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灾临 ...
-
而此时,在睡梦中的金光却很对外界的事物一无所知,此时的他如同灵魂出窍般,身处于另一个空间,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相公,真的只有这一种办法吗?阿夕才出生不到一天啊。”一个正卧在床上的年轻的夫人满脸泪容的对着她相公问道,心里满满的都是不甘与不舍。
“嘘,夫人,噤声,”年青的男子小心翼翼的看了看门外,见并没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才轻声道:“阿夕和阿阳都是我们的骨肉,无论是谁我都不愿意舍弃。
可是外面那些人的凶狠你也见到了,自从半年前,这镇上每每有谁家有了喜讯,都会被那些人严密的看管起来,若生的是女儿还有保全的可能,但男婴却、、、、、。
听说沁阳镇上的黄家便因为少夫人生下男婴而遭了灭门之祸。此次如果不是梅阿婆等七八位女大夫都感念我等往昔的恩惠,偷偷告诉我们这件事,并帮我们隐瞒了双生子的事实,阿夕和阿阳恐怕都会在劫难逃。
如今能保一个是一个吧,只但愿这诺大的镇子上的百姓能在我等的安排下逃过一劫,否则,哪怕到了阴曹地府,我等也良心难安啊。”
见到这个夫人哭泣的脸,金光顿时便觉得心如刀绞,那种陌生的情感在那一瞬间便突兀的闯进金光内心深处。
但金光知道那并不是他的感情,那种强烈的情绪来自一夕。
只因那两人便是金家的先祖,也是一夕的生身父母,七生七世前为一夕而自愿牺牲的一夕的父母。
“可是阿夕他还那么小,相公,我舍不得,舍不得啊。” 妇人再次的倒在男子身上无声的痛苦起来,明明无声的眼泪却一滴一滴的敲在金光心上,那样清脆,那样的让人难忘。
即使没有修炼玄心奥妙决,金光也明白眼前的夫妇是真的很爱很爱他们的孩子,这种最真诚的爱他只见过一次,唯一的一次。
“夫人,我也知道这样地决定对阿夕很不公平,可是,夫人你要记着,阿夕是我们金家的长子,是我们金家未来的家主,哪怕只有一天,他也应该担负起身为未来家主的责任。
每一代的金家家主保护好他的家人,乃是我金家世代的祖训。
我金义虽然没用,但我金家的家训绝对不能忘。
哪怕金家注定要败落,哪怕最后只活下来一个,金家也依然是那个最真最直的金家。”男子话语虽小,但话里的坚决却不容置疑。
“嗯,我知道了,夫君,我永远支持你。想来管家他们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去看看阿阳最后一眼吧!”妇人用力擦干一遍一遍不自主流下的眼泪,带着比苦还难看的笑容坚定地说道。
“好。”说着男子很努力地平复着自己剧烈起伏的心情,在开门的那一瞬间,带着一抹儒雅的笑容,带着自己的夫人出现在别人面前。
直到夜深人静,当正派的人出现在小院之时,金氏夫妇正静静地抱着孩子坐在那里,看着是那样的祥和宁静,只是他们的眼里看着正道人士的那一抹了然,却泄露了他们的真实情绪。
而当他们听了正道人士的话后,所做出的举动更是让金光动容。
当那对夫妇对上天起誓的那一刻,上苍似乎都被感动了,整个天际布满了七彩祥云,让夜空在一瞬间被照亮。异象出现不到一刻钟便消散了,可是金家先祖那时的安详与虔诚却让金光永远难忘。
金光从来都知道在凡尘许多父母为了子女是什么都可以做的,他也从来都知道在凡尘有很多的人为了能够自己活命而亲手弑亲的。
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会愿意用性命来换取一个未经证实的虚无的可能让孩子活命的机会?
至少在金光的这一生中,这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见到世间还有如此傻的可爱的父母。
而当金氏夫妇成功的将自己的功德给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正派人士却是面面相觑了。
虽然这些人也都或多或少的遇着一分两分的福源,但与九世善人的九生九世功德相比,无疑是九牛一毛。
此时的婴儿已经是身具大功德之人,无论是谁杀了他,说不得立时便会遭到万千灾难临身,在
场的都是辛辛苦苦修炼了好几百年好几千年的人。
他们修炼无非也就是为了强大的力量,为了长久的生命,为了活的更自在,他们谁不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谁人又真正的愿意为了一个预言而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故而,很快便有人开始推辞道:“这个孩子如今已经有了如此大的功德,足以让他几生几世都安然无忧,自古正邪相克,想来应该不会是什么天魔的宿主,我看着孩子还是不要伤害的好。”
“是啊是啊,这孩子如今还这样的小,他还什么都没做过,我等身为正道中人又怎可滥杀无辜,况且这小子只不过是个凡人,有没有修炼的资质还难说得很,现在就杀他太不人道了。”
而这些话一出,很快便有人开始附和起来,很快,众人终于决定先将这个孩子养起来再说。
若以后他真的危害到苍生的时候,再杀不迟,这个孩子就算再有资质,总不会他们这么多的人都打不过一个毛孩子。
只是,这个孩子归谁养育却是个问题。
虽说这个孩子拥有了这样多的功德,但莫言的预言在修真界一向很准。
更何况这次的预言还是天下三大预言师一起占卜得到的结果,只要不出意外,几乎未来已经定下了,所以,没有人愿意养着这样一个时刻都有可能会反叛的白眼狼在身边。
在场的众人争论了许久,最终,当别人都推辞不远的时候,莫言——一夕的师父毅然决定担起那个重任。
理由是他是此次行动的发起人,因为他的到来才害的这个孩子无人抚养,由他来将孩子抚养成人,也算是弥补他的过失。
众人见有人愿意当那个冤大头,自是很高兴,各自假惺惺的称赞莫言大仁大义之后,也就准备各自回家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