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70407 ...
-
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脑海不停地在想这件事情,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如果说我的联想能力还不够丰富,记性还不够好的话,就别人而言,面对我所经历的事情,也足以形成一条事情的关系链去分析了,而我此刻也只是充当一个低级拼图者的角色,要命的是非但我的水平有限,这拼图的数量也多的惊人,甚至很多被遗失的。
很快到了期末,我因为想完成社会实践,便留在学校协助老师做一个项目,据说这个项目是和省国土资源研究院合作的,具体负责人是双方各出一个。不回去的话,和伊接触比较多一点。她没有假期,除了周末,她每天上午需要赶去画室,接受导师的指导。而后要么留画室,要么就回家练习,原来在她家的地下室也有一个房间供她做工作室用。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一周可以见上三四次,刚开始每次见面她的时候,我格外注意她的眼神,但是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慢慢的我便打消了念头。
七月过后不久的一天,导师让我和几个同学,去方山采集一些样本以做研究之用。这样的体力活,看来只配我们这些项目的外围人员去做。幸好那天多云,不用受酷暑的煎熬,方山坐落在金陵的北面,和金陵的主城区隔着扬子江,按照地理的划分,似乎那个地方条件都不错,但是实际上那边极为偏僻,交通闭塞。过了跨江大桥,远远的看着方山,矮矮的不说,还真名副其实啊,像一块巨大的板砖,重重地砸在泥土里。我们乘坐的是我们院号称全校最牛的院车,可是快要到房山脚下的时候,它突然熄火了,司机无奈的对我们摇摇头,看来牛车也得打瞌睡。于是我们只好下来走,干巴巴的泥路,杂草丛生,想来人是来的不多,可是非常清晰的是,在这不宽的路的两侧,明显有轮胎印,大概是下雨天有车走过时留下的,不是很清晰,应该是天晴之后又被车轧过的,可是方山那又没什么,怎么有人来呢,难道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大概步行了十来分钟,终于来到山脚下,按照老师的吩咐,我们四五个分成两队,刚好上山有条岔路,各队走一条上山,必须捡最上面的石块。我这个队就两个人,很快我和同学便爬上了山顶,发现有个大坑,里面布满了草丛,但是很奇怪,这些草丛都是藤本的,根部并没有附着在大坑之上,而是附着在大坑周围的泥土之中,只是长长地向大坑中间长去。由于草太多,并不能看清大坑底部的是什么,所以很费解。我们采集了一些碎石样本后,看时间还没到,便开始琢磨起来,同学说还是算了下山吧,可是我不愿意,我从边上用脚掳开草丛,发现原来是岩性的质地,只是我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在院里的实验室从没看过类似的。而且看上去是很大的一整块岩石,深埋在泥土中,被茂密的草丛覆盖着。我用力踩了下,还算结实,所以打算走上去看看有多大,慢慢的我向大坑的中间挪动,颤颤微微的,同学在我背后连说小心点,赶紧回来,可是我就是不听。隔着厚厚的草,我快要移动到了大坑的中间。正要回转身,突然感觉脚下一软……