此谢过太子了。”
赵国庙堂非庸庸之辈,他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